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都“氢马儿”</p> <p class="ql-block"> 在成都市新都区,一辆辆被称为“氢马儿”的共享氢能单车,已经开始穿梭于大街小巷。这款充满地方特色命名的交通工具,正成为观察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路径的一个独特窗口。</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这些氢马儿搭载100克固态储氢瓶,充氢一次可行驶超过100公里,远超普通电动共享单车,而目标是将补能成本控制在6元/次以内。</p><p class="ql-block"> 看点一、新兴产业生态,国有资本参与运营的商业实验。新都区的氢马儿项目呈现出与传统共享出行截然不同的特征。国有平台公司深度参与运营,打破了共享出行领域长期由民营资本主导的格局。这一模式已展现出初步的商业可行性,据了解,数千辆氢马儿投入运营,注册用户迅速突破20万大关,订单量更是达到百万量级。新都区新投集团等国有资本的介入,为这一新兴产业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资金支持和长期发展战略,改变了共享出行领域常见的短期逐利行为。在产业布局上,新都区已聚集了从制氢、储运到燃料电池生产的12家重点企业,年产30万套燃料电池项目落地,初步形成了氢能产业的集群效应。</p><p class="ql-block"> 看点二、交通枢纽融合,再造消费场景的无限可能。氢马儿与高铁枢纽的无缝衔接,远非简单的交通接驳,而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消费场景生成机制。它将高铁带来的巨大人流,高效转化为可渗透城市每个角落的消费客流。这一模式正演变为多种可落地的商业形态。“高铁+氢马儿+文旅漫游” 模式将交通路径直接变为旅游动线。从新都高铁站出发,游客可骑行直达宝光桂湖、漫花山庄等景区,串联成一条完整的“氢游香城”体验线路。“高铁+氢马儿+商圈消费” 则让交通工具变身商圈引流工具。与大型商业综合体合作,消费者凭骑行记录享受停车优惠或消费折扣,为线下商业注入新活力。氢马儿的百公里续航能力,使其业务范围突破了传统共享单车的局限,衍生出 “氢马儿+乡村微度假” 模式。从近郊高铁站到乡村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的骑行路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消费动能。在大型展会或体育赛事期间,“赛事会展+氢马儿租赁” 模式为商务和观赛人群提供绿色、高效的接驳服务,成为城市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更为创新的是,氢马儿本身正在演变为一种城市移动名片。通过科技感十足的设计与AR技术结合,用户在特定点位扫码可解锁城市历史故事,将出行工具升级为文化体验载体。会员积分与消费闭环的建立,则构建了交通-消费-娱乐一体化的忠诚度系统,骑行里程可兑换为合作商家、景区的优惠积分,形成持续的消费激励。</p><p class="ql-block"> 看点三、经济拉动效应,就业与消费的双重红利。氢马儿产业链的落地,首先带来了显著的就业拉动效应。从制氢、储运到燃料电池生产,再到车辆的运营维护,整个产业链创造了从高技术研发到基层运维的多层次就业岗位。年产30万套燃料电池项目的落地, alone就催生了大量制造业岗位。而氢马儿的投放、维护、调度则需要一支庞大的地面运营团队,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在消费刺激层面,氢马儿项目通过延伸游客停留时间与活动半径,显著提升了旅游消费总量。传统交通模式下,游客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高铁站周边几公里范围内,而氢马儿使游客能够轻松抵达更远的景点、商圈和特色街区,大大拓展了消费场景的地理边界。小微商业生态也因此受益。氢马儿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那些不在主干道旁、隐匿于社区内的小微商户获得了更多的客源。居民和游客可以便捷地探索城市角落,发现那些独具特色的本地小店,从而激活了社区商业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点四、瓶颈与挑战:安全认知与政策滞后。这一创新项目仍面临诸多挑战。公众对氢能安全的认知是首要障碍。尽管采用了更为安全的固态储氢技术,部分市民对氢气在人口密集区使用的安全性仍存疑虑。政策法规的滞后同样制约着项目发展。针对氢能两轮车这类新兴事物,中心城区的管理政策尚不明确,交通管理部门曾指出,部分区域的投放属企业行为,后期可能清理,给项目长期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城市管理难题也不容忽视。如何将氢能单车安全、有序地融入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创新的管理思维和手段。</p><p class="ql-block"> 看点五、破局之道:技术透明与政策创新。面对这些挑战,新都区正在探索一条破局之路。在安全层面,项目方通过技术透明化建立信任。主动公开安全测试数据,邀请公众和媒体参观体验,积极推动将产品纳入国家级氢储运装备创新中心的检测与标准体系,以权威背书消除公众疑虑。政策层面,借鉴成都市“五核+五协”产业发展格局思路,新都区正争取成为氢能交通的核心政策创新区。这一过程可分三步走,在高铁站、大学城、产业园区等非绝对密集区域设立“氢能交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试行包括车辆登记、专用停车区、加氢设施管理在内的临时性管理办法;将示范区的运营数据形成报告,为政府在中心城区开放路权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标准建设同样关键。