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减负

乡野闲人

<p class="ql-block"> 减负手表</p><p class="ql-block"> 实验中学的会议室里,三百四十位教师正襟危坐,盯着主席台上那个银色的小盒子。</p><p class="ql-block"> “这是专门为各位配备的‘减负手表’。”教育局副局长李建国声音洪亮,“它能实时监测老师的心率、血压和压力水平。一旦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启动减负程序。”</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研组长李明远推了推眼镜,盯着那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手表,心里掠过一丝不安。</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起,实验中学将作为我市‘智能减负系统’的试点单位。”李建国继续道,“所有教师必须24小时佩戴,数据实时上传至教育局云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把教师从过重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戴上了手表。表盘亮起,显示心率72,压力值45,睡眠质量评估“一般”。</p><p class="ql-block"> “都是形式主义。”坐在他旁边的数学老师黄静小声道,“还不是变相监控。”</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苦笑。他今年四十二岁,教书二十二年,头发已白了一半。</p><p class="ql-block">第一周,相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第二周周三早晨,张明远刚到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春梅就笑吟吟地走了进来。</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系统显示您昨晚熬夜了,睡眠不足五小时。按规定,今天您的课时减少两节,已经安排给代课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愣住了:“我昨晚是在批改作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刘春梅拍拍他的肩,“系统还显示您上午两节课后压力值上升到78,已接近警戒线。所以通知您,下午的教研活动您可以不用参加了。”</p><p class="ql-block">“可是那个教研活动很重要...”</p><p class="ql-block">“这是规定。”赵春梅的笑容无懈可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李明远被迫提前回家。他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作文本,叹了口气。隔天,黄静也遇到了麻烦。</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系统显示您昨天下午四点至六点压力值持续超过85,而当时您正在给三名学生补课。”赵春梅严肃地说,“根据规定,您需要立即停止一切可能增加负担的工作,包括课后辅导。”</p><p class="ql-block"> 黄静几乎要哭出来:“那三个孩子马上就要参加数学竞赛了!”</p><p class="ql-block">“教师的健康更重要。”刘春梅语气坚定。</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过去,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发现,只要他在会议上发言批评学校的某项政策,他的压力值就会莫名其妙地飙升,哪怕他自己感觉十分平静。而当他无所事事地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时,数据却总是“健康”得令人满意。更蹊跷的是,有一次他故意在批改作业时大声抱怨工作繁重,十分钟后,刘春梅就出现在办公室,告诉他系统检测到他压力过大,强制他回家“休息”。</p><p class="ql-block"> “这手表真的只是在监测我们的生理数据吗?”黄静在一次课间悄悄问他,“我怎么觉得它像在监听我们说话?”</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没有回答,但他心里早有同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期中考试前夕,李明远决定做个实验。他戴上手表,开始大声备课:“哎呀,这么多教案要检查,压力好大啊!作业也批不完,真是太累了!学生太差了,不背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他所料,不到半小时,刘春梅就来通知他,系统已启动“减负程序”,免去了他期中考试的监考任务。</p><p class="ql-block"> 而当他真正因为母亲生病而焦虑万分时,他却不得不强装镇定,生怕被系统检测到异常,失去更多工作机会。</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活得像在监狱里。”黄静苦笑,“一举一动都被监视,还必须表现得‘轻松愉快’。”</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底,教育局组织公开课观摩活动,各区领导都将出席。李明远被指定为主讲教师。</p><p class="ql-block"> 公开课前一天,他彻夜难眠——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妻子突发高烧,他凌晨三点才从医院回家。</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上讲台。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后面是一排领导和听课教师。课进行到一半,意外发生了。李明远正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突然一阵头晕,他扶住讲台,脸色苍白。“老师,您没事吧?”有学生关切地问。</p><p class="ql-block"> 后面的刘春梅急忙查看平板电脑上的数据,皱起眉头:“奇怪,李老师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啊。”</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强撑着继续讲课,汗珠从额头滚落。“李老师,您真的没事吗?”李建国副局长也关切地问。</p><p class="ql-block">“我没事...”李明远话音未落,又是一阵眩晕。</p><p class="ql-block"> 刘春梅快步走到李建国身边,低声说:“领导,系统显示他的压力值和心率都在正常范围内,应该是...表演。”</p><p class="ql-block"> 李建国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下课后,李明远被叫到校长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我们知道你一直对‘减负系统’有意见,但没想到你会用这种方式表达抗议。”李建国冷冷地说。