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昵称:空心木头</font><div><font color="#ed2308">美篇号:22900783</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文字:抒情散文</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图片:我的旧照片+手机拍摄</font></div> <div> 70后的青春,没有智能手机的便捷,没有短视频的喧嚣,却有着最纯粹的快乐与最真挚的情感。那些藏在旧时光里的故事,如同老唱片里的旋律,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在记忆深处轻轻回响,温暖着往后的每一个日子。</div> 出生于70后的我,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正青春,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风裹挟着树叶的沙沙声,掠过学校教学楼的窗台,也掠过我们青涩的青春岁月。<div> 那些藏在绿色信筒里的心事,宿舍夜谈中的憧憬,考试前的兵荒马乱,如今都成了旧时光里最珍贵的回响,在记忆深处缓缓流淌。<br></div> 那时的青春,总带着几分懵懂的诗意。偶尔晚自习后,灵感突至,便在粗糙的稿纸上涂写几句似懂非懂的诗句,字迹歪歪扭扭,却藏着最纯粹的心事。<div> 趁着月色,将信纸折成小巧的方块,投进教学楼前那个锈迹斑斑的绿色信筒,不期待回复,不渴求共鸣,只是单纯地想与未知的世界分享一份少年愁绪。信筒沉默矗立,如同我们未曾言说的心事,在时光里静静发酵。<br></div> 月圆之夜的宿舍,总弥漫着淡淡的乡愁。熄灯后的黑暗中,谁也不愿先开口,却总能从彼此的呼吸声中读懂那份对家的牵挂。<div> 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父母在灯下忙碌的身影,想起家乡小院里的月光,想起母亲煮的玉米粥的香气。聊着聊着,话题便会转向前途,看着学长学姐们穿着的确良衬衫,背着帆布包走出校门,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憧憬。</div><div> 一次次求职碰壁后,回到宿舍,室友们总会拍着肩膀说:“勇敢些,明天便是阳光明媚的日子。”简单的话语,却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灰暗的时刻。<br></div> 宿舍是我们的一方小天地,这里没有规矩束缚,没有身份之别。课余时光,我们海阔天空地神聊,从金庸武侠里的江湖豪情,到邓丽君歌声里的柔情蜜意;从对“白雪公主”的浪漫幻想,到对“四个现代化”的热切期盼。<div> 我们会毫无顾忌地畅谈未来,描绘着功成名就的模样,祈祷幸福永远相伴,也会口无遮拦地爆出最粗鄙的玩笑,管它什么大家风范、温文尔雅,此刻只需释放最真实的自己。窗外星光点点,室内笑语阵阵,青春的放肆与张扬,在这方寸之间尽情绽放。<br></div> 星期六的黎明前,是属于我们的狂欢时刻。几个伙伴凑钱买一张电影票,挤在昏暗的影院里,跟着银幕上坎坷爱情的男女主人公哭哭笑笑,将青春期多余的情愫尽情释放。<div> 或是溜进街角简陋的卡拉OK厅,点一首《潇洒走一回》,扯着嗓子高喊“永不低头”,歌声跑调却格外尽兴。也有人偏爱独处,在宿舍里就着煤油灯的微光,读一本翻得卷边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文字里寻找力量。黎明破晓时,带着一身疲惫与满足沉沉睡去,青春的活力在这样的放纵中悄然积蓄。<br></div> 考试前的日子,永远是兵荒马乱。平日里的嬉笑打闹戛然而止,宿舍里只剩下翻书声和打哈欠的声音。我们捧着厚厚的课本,在煤油灯下昼夜突击,眼睛熬得通红,脸颊日渐消瘦,只为那鲜红的60分。<div> 当成绩单下来,看到及格的分数,便会高呼“乌拉”,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将复习的苦累抛诸脑后。新学期伊始,依旧我行我素,仿佛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只是一场短暂的插曲。<br></div> 青春里的爱恋,总是带着几分青涩与遗憾。分手时,故作洒脱地说一句“祝你痛苦一辈子”,转过身,却在夕阳的余晖中红了眼眶。苦涩的泪水早已充溢眼底,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光,那些海誓山盟的诺言,终究化为云烟,随风飘散。记忆的篇章里,又添上了失意的一页,却也让我们在伤痛中慢慢成长。<br>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春的纸张被一张张扔进纸篓,那些朦朦胧胧的困惑与迷茫,在岁月的打磨中渐渐清晰。我们从懵懂少年,长成肩负责任的成年人,那些在教学楼前的欢笑与泪水,在绿色信筒里的期盼与牵挂,都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