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游记】之鳌台书院

吴家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吴家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拍摄:吴家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地点:东莞市厚街镇“鳌台书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咏鳌台书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成化年间立古堂,鳌台书院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状元榜眼留佳墨,木榫灰雕展妙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百春秋风雨历,诸多贤俊姓名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奎星楼上书香绕,文脉传承绽雅光。</p> <p class="ql-block">在东莞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鳌台书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散发着古老而迷人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踏入厚街镇,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便能寻到鳌台书院的踪迹。这座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书院,承载着数百年的岁月沉淀。它是东莞最早的乡立书院之一,历经明清两代的兴废更迭,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迁建至菊塘坊的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书院迎来了新的生机。1990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点,这是对它历史价值的认可。而2008年的重建,更是让鳌台书院重焕生机。保留三进架构及“四雕一绘”工艺特色,那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每一处雕刻都精美绝伦,或龙飞凤舞,或花鸟虫鱼,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而奎星楼作为全国首例木石榫卯结构仿古建筑,更是独树一帜,让人惊叹于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书院内,陈伯陶题写的“鳌台书院”石匾庄重而醒目,虽历经风雨,依然字迹清晰,那苍劲的笔触仿佛带着书院的灵魂在呼吸。部分残存的石刻对联,虽有些斑驳,却依然能感受到往昔学子们求知若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曾经,这里培育出了王缜等2名进士及20余名举人,他们从鳌台书院走出,带着知识与理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近代,更是涌现出王作尧等各界人才,他们是鳌台书院精神的延续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鳌台书院之所以被评选为“东莞新十景”,绝非偶然。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象征。在这里,曾经的朗朗书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那是对经典的诵读,对真理的探寻。它见证了东莞地区教育的发展,也见证了无数莘莘学子在这里茁壮成长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站在鳌台书院的庭院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光影,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力量。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片树叶,都在讲述着东莞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它是东莞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宝。它将继续屹立在这片土地上,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探寻它的魅力,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文化底蕴,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