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祖仁的佛教思想并非单一来源,而是源于家庭启蒙、高僧教导、地域熏陶与佛像收藏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具体如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家庭的早期启蒙:他自小就受父母影响养成吃斋念佛的习惯,早早接触到“四谛”“八正道”等佛教基本教义,还了解佛教经、律、论的核心内涵以及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这种家庭层面的引导为他后续佛教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2. 高僧的专业点拨:福州寺庙众多,他常去开元寺、西禅寺等多处寺庙,还专门拜这些寺庙里的高僧为师 。尤其拜高僧涌泉寺方丈普法和开元寺方丈夲性大师,福清少林寺方丈为师,通过与高僧的交流学习,他得以更深入地领悟佛教修行的真谛,进一步规范自身的修行方式与对佛教理念的认知。</p><p class="ql-block">3. 地域佛教文化的熏陶:他长期生活的福州有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当地数量众多的寺庙不仅是他常去的修养之地,也让他持续浸润在佛教文化环境中 。身边的佛教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他对佛教的认同感,塑造着他的佛教认知。/</p><p class="ql-block">4. 佛像收藏的实践感悟:1982年收到同学赠送的观音佛像后,他开启了数十年的佛像收藏之路,还/打造了“百佛斋” 。每日与各类弥勒佛、千手观音等佛像相伴,这些承载佛文化精髓的造像不断抚慰他的性情、净化心灵,让他从佛像艺术中直观体会慈悲、包容等佛教核心思想,进而深化成自身的佛教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