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伞口岸在云南省镇康县西南的南伞镇,镇西邻缅甸果敢,明清时即有边民互市活动。1912年设勐英镇,1941年改里仁镇,1984年改为南伞区驻地。南伞,傣语音译汉字地名,意为送公主的地方。汉、傣杂居。今为中缅边民互市口岸,国境线37.358公里。南伞交通便利,有公路可直达耿马县孟定、保山龙陵、缅甸果敢县城。</p><p class="ql-block"> 今边民互市每5日一街,平常天天均可交易。商品有日用百货、粮油副食,土特产品,日用工业品等。设有海关,商业繁荣,为云南重要互市口岸。镇郊3公里处置有中、缅两国界桩。</p><p class="ql-block"> 1987年南伞街建成15米宽580米长的沥青街面和水泥预制板人行道,有工商企业30多家,成为临沧市与缅甸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之一。南伞镇境内还有"一洞通两国"的溶洞景观,陆地与缅甸果敢相接,方便欣赏异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进行的升国旗仪式</p> <p class="ql-block"> 南伞口岸对面的缅甸国门</p> <p class="ql-block"> 刺树丫口村位于中缅边界,距离边境线仅50米,站在村里可俯瞰镇康县城和果敢老街,北靠悬崖绝壁,历代都是兵家必夺之地。刺树丫口不仅是一座村庄,更被称为“百里边关第一哨”。这里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历史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游客们缅怀先烈、感受边境风情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走进戍边馆,可瞻仰镇康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戍边历史;踏上观景平台,可领略“一城连两国”的独特景观,中国南伞和缅甸果敢全貌尽收眼底;中缅121号界桩旁的天然国界石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上,石门坎、盼夫石无不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漫步在巡边栈道上,一步一个风景,春看日出、夏识雨声、秋赏风月,冬看云海;站在远征军遗址的戍边阁上,仿佛能感受千年来的历史风云;刺树丫口村的历史不仅见证了戍边将士的辛勤付出与英勇事迹,更承载着古典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年来,刺树丫口村先后获评“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绿美村庄”、“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等,202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戍边馆是村里旅游景区的专题展馆,2019年建成开放。该馆总面积4636平方米,展陈面积3700平方米,以“戍边勒石”、“戍边沧桑”等七个主题板块系统展示镇康县从汉代开疆到现代戍边的历史脉络。通过抗战文物、历史照片及多媒体手段,重点呈现诸葛南征、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军民戍边卫国的贡献。2021年8月,该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刺树丫口村,你会被浓郁的彝族文化气息所包围。沿途的装饰元素都充满了民族特色,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故事。</p> <p class="ql-block"> 刺树丫口村距中缅边境线仅50米,被誉为“百里边关第一哨”,是集戍边历史、喀斯特地貌和彝族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边境旅游村。</p> <p class="ql-block"> 这条巡边栈道,更是承载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见证了刺树丫口村的戍边历史,也见证了古典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巡边栈道不仅是观景道,也是当年巡逻边防的重要道路,更是见证了中缅边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刺树丫口村的观景台已成为网络热门的打卡地点。这个观景台提供了绝佳的一眼观两国的视角。站在此处,左侧是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右侧则是邻国缅甸的独特风情。游客可以欣赏到一城连两国的景观,体验到“一城连两国”的壮丽与独特,以及边关风情。</p> <p class="ql-block"> 位于飞猡山之巅的南伞观景塔提供了多元文化和壮丽景观。这里不仅是一个欣赏南伞全景的绝佳之地,还能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两国一城”的独特魅力。观景塔石阶蜿蜒曲折,共796级,沿途风景如诗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