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漳州漳浦支行营业大厅上演了温馨一幕:一位七旬老伯带着一个包裹严实的黑色袋子,小心翼翼地向工作人员求助。包裹里,是两大叠被虫蛀蚀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全的10元面额人民币。一场专业服务与客户信赖交织的“虫蛀币”兑换故事,由此展开。</p><p class="ql-block"> 原来,老伯曾是工行某重点企事业单位的退休法人代表,对工行的服务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其老伴因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多年前特意去银行兑换了厚厚几沓崭新的10元纸币,存放在家中抽屉深处,以备日常零用所需。然而,岁月流逝,记忆力难免减退,这笔“压箱底”的现金竟被遗忘在角落。直到近日清理旧物时,老两口才惊觉这些承载着生活备用之用的纸币,已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看着“千疮百孔”的钞票,老伴心疼不已,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这可都是好好的钱啊,怎么就被虫子糟蹋成这样了...”面对老伴的懊恼,老伯想起了昔日曾在工行见过其他人兑换残币的场景,宽慰道:“别着急,我去工行试试看!我了解工行,他们的服务一直非常好,对残损币兑换也特别专业,说不定能帮我们挽回损失。”</p> <p class="ql-block">网点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他们迅速启动残损币兑换绿色通道,并安排两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清点鉴定。这些10元纸币不仅布满密密麻麻的虫蛀孔洞,部分边缘被啃噬,纸张也因虫蛀和存放环境变得脆弱易碎。工作人员俯身案头,借助专业工具和灯光,小心翼翼地将粘连的纸币分离,对每一张、每一片进行仔细拼合、比对、测量。严格按照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对每张纸币的缺损面积进行精准评估,区分“全额”与“半额”的可兑换部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严谨清点、复核与鉴定,最终成功为两位老人兑换出人民币1580元,最大程度地挽回了他们的经济损失。工作人员不仅高效完成了兑换,还贴心地协助老人将兑换好的新钞整理好,并细心叮嘱了家庭现金保管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咬成这样的钱还能换回来这么多,回去我老伴终于不用自责懊恼了!我和老伴养老钱都存你们这里,平时我定期到期,生日、节日你们工行都有暖心的服务和提醒,现在兑换残损币这么麻烦的事情也这么耐心,果然我的选择没有错,真是老百姓的好银行。”接过兑换后的现金,老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残损币兑换业务,更是漳浦支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全力为客户排忧解难的又一次生动诠释,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细致入微的关怀。未来,漳浦支行将继续以专业的素养、暖心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位客户的“钱袋子”,让“工行温度”在每一次真诚的服务中传递,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朋友值得信赖的金融后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