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11月4日)出去早饭,才发现我们住的民宿就在后土祠广场边,早晨广场上有很多早锻炼的人。</p><p class="ql-block"> 介休市,山西省辖县级市,由晋中市代管,介休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介休市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中国最大的纪念性人文节日——“寒食清明节”发源于介休。</p><p class="ql-block"> 介休后土庙位于介休市庙底街,是一处道教全真派庙堂建筑,历史上有“道家地”之称。主要建筑有三清楼、后土庙、吕祖庙、关帝庙、土神殿等。主体建筑三清楼、献楼、戏楼联结成一体,十字歇山琉璃顶,结构精巧,为明清楼阁式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精品,而庙西区之吕祖、关帝、土神三庙和三连台之建筑形制,更为国内所罕见。这里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祆神楼位于介休市,民间俗称玄神楼,始建于北宋,由介休籍名臣文彦博主持建造,初为祆神庙山门。该建筑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采用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琉璃脊饰与檐下木雕融入西亚波斯风格元素,现存畏兽型天神雕像及莨苕纹样琉璃构件。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祆神楼旁边是介公祠、文公祠,介公祠现在是开展文创展览;文公祠没有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介休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琉璃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隍庙、关帝庙、介公祠等建筑都有精美的琉璃;</p><p class="ql-block"> 介休博物馆里最牛的三个文物:黄绿蓝釉琉璃鸱吻(2米高)、黄釉琉璃走兽獬豸(网红)、黄蓝釉四狮抬瓶代表明清时期介休琉璃艺术的巅峰水平。</p> <p class="ql-block"> 太和岩牌楼,被当地人称为“琉璃牌坊”,还被称为“国宝级牌楼”,原为真武庙(已毁)门前牌楼,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东,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牌楼坐北朝南。太和岩牌楼饰件内容丰富,无论龙纹瑞兽、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或楹联匾额,尤其是文字措辞,既有道教的隐喻,更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美好祈愿的内涵,充分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佳作。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太和岩牌楼,结束今天的行程,前往隰县,入住隰县林韵暖居民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