</p><p class="ql-block">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p><p class="ql-block">“系统数据显示你完全健康,你却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这不是故意给我们的试点工作抹黑吗?”校长厉声道。李明远终于明白了——那只手表不但可能监听他们的对话,还会在关键时刻“说谎”。</p><p class="ql-block"> “我妻子昨晚发高烧,我几乎一夜没睡。”他试图解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系统不这么认为。”刘春梅亮出平板,上面的数据依然完美。</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李明远被暂停班主任职务,理由是“身心健康状况不适合承担过多责任”。</p><p class="ql-block"> 当晚,他约黄静在学校附近的咖啡馆见面。</p><p class="ql-block"> “我查过了,”黄静压低声音,“那家生产手表的公司,是李建国副局长表弟开的。”</p><p class="ql-block">张明远握紧了咖啡杯。</p><p class="ql-block">“还有,我发现了这个。”黄静拿出手机,调出一段代码,“这是我从系统后台偶然看到的——他们可以远程修改数据。”</p><p class="ql-block">两人沉默良久。</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举报。”张明远最终说。</p><p class="ql-block"> “证据呢?他们会相信我们,还是相信他们花大价钱打造的‘智能系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周后,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李建国亲自出席,听取对“减负系统”的反馈。</p><p class="ql-block"> 轮到李明远发言时,他缓缓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钳子,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撬开了手腕上的减负手表。</p><p class="ql-block"> “各位领导,同事们,”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这个‘减负神器’的内部构造。”</p><p class="ql-block">表壳被撬开,露出里面的电路板。</p><p class="ql-block"> “看,这里有一个微型麦克风,而这里,”他指着一个闪烁的小芯片,“是无线传输模块。它不但监测我们的生理数据,还监听我们的谈话。”</p><p class="ql-block">会场一片哗然。</p><p class="ql-block"> “胡说八道!”李建国厉声喝道,“你这是破坏公共财物!”</p><p class="ql-block"> “更精彩的是,”张明远提高声音,“我请一位懂电子技术的朋友做了检测,这款手表的生理监测功能根本就是假的!它只会随机生成‘健康’数据,偶尔根据我们的位置和行为模式进行微调——比如当我们在办公室长时间工作时,就适当提高压力值,当我们喝茶聊天时,就降低压力值。”他按下投影仪遥控器,大屏幕上显示出他朋友的分析报告。</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这个耗资百万的‘减负系统’,不过是一场电子闹剧!”</p><p class="ql-block">会场炸开了锅。</p><p class="ql-block">李建国脸色铁青,刘春梅慌忙操作着平板电脑,似乎想证明什么。</p><p class="ql-block">突然,黄静站了起来:“我也可以证明!上周我故意把手表放在办公室,自己去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系统却显示我一直在办公室‘轻松阅读’!”</p><p class="ql-block">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质疑。</p><p class="ql-block">“肃静!肃静!”校长用力敲着桌子,“李明远,你散播谣言,破坏学校稳定,从现在起停职反省!”</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后排一位一直沉默的老教师站了起来——是即将退休的特级教师周老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带了四十年的书,”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场安静下来,“经历过各种教育改革,见过各种形式主义。但把老师当贼一样监视,还用假数据来糊弄人,这是我最寒心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他缓缓举起自己的减负手表:“上周五,我心脏病发作,被送往急救。而这玩意儿,”他轻蔑地掂了掂手表,“整整一天都显示我的生命体征‘完全正常’。”</p><p class="ql-block">他看向李建国:“李副局长,你说这是为教师减负?”</p><p class="ql-block">周老先生把手表轻轻放在桌上:“对不起,我教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他转身离开会场,背影坚定而孤独。</p><p class="ql-block"> 会后第三天,教育局宣布暂停“智能减负系统”试点工作,成立调查组核查相关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复职了,但他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通知:因他在公开场合破坏学校形象,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李明远批改着学生的作文,手腕上再也没有那只冰冷的“减负手表”。</p><p class="ql-block"> 黄静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听说李建国副局长调离了,那家手表公司也被调查了。”</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点点头,没有说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窗外,学生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周又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了,”黄静叹了口气,“我们得准备二十多种材料。”还有教案等</p><p class="ql-block"> 李明远微微一笑,从抽屉里拿出一只崭新的手表。“你这是...”黄静不解。</p><p class="ql-block">“我从网上买的,二十块钱。”李明远戴上它,“既然他们想要数据,就给他们数据。”</p><p class="ql-block">表盘亮起,显示心率70,压力值40,睡眠质量“良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低头继续批改作文,嘴角挂着一丝苦涩的笑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