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志:大事记 1933 // 1946

晓红说抗联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3年(伪大同2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1日 晚9时许,伪骑兵十五团少尉副官宫剑在泰安镇被日军枪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15日 成立伪县治安维持会。日本人吉田大佐任委员长,县参事官、农商会长等人为委员。驻县伪军贾旅长、伪县长陈毅为顾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22日 伪克山县公安一分局四分所被“双和”股匪攻占,掠去弹药、衣物等。 7月24日 根据日本侵略军的意图,伪县公署实行“十家连坐”。调查私人枪支。  7月25日 “中央好”、“火龙”等300余名土匪将伪克山公安一分局四分所再次攻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县城各小学增设日语课。“满洲文化协会”宣传员。日本人小松荣等来克山宣传建设“新国家”的殖民理论,企图长期奴役中国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1日 日本帝国大学学生团300余人,来克山“参观民情风习”,为推行军国主义和殖民政策服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5日 伪县公署筹划成立自卫团。将警察队改编为行政和游击2种,以加强对户口、卫生、交通管理及风俗取缔,强化殖民统治,防御反满抗日活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2日 县内各区成立“保甲委员会”。自卫团分为“特种”与“普通”2种:大户自雇的“炮勇”、“护勇”为“特种”;按户抽丁组建的为普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7日 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小矶来克山“视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克山邮政局改为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15日 继7日泰安镇发生鼠疫后。克山县也发生鼠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 据伪满政府“鸦片专卖总署”的通知,县内设鸦片专卖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齐克铁路从克山至北安段通车,正式营业。 </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4年(伪康德元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31日 国立克山农事试验场,于县城西(今农科所址)成立。试验占地1’728亩。  6月25日 日满亚麻股份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开办,克山设立分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 按伪财政部令。县内创立金融合作社并开始营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全县撂荒耕地120万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伪康德3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月 建立克山县官立病院。院址设伪县公署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 937年(伪康德4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3日 设立克山地方法院,负责邻近几县审判工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 在县城东门外修建国立克山种马场,有种马300余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1日 废除县参事官、副参事官制,改设副县长;废除“保甲制”,实行“街村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年 县农事合作社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伪康德5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8日 吉林省抗日义勇军首领罗明星(“三江好”)在县内泰安镇被日伪当局逮捕,于翌年5月21日被杀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 伪满政府实行新学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县中学改称国民高等学校(4年),高级小学校改称国民优级学校(2年),初级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4年),村屯学校改称国民学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 末按伪满政府于康德4年12月颁布的“街村制”,县训练街村官吏并派往各街村任职,全县共2街17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9年(伪康德6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 县将征集国兵体检不合格者,组建成“勤劳奉仕队”,为伪政权修筑工事、开发水田,每年服役6个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 克山县由龙江省划归北安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2日 抗联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冯治纲(兼二支队队长)与三支队队长王明贵、参谋长王钧率部攻克北兴镇,解除警察署和自卫团全部武装,副官王万俊(桦川人)在战斗中牺牲。该镇商会自动捐款3 000元支援抗日联军。</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抗联三支队副官段新阳在西城镇永和屯(今群众村)被日军逮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 王钧率抗日联军袭击刘大柜警察署,缴获枪支弹药后返回朝阳山(今德都县东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30日 抗联第三路军龙北部队王钧等,率队攻袭克山县西城镇,击毙日人警官1人、警察2人,缴获步枪50支、手枪60支和一些军用物资。放走修筑城壕的劳工数百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中共讷河地下县委派宣传部长方冰玉(原名姜桂和,别名方明裕)、青年部长高木林(小林、苏光)到克山县组建党的秘密联络点。