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室不是学生唯一的课堂,课本教我们如何动笔,大自然则教我们如何动手。让人期待很久的课外劳动实践教育在海天研学基地拉开了序幕。2025年11月11日,雨花区长塘里崇德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海天研学基地的自然课堂,变身运动达人、手工达人,从多彩田园出发,学习生活中的智慧,培养动手能力,体验童真快乐!</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车窗上,大巴缓缓停靠在绿意盎然的基地入口。同学们手拉着手走下车,脚下是柔软的草地,眼前是开阔的天地。没有了课桌的束缚,空气里仿佛都跳跃着自由的音符。一位老师走在前面,回头笑着招呼我们:“今天,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书本之外的世界,原来这么生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海天山庄科普馆”前整齐列队,喊出响亮的口号。背景墙上画着可爱的卡通植物和海洋生物,像是在欢迎一群小小探索者。有人比出“V”字手势,有人蹦跳着挥手,笑声像风铃一样洒满草地。这张合影,不只是照片,更是我们出发的宣言——走进自然课堂,去发现那些藏在泥土里、藏在树叶间、藏在阳光下的科学奥秘。</p> <p class="ql-block">科普馆里,我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不用土壤也能长出绿苗的“无土栽培”。一粒粒晶莹的“水宝宝”在透明容器里闪烁,像被施了魔法。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科技与自然的奇妙结合。我们围在实验台前,眼睛亮亮的,仿佛自己也成了小小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亲手制作艾条,认识中草药的香气与用途。揉捏艾绒时,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淡淡的药香弥漫在空气中。原来,古人用智慧与自然对话,而今天,我们也在这份传承中,触摸到了文化的温度。劳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思考、尝试与创造的过程。当一根根艾条被我们卷好,成就感悄悄爬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室,真正的“动起来”才刚开始。我们在秋千上飞荡,像小鸟掠过树梢;在绳网间攀爬,像小猴子灵活穿梭;在平衡木上小心翼翼地挪步,每一步都考验着勇气与协调。草地柔软,笑声不断,连风都忍不住加入我们的游戏。那一刻,身体在运动,心也在奔跑——原来学习不止用脑,也可以用脚、用手、用整个身体去感受。</p> <p class="ql-block">拓展园里,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滑草、攀爬、跳跃,每一个项目都让我们尖叫又大笑。摄影师悄悄按下快门,把我们最自然的笑容定格成永恒。那些在课堂上难得一见的调皮模样、满脸通红的奔跑身影,都在这里被温柔收藏。童年的快乐,从来不需要修饰,它就藏在一次滑行的风声里,藏在一次合作搭桥的默契中。</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干脆把手工搬到了户外。坐在草地上,阳光洒在纸上,风轻轻翻动我们的作品。彩色的纸条在手中翻飞,像蝴蝶翩跹。我们一边做,一边聊天,笑声和创意一起生长。大自然是最温柔的课堂,它不说话,却教会我们观察、倾听与合作。</p> <p class="ql-block">CS镭战区是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教练讲解规则时,我们屏息凝神,像真正的战士在接收任务。进入树林后,我们分组商量战术,有人负责掩护,有人悄悄包抄。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我们伏身、瞄准、前进,每一步都写满专注与勇气。这不是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团队与智慧的较量。</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道七彩滑道。红、黄、蓝三色滑道像彩虹落在山坡上,我们坐在滑板上,从高处呼啸而下,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心跳快得像要飞出去。有人尖叫,有人大笑,有人滑完一次还想再来一次。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一次滑行,一阵风,一群朋友,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时,我们站在绿树下合影,书包背在肩上,笑容依旧灿烂。有人比出胜利的手势,有人悄悄对着镜头做鬼脸。这一天很短,短到还来不及把所有项目玩遍;可这一天又很长,长到装满了探索、合作、汗水与欢笑。我们把脚印留在了这片土地,却把笑容和回忆带回了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研学活动,在我们的童年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原来,科学不在遥远的未来,它就在我们亲手种下的那颗“水宝宝”里,在我们卷好的艾条中,在每一次攀爬、滑行与合作的瞬间。走进自然课堂,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用眼睛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心去感受这个奇妙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