氢能产业新规已开始实施,正推动行业走向法治化与规范化。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将为企业争取更多话语权,同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新都区的实验只是大时代的序幕。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对氢能源的进一步鼓励,更多城市将加入这场绿色出行革命。氢马儿与高铁的邂逅,预示着一个更智能、更互联的城市未来——在那里,科技与人文、创新与传承、全局与末梢不再是矛盾对立,而是共同生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高铁时代需要“氢马儿”</span></p><p class="ql-block"> 新都模式的成功,在于它没有沉溺于低端制造,而是进行了一场高效的产业链整合。</p><p class="ql-block"> 颠覆“6+1”价值分配:在经济理论中,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6)与制造(1)共同构成产业链。传统模式下,中国制造业大多被困在利润最薄的“1”(制造)环节。而“氢马儿”由国有平台公司深度参与运营,这实则是牢牢抓住了“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高价值环节的控制权。这改变了传统共享出行“烧钱”抢占市场、利润微薄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掌控终端,倒逼制造,通过掌控20万注册用户和百万订单的终端市场,新都获得了定义产品、引导消费的能力。这使得年产30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制造项目不再是盲目扩张,而是基于明确市场需求的精准布局,实现了“6”对“1”的有效拉动与升级。</p><p class="ql-block"> 重构“高铁—氢马儿”消费生态,“氢马儿”与高铁的衔接,本质是将交通枢纽的巨大人流,通过高效的终端零售网络(氢马儿),精准导入文旅、商圈、乡村等多元消费场景。这不再是简单的接驳,而是以“氢马儿”为纽带,对区域消费产业链进行的一次高效整合与价值重塑。</p><p class="ql-block"> 在四川复制100个区县的业态,机遇巨大,但必须警惕警示的产业链陷阱。政策东风与区域布局,四川省氢能产业规划旨在打造 “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 ,这为百区复制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发展空间。各地可根据自身禀赋,在装备制造、绿氢供应、综合应用等不同环节找到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警惕“重制造、轻整合”,这是最核心的陷阱。如果各区县一拥而上,只热衷于建厂生产氢单车,而忽略了运营、服务和消费场景的搭建,就将重蹈“重蹈制造业悲剧”的覆辙,再次被锁定在价值链最低端的“1”。必须以终端应用和市场需求的“6”,来牵引和盘活制造的“1”。成本与基础设施瓶颈,氢能单车规模化推广需配套制加氢一体站及低压固态储氢专用加注设施。若无法有效降低氢燃料成本和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将难以维系。这需要国有资本牵头,建立联合采购机制,优化储运体系,从“原料采购”和“仓储运输”环节压缩成本。“差异化整合”是关键,100个区县不能搞成千篇一律。借鉴医药行业的分析,成功在于产业链的高效整合(cite:8。各地应基于独特的文旅、农业、工业资源,打造如 “氢游+彝族文化”、“氢游+熊猫生态”、“氢游+红色研学” 等差异化整合模式,让“氢马儿”成为激活本地特色产业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破局之道在掌控产业链的“制高点”。</p><p class="ql-block">要成功复制推广,必须玩转“产业链战争”。1. 国有资本主导整合,复制推广中,应借鉴新都经验,强化国有平台公司在项目运营中的主导作用。这并非与民争利,而是以其信用和资本,承担整合“6+1”产业链的初期风险,避免市场无序竞争,并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2. “应用为王”激活全局,四川省规划将 “应用”放在首位是极其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场景应用为驱动,通过创造稳定现金流和市场声量的运营模式,反向吸引制造、技术、资本等要素聚集,形成良性循环。3. 技术透明与标准先行,针对安全性质疑,必须用技术透明建立信任。同时,要积极参与甚至主导氢能两轮车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这是郎咸平眼中超越单纯制造、影响游戏规则的战略之举。</p><p class="ql-block"> “氢马儿”邂逅高铁,其深远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广大的县域经济体在高铁时代如何发展,提供了一个以我为主、整合产业链的范式。它启示我们,县域经济不必永远充当产业链末端的“执行者”,而可以通过模式创新与战略设计,掌控高附加值的环节,成为资源配置的“指挥者”。</p><p class="ql-block"> 在“十五五”期间,若四川能成功复制100个新都,其价值将远超交通减排本身。这将意味着,一片广阔的内陆腹地,正以一种绿色、智能、高度协同的方式,完成一次深刻的产业组织革命。</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