云南行之二——一国两寨

汉丰

<p class="ql-block">文字 汉丰</p><p class="ql-block">图片 汉丰,部分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瑞丽姐告口岸,透过国门,就能看到紧紧相邻的缅甸木姐市市区,商店毗邻接踵,摩托穿梭不停,这是“一门两国”。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中缅两国唇齿相依。看到这情形,我思忖着:中缅边界2000多公里,单瑞丽就有170公里,有多少个这样的点呢?导游看出我的思索,告诉我们:下一个景点是“一寨两国”,可以再次体验。从姐告口岸出发,驱车向西南约十多公里,便来到了著名的“一寨两国”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一国两寨景点属于姐相乡,姐告、姐相中的“姐”,没有汉语中“姐姐”的意思,是傣语中一个常见的地名用词,即“城镇”或“街道”的意思。姐告是“旧城”,姐相是“宝石街”。只见,“一国两寨”景区,在中国一侧,按照傣族的风格,修了一个傣族园子,约有百十亩地。建了一些红色房子,仿仰光微缩的金塔,标识都按双语书写,道路上也嵌有常用的中缅文字及读音,插着中缅两国的旗帜,似乎像是来到了缅甸。景区由村民们管理,门票39元,园内还有许多缅甸的工艺人员。</p> <p class="ql-block">  园子内,有一条“中缅街”,两国的商品琳琅满目,丝绸、傣银制品、茶叶、手工艺品、缅甸的翡翠、木雕、特色食品,应有尽有。可用缅币和人民币购买。游客穿梭其间,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中缅方言交织,形成独特的市井交响。还有一些缅甸来的年轻演艺人员穿着民族服装,花枝招展,在表演轻柔的缅甸舞蹈。这些女演员脖子上戴着十多道项圈,把颈子顶得长长的。有好奇的游人问地导:“她们睡觉把项圈取下来吗?”地导告诉说:“不取!”“这些人的项圈是逐渐加上去的。加上去了,就取不下来了,因为离开项圈,她们支撑不了头颅,且她们就坐着睡觉,寿命也不长。”使人更好奇!</p> <p class="ql-block">  园子内主要景点有“一秋荡两国”“一寨两国水井”“一桥跨两国”“玉石国界线”和71号界碑等。游客们大多喜欢踏上秋千上荡一荡,体会瞬间出境又入境的心情。有的在玉石国境线上两脚并开,一脚踏在中国一侧,另一脚踏在缅甸国境上(其实,这是原来的中缅国境,后来勘界以水渠为界,缅甸一方的国界向南移了数米多一点,所以,这里实际上属于中国),打卡留影。水渠的南边就是缅甸,行人骑着摩托车匆匆经过,小孩子眼睛直溜溜的盯着中国一侧的游客,近在咫尺。缅甸一侧,还有许多人沿着水渠,隔着栅栏做生意,卖些香烟水果之类。完全看不出来有森严壁垒的国境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中国境内完整的傣族村寨——银井村,1960年勘测国界经过银井村,把71号界碑的位置确定在银井村的中间,西北一侧划归中国,仍称银井村;东南一侧划归缅甸,称芒秀村。两个村子原来用水沟、土埂、竹篱、村道等做分界线。并没有国界线分割屏障。虽然分为两个国家,但来往密切,他们跨境工作,跨境上学,还有不少跨境婚姻,一家人有两国的公民。正如一国两井上的对联,“共饮一井水,胞波情无限”。后来边境逐渐修了一些简易分割屏障,近两年来,中缅两国出现了一些特别情况,沿着水沟,又增加了新的绿色铁栅栏,有两米多高,也更加结实。这里形成了语言相同,习俗相通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的独特人文地理景观。这独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幅生动的和平共处、文化交融的画卷,让人心生好奇。也让人想起,在与中国交界的有的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还不时地制造摩擦,甚至大打出手。一个和平相处的国际环境是多么重要和美好啊!</p> <p class="ql-block">  看完景点,地导把我们带往她家和银井村村部。有些人不乐意了,说地导要推销商品了。我则很高兴,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呐,正好乘着这个机会看看银井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如何?看看她们的家,看看她们的日常生活。坐着村里提供的交通车,我和开车的小伙子搭讪起来,小伙子告诉我们,村里的人没有从事田地劳作的了。他顺手指向一片土地说“这些都包出去了,水塘也包出去了。”我问他们家主要做什么,他说是“做接待!”他告诉我说,他们家有700多平米的房子,其中一部分做民宿,接待游客。他家5口人,有3个孩子,生活过得很满意。</p> <p class="ql-block">  交通车向北开去,沿着一条新修不久的村道,弯过一处水塘,不一会就到了。村落不大,错落有致,百十户人家。房子大多是新修的,两至三层傣族民居。地导领着我们进了她的家,一边介绍傣族的风俗,一边让我们参观她们的家。看这三层几百平米的傣式房子,沙发、茶几、电视、Wifi、自来水、煤气灶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洁。家里摆设与城市居民的家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一辆停在门口的农用拖拉机和几张锄头还透露着农户的痕迹。而村部的大厅宽敞漂亮,挂满了宣传资料,摆满了特色产品,主要是傣银制品、水果、干货等商品。聊聊一看,对银井村的村民生活有些数了,真是有些“边境幸福村”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一寨两国,寨相连,心相通,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缅边境,闪耀着和平、友谊与繁荣的光芒,也为我的云南之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离开“一寨两国”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错落有致的民舍和金色的佛塔上,为这片神奇的土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心中感慨万千,祝福这片土地不断发展繁荣,中缅两国世代友好,共创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1日于东湖山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