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叫年轻人结婚生子那么难?

北溪高羽

<p class="ql-block">《为啥现在叫年轻人结婚生子那么难?》</p><p class="ql-block">——当代婚恋现状思考,兼致年轻人</p><p class="ql-block">文/高羽</p><p class="ql-block">这几年,因为受新冠疫情与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货币通缩。尽管政府多渠道入手,但百姓的收入水平还是明显降低了不少。</p><p class="ql-block">经济形势这般不好,但不知怎的,农村结婚的“门槛”却越升越高!</p><p class="ql-block">以我所在的乡镇为例:订婚彩礼18.8万,五金10万,加上女方和男方的婚宴20万多。在农村,娶个媳妇,50万,算是中配。要是女方再要求买个车,或者买房交个首付,那八十万可能都不够。</p><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乡镇是我们县的开发区,大多数农民都转型当了工人,一个家庭夫妻两个人每天早出晚归,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五千左右,一年的总收入才十二万左右,扣除日常生活费用,一年一个家庭能剩个五万,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意味着,一个家庭得存够10年,才能为儿子娶上媳妇。若是遇上事赶事,建完新房又装修,加上娶媳妇,那家庭可能就得负债前行了。去年,我的一个同事的大姑娶媳妇,就是如此,礼金20万是借的,五金10万也是借的,还好,女方的婚宴自行解决,否则,负债更多。</p> <p class="ql-block">听说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事:妻闺蜜的工厂,有个男同事30几岁了,好不容易谈了个对象,是市区的,独生女。女方母亲没工作,父亲七十几。女方一个月工资约四千多,在市区买了套房,每月交房贷三千多,剩一千,全家人的生活费用都依靠老父亲一个人的退休金支撑。两个年轻人的岁数都不小了,看对眼,结婚就提上了议程。女方要彩礼18万,男方毫不犹豫答应了。女方接着提,她们家亲戚多,摆婚宴要25桌,需男方支付,男方又同意了。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了。没承想,最后,女方又提了个更绝的要求,要男方在市区买套商品房。男方听了,激愤地说,你已经有一套房在按揭了,再买一套,咱们不得喝西北风去!女方不悦了,说,不买房也可以,你把50万现金打进我卡里,让我保管。男方火了,我们家这几年建房子、装修耗费了爸妈大半辈子积蓄,现在结婚又花这么多,哪里还有余钱,难道去抢吗?于是,两人一拍两散。</p><p class="ql-block">记得今年暑假,去邻县连襟家串门,与他的小女儿闲聊。她的小女儿说,她们公司上30岁的大龄女孩很多,别看她们长得不怎么样,但是对结婚对象的要求都很高——月薪得上万,彩礼得30万,城里得有房。有一个说的更离谱,说她家有个弟弟,将来弟弟娶媳妇,男方到时也得负责。我听了,感到非常无语。这是在找结婚伴侣吗?这分明是在找钱袋子呀!</p> <p class="ql-block">我不禁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候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很普通,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妹三人拉扯大,培养我和弟弟一个读师范一个读大学,已是相当不易,我们从不敢奢望他们为我们付出多少,也不可能!建新房、结婚的钱,除了父母帮衬部分外,大部分都是我们兄弟俩,自己从微薄的工资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记得1999年,我和妻结婚时,订婚加彩礼6000元,婚宴一万多,总的大概也就花了两万块(差不多我一个人两年工资)。我们夫妻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但这个小家,在我们俩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经营和奋斗下,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富裕起来。</p><p class="ql-block">反观现在的年轻人,按理说,他(她)的物质条件,比我们以前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的一个同事曾半开玩笑的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一出生,就什么都有了,车子、房子、票子,哪像我们,那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得靠自己去拼搏,去挣!</p><p class="ql-block">可是,年轻人并不这么觉得!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医的压力,养老的压力,育儿的压力!他们觉得,桩桩件件,都像座山!</p> <p class="ql-block">就拿育儿来说。我的一个同事的女儿在上海工作,年薪四五十万,她女婿在大学任教,年薪三十几万。结婚几年了,还没敢要孩子。上海不仅房价贵,育儿的费用更贵,同事催女儿生。女儿说,她老板的女儿的孩子,一年光花在学校之外的各种兴趣、特长、培优费用就要20万,她生不起。的确,20万在上海,对于大多数中等水平收入的职场员工,或者政府体制内工作人员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花销?与大上海相比,我生活的这个三线城市,相对会宽松一些,但是,育儿的费用也不低,单教育这项,一个孩子每个月二三千块钱支出,算是常态。</p><p class="ql-block">“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不相信,我也不敢相信。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这样卷!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苦,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的连襟的女儿在江苏无锡的一所中上水平学校就读,他曾跟我说过,有一次,他问一个全校第一名孩子的家长,“你孩子这么优秀,不用去补习吧?”不料那家长竟然说,“怎么没去补习,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不补习,我们家的孩子不就被追上啦!”就是这样,差生在补,中等生在补,优生在补,尖子生也在补。整个社会,补习成风,各种兴趣班,多如牛毛。家长们知道,其实卷到最后,能成为优秀人才的,概率还是大差不差,就那么些个。但家长们不甘心,他们觉得只有把钱狠狠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才能安心!</p> <p class="ql-block">不仅育儿伤不起,离婚率的居高不下,也是促使现在的年轻人对婚姻缺乏安全感、信任感、幸福感的一个致命因素。一个人,过得好好的,干嘛非要找个人来烦,来吵,最后再闹得鸡犬不宁,鸡飞蛋打呢?很多年轻人都会这么认为。</p><p class="ql-block">据同事说,现在他们村一个角落,30岁以上未结婚的姑娘就有十几个。不仅女的,男的适龄青年不恋爱、不结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一方面是受结婚费用高影响,另一方是对婚恋缺乏正确的认知,更多的年轻人,则是因为深受网络上毒鸡汤(如割韭菜论,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底层,已经在被资本割韭菜了,干嘛还要生孩子给人割呢。)的洗脑和西方个人享乐主义思想的灌输。他(她)们缺乏我们这些吃过苦的60后、70后面对生活的勇气,缺乏家庭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缺乏富有正能量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沉溺于游戏虚拟的世界中,沉溺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娱自乐中。</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如草木一秋,韶华易逝。活着,就该勇敢地去面对,去闯荡,去经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只有经历了,人生才是完整的,无憾的。我们不求活的有多精彩,有多伟大和轰轰烈烈,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成家立业,孝敬父母,培育下一代,父(母)慈子孝,承欢膝下。何其美哉!</p><p class="ql-block">“只羡鸳鸯不羡仙!”古人说的,也许只是某个特定的场景,是片面的。但我仍然想对年轻人们说:趁年轻,去谈一场或者几场恋爱吧!只要你愿意,总会找到人生的另一半。届时,冷了,有人给你添衣,雨来,有人给你送伞……在爱的宽容和理解里,夫妻携手并肩前行,把坎坷走成通途,把困难当成磨炼,这样的人生,酸甜苦辣,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不是更富有情趣和滋味吗?</p><p class="ql-block">2025.11.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