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感觉为何住院

有话直说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0日下午,做完最后一项治疗,我收拾东西准备出院。同病房一位家属凑过来聊起治疗效果,问我这一周下来有啥感觉。“本来就没什么感觉啊”,我随口答道。她愣了一下,反问:“没感觉,那为啥要住院?”</p><p class="ql-block"> 这话像块石头落进心里,荡起一圈圈涟漪。是啊,没感觉,为什么要接二连三地往医院跑?是我太娇气,还是过度医疗?这让我忍不住想起三次类似的住院经历。</p> <p class="ql-block">  这次住院,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 “强制休整”。10 月 30 日,延安天然气调峰项目终于中交,忙了一年多,紧绷的弦总算能松松。隔了 40 多天回西安,家人一见就说:“怎么又瘦了?” 项目收尾时资料多、对接杂,加班是常事,偶尔忘了吃饭,可也没觉得瘦得这么明显。自己测了下空腹血糖,15 点多的数字吓了我一跳。在妻子催促下到了医院,医生建议尽快住院干预。我挺纳闷:除了右肩活动不太方便,吃饭香、睡眠稳,浑身没哪儿不舒服,为啥非要住院?</p><p class="ql-block"> 其实五六年前体检就发现血糖偏高,遵医嘱控饮食、多锻炼,头两年还算稳定。2020 年那次体检后,我坚持早晚锻炼一年多,血糖渐渐趋于正常。可后来调到延安项目,两地跑不说,孩子上初中、妻子陪读,家里厂里两头忙,生活规律全乱了。血糖的事慢慢就抛到脑后,想吃就吃,药也想起才吃一片。住院这八天,每天测空腹血糖、算胰岛素量,饭后两小时再复查,连吃多少饭、吃什么都得按指标来。打吊针、做检查、拔罐针灸,一天下来晕乎乎的,反倒像个真病人了。</p> <p class="ql-block">  2020 年那次体检,现在想起来还像场闹剧。那年忙到年底才去体检,没过一周,长安医院就打电话说左肺有个 1.3 厘米的结节,让赶紧复查。我心里一沉,立马去西京医院做加强 CT,结果一样,还疑似恶性,医生催着尽快手术。可我啥感觉没有啊,怎么就 “恶性” 了?坚持再查,专家会诊还是建议手术,很快被安排到唐都医院。住院后查了一周,发现心脏早搏严重,说要先做心脏射频手术才能切肺结节。这么一折腾,我对 “恶性” 的结论犯了嘀咕,自费做了更清晰的 PET-CT,结果还是 “疑似周围性肺癌”。最后只能回胸外科切了结节,病理出来竟是肺炎性假瘤。前后折腾快一个月,跑了三家大医院,没疼没痒的,倒像闯了回鬼门关。</p> <p class="ql-block">  2015 年小女儿那场 “高烧”,更像次惊险的探秘。大女儿高考前一天,上幼儿园的小女儿突然发高烧。厂医院检查说嗜血细胞比常人高几十倍,让赶紧去大医院。妻子当即带小女儿打车去延安,我留在洛川陪大女儿考试。三天后高烧退了,可嗜血细胞还是高得吓人,医生怀疑白血病。我送完大女儿进英语考场,立马打车赶去延安,当天就转院到西安儿童医院。十来天检查做了个遍,孩子体温正常、精神也好,就是找不出嗜血细胞高的原因。大家都盼着是寄生虫感染,最后抽血送北京化验,确诊是血毛虫感染。可医院没治过这病,推荐去唐都医院。到了唐都医院,查了三天,医生说:“出去买点普通打虫药吃就行。” 前后 20 多天,从本地到延安再到西安,转了四次院,最后被一片打虫药解决了,想想都觉得离奇。</p> <p class="ql-block">  这三次就医,有个共同点:住院时都没觉得哪儿疼哪儿痒,反倒是检查过程中的惊吓、折腾,比病痛更让人难受。说没必要吧,血糖高了总得控,肺结节不切怕癌变,孩子的病更不能等;说有必要吧,没症状的时候被按在医院里,确实让人别扭。</p><p class="ql-block"> 要是在农村,这三次住院兴许都能免了。眼前没疼没痒的,谁会琢磨那么多?听天由命,或许也真没事。可万一有事呢?不提前干预、不彻底排查,怕是要留一辈子遗憾。</p><p class="ql-block"> 真希望医学能再发达些,检查再精准些,让我们不用在 “过度担心” 和 “侥幸拖延” 里纠结。也盼着医务工作者能多份细心,少些折腾,让每个 “没感觉” 的患者,都能得到既安心又省心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