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访陈嘉庚故居记:一院红砖里的嘉庚魂

杨公风水曾祥裕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集美访陈嘉庚故居记:一院红砖里的嘉庚魂</b></p><p class="ql-block">曾祥裕 曾海亮</p><p class="ql-block">十一月十一日的厦门,海风褪去暑热,凉意沁人心脾,正是寻访历史的宜人时节。这天,曾祥裕先生率弟子一同前往集美,实地考察陈嘉庚先生的故居。这座位于集美街道浔江社区嘉庚路149号的宅院,**坐北朝南**,恰合传统风水“负阴抱阳”的理念——既能充分接纳阳光、收纳天地生气,又可借穿堂海风调节宅内温湿,让建筑与自然节律和谐相融。没有雕梁画栋的奢华,没有亭台楼阁的繁复,只一方闽南大厝静静立在绿树间,砖瓦缝隙里藏着岁月的褶皱,也裹着一位侨领“以家为舟,载国而行”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仿佛踏入时光的甬道。这方宅邸始建于百年前,原是先生为家人筑的栖居地,却渐渐成了他擘画教育、联结侨胞的“中军帐”。抗战时日军轰炸的痕迹虽已淡去,可老人们仍记得,先生从南洋辗转归来,在断壁残垣间指挥修复,手指抚过破损的红砖时,眼里满是“家不能破,教育更不能断”的坚定。后来,他晚年归国,便长居于此,书桌前总摊着集美学校的规划图,油灯下写满致侨胞的募捐信,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把“兴学救国”的初心,烙在这院中的每一寸土地上。</p><p class="ql-block">跨进天井,阳光落在青石板上,映出先生一生的剪影。故居背山而立、面海向阳,四周有院墙环绕,东西宽61米、南北进深49米,既在山海间圈出一方静谧独立的天地,又与外侧集美学村的整体风貌无缝衔接——同风格的嘉庚式建筑错落分布,让这座故居不似孤立的宅院,更像融入群落、与外环境共生的“细胞”。1874年,他生于集美渔家,17岁揣着母亲缝制的布鞋下南洋,从米店学徒到“橡胶大王”,实业版图遍及东南亚,却始终记得“富而思源”——1913年起,他倾资创办集美小学、中学、师范,再到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把大半财富化作校舍的砖瓦、学子的书本。抗日战争时,他振臂一呼,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汇聚起千百万侨胞的力量,支援国内抗战;1949年后,他放弃海外优渥生活,回国定居,把最后的时光都献给了家乡建设。毛泽东同志称他“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面“旗帜”的底色,正是从这方故宅里,从对家国的赤诚里,一点点织就的。</p><p class="ql-block">天井两侧的厢房,藏着先生的家庭温情。第一任妻子张宝果贤淑持家,在他初涉商海时守着家、盼着归;第二任妻子吴惜娘陪伴晚年,为他打理日常、研墨铺纸。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或协助打理实业,或投身教育,都承了他“克己奉公”的家风。最让人感念的,是他与胞弟陈敬贤的“兄弟同心”——陈敬贤留守集美,主持集美学村建设,从校舍规划到师资选聘,事无巨细,兄弟二人一个在南洋聚财,一个在故土兴学,“二陈兴学”的故事,至今仍在集美学子间流传。</p><p class="ql-block">再看这宅院的模样,处处是闽南的骨血,也处处是先生的品格。硬山顶的“燕尾脊”翘向蓝天,像极了他“展翅高飞”的志向,却又始终扎根在闽南的乡土里;红砖砌墙、灰瓦覆顶,没有一丝浮夸,恰如他“简朴度日、倾财办学”的一生;天井宽敞,引阳光入堂、纳清风穿院,暗合“引水归堂聚人气,开门见山见初心”的意涵——这“人气”,是他联结的千万侨胞;这“初心”,是他毕生追求的“教育救国”。站在正厅,望着墙上挂着的集美学校全景图,忽然懂了:先生把家安在学校旁,把心放在教育上,这故宅从来不是私人的居所,而是他“以家为起点,向家国出发”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如今,海风仍会掠过这方宅院,红砖墙上映着集美学村的新貌——当年他创办的学校,早已桃李满天下;当年他期盼的“国家富强”,也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这院故宅,早已不是一座静止的建筑,而是一位老人用一生写就的“精神家书”,每一块红砖都在诉说:爱国,是最深的乡愁;兴学,是最长的坚守。走出门时,回头望,夕阳落在“燕尾脊”上,暖得像先生的目光,也像他留给后世的那句嘱托——“华侨爱国爱乡,天经地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曾祥裕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曾祥裕 ,大学文化,系唐代风水大师曾文辿第三十九代后裔,现为广州杨公文化传播中心风水顾问、中国赣州易科术院常务副院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赣州地区中医学会秘书长、中国风水学院副院长、中国易经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曾被列入中国十大风水名师榜,被评为赣南首届十大民间文艺家,被马来西亚东方管理学院、北京上古传承文化中心以及北大、清华大学企业总裁班聘为客座教授、讲课嘉宾, 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湖南、云南、西安、福州等地开讲《城市建筑风水》《人居环境与身心健康》;致力于推广杨公风水文化,开坛讲学,三百弟子遍及海内外,并著有《正宗杨公风水丛书》、《杨公古法风水研究与应用》、《教您选一个好日子》等,擅长运用风水术,为海内外不少房地产项目及景区作过风水布局,收到满意的风水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咨询电话及微信号13766307454</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