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塘村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广陈镇的最北端,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仅一桥之隔。这里有一座名为“山塘桥”的小桥,横跨山塘河两岸,桥的一头是浙江,另一头是上海。游客站在桥中央,便可实现“一脚踏两省”的奇妙体验。这种地理上的交汇,不仅让山塘村成为边界上的特殊存在,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山塘河穿村而过,将山塘村分为南北两段,南岸属浙江,北岸属上海。有意思的是,两地虽隔河相望,却都以“山塘”命名。这种“同名不同地”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多见,也让山塘村成为边界文化交融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走进山塘村,仿佛走进了一幅水墨画卷。这里保留着江南水乡的原始风貌,青石板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透露着宁静与古朴。村里还保留了不少传统农舍和老宅,不少建筑已有百年历史,诉说着山塘村悠久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从古越今,山塘深藏吴越底蕴,早在唐宋年间,山塘此地即自发形成集市,迄今为止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平湖籍诗人周光瑞的《盐溪竹枝词》描绘道:“山塘桥下水东流,渔火江枫几度秋。宛似姑苏城外路,烟波十里荡轻舟。”</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山塘,因两地携手打造的“明月山塘”跨省景区而焕发新生,再现繁华。</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处边界,山塘村不仅在地理上连接了浙江与上海,在文化上也形成了独特的融合。村里的居民常常往来于两地之间,饮食、语言、生活习惯都呈现出一种“跨界”的状态。例如,村里既有地道的浙菜,也能品尝到上海本帮菜;既有吴侬软语的方言,也有带点海派腔调的普通话。这种文化的交融,让山塘村成为边界上的一道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钹子书的发源地,山塘老街的钹子书场是专门为来往游客提供钹子书说唱、戏剧观演等于一体的演出场所,常年对外开放,定期有钹子书艺人登台献艺。</p><p class="ql-block">民间艺术家、著名的二胡“二泉映月”演艺家阿炳曾在这里教居民拉二胡,所以山塘村到现在还有很多会拉二胡的民间艺术家。</p><p class="ql-block">阿炳茶馆便是为纪念他而修建,茶楼内不仅可以喝茶休憩、吃吃杜瓜子,还能听戏赏曲,倾听属于明月山塘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步跨两省”的象征,山塘桥是每一位游客必到的打卡地点。站在桥上,脚下是缓缓流淌的山塘河,两岸是风格各异的民居,一边是浙江的宁静古朴,一边是上海的现代整洁。桥头设有“浙沪交界”的标识牌,拍照留念再合适不过。</p> <p class="ql-block">山塘村的老街保留了传统的商业风貌,沿街有许多小店铺,售卖当地特产、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平湖糟鸡、酱鸭,也能尝到上海特色的生煎包和小笼包。老街不仅是购物的好去处,更是感受边界文化氛围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山塘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多个农旅融合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农事体验,如采摘果蔬、插秧种菜,也可以在民宿中住上一晚,感受乡村的慢生活。特别是在节假日,许多家庭带着孩子前来,既亲近自然,又了解边界文化,寓教于乐。</p> <p class="ql-block">山塘村,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焦虑和烦躁,它古朴低调、秀美如诗、动静相宜。如果你既想放松身心,又想领略传统文化,还想有趣好玩。这个景区一站式满足你的所有要求,它就是——明月山塘。</p> <p class="ql-block">题沪浙交界广陈镇山塘街</p><p class="ql-block">南北山塘隔岸生,东流界水几回清。</p><p class="ql-block">粉墙黛瓦宅相比,醉卤香肴味各名。</p><p class="ql-block">阿炳琴声梁上绕,书场钹子梦中萦。</p><p class="ql-block">千年底蕴一桥系,世代交融两地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