并在孙家村(今发展乡)、北兴镇等地发展抗日救国会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0年(伪康德7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 金融合作社与农事合作社合并,组建兴农合作社。至此,日本侵略者愈加强化了对境内农产品的掠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月5日 讷河县委联络员赵连贵和妻子徐清贤,在克山县城刘汉店被日本宪兵佐佐木逮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月11日 日本开拓团17人先遣队,由团长市川秀水率领到达克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月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队长王明贵、政委赵敬夫、参谋长王钧等率部再次攻克北兴镇,占领伪警察署,俘敌40余人,缴枪20余支、马20多匹,处决了罪大恶极的自卫团团总祁国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15日 由边凤祥率九支队167名抗日联军,在县内杜保董屯(今涌泉乡永丰村)击溃伪军200余人。死伤18人,其中有1名日本参事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4日 队长王明贵、参谋长王钧率抗联三支队袭击县内通宽镇警察署。  8月25日 抗联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三支队队长王明贵、参谋长王钧、九支队队长边凤祥、政委高禹民,在地下党提供情报后,率百余名抗联战士夜袭克山县城。攻占伪县公署,缴了伪军团部。战斗中击毙30余名敌兵,烧毁1辆汽车,缴获150余支枪、4门迫击炮和一些弹药。砸开监狱,放出200余名爱国群众,救出抗联干部段新阳(后又落入敌手被杀害)。这次震惊日伪、闻名东北的突袭克山之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司务长娄凤喜在攻打县公署时壮烈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 方冰玉在北兴镇建立“克北工作委员会”,高木林任会长。魏秉臣(公开身份伪警察)为联络员。该会任务主要是:宣传抗日救国,发展抗日救国会员,为抗联搜集情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救国会曾印发了《告北满同胞书》、《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等宣传材料。救国会的除奸团先后除掉2名民愤大、做恶多端的汉奸特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11日 高木林于北兴镇赵贵屯(今曙光乡兴华村)王发家中被日本宪兵逮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8日 方冰玉在泰安街被叛徒尚连生认出,被日本宪兵逮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20日 因克山县城于9月25日被抗联部队攻陷。伪北安警务厅特务科令克山县警方详查县内与抗联有联系人员。警务厅在接到50多名爱国村民名单后,遂于本日由日本宪兵司令竹内宽签令。调集北安、齐齐哈尔的宪兵队和县内军警宪特百余人,在县城、孙家村、北兴等地逮捕了魏秉臣、刘世忠等53人,制造了“12·20”大逮捕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年冬 县内受地震余波影响。灯线摇晃,器具响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年 日伪对县内民众实行严格的统制经济政策,生活必需品如食盐、火柴、布匹等一律实行“配给制”;粮食征购推行“粮谷出荷”政策,强制掠夺粮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伪康德8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月17日 第九次荚蓉开拓团4 15人迁入县内刘大柜村孙国范屯(今北联镇县第二良种场处)等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 国民党东北地下抗日组织,东北现地动员委员会哈尔滨地方负责人伊作衡,曾在克山一带搜集情报。宣传抗日等地下活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1日 境内西部的“一镇四村”即泰安镇、托力村(今泰东乡)、通宽村(今上游乡)、泰富村(今新屯乡)、阎发村(今新发乡)划给依安县,共划出土地54万多亩。  是年 伪满政府实行与农民签订“出荷契约”,规定最高“出荷量”,秋后不管年成丰歉,强迫如数交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2年(伪康德9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21日 孙吴宪兵队发现北兴村救国会,伙同伪警察逮捕1 6人。其中有北兴村抗日救国会会长聂永祥、副会长刘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月 北安日本宪兵伙同克山警务科警察,于北兴镇附近村屯逮捕60余名“反满抗日”群众。 </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3年(伪康德10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月 日伪出动百余名警特人员。编为20个班,从莽鼐、古城、西城、北兴等镇及刘大村等地逮捕“反满抗日”人员70余人。其中处死刑24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月 日伪政权在县内推行“国民手册”制。凡年龄在14岁以上的国民必须办理“手册”,随身携带。旨在加强对中国人的严密控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年 县内实行“粮食配给”,一般市民每月12公斤,儿童7公斤。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5年(伪康德12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月11日 县内降暴雨,县城西大沟两岸居民房屋多被冲倒,死亡百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15日 苏联红军抵达北安。宣布实行军事管制,消息传到克山,伪县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瘫痪解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0日 由地方士绅、地主、伪官吏等组成“地方治安维持会”,伪县长佟松林任会长,等待国民党接收政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3日 苏联红军进驻克山县城,日本守备队被解除武装。苏军伊万诺夫斯基任克山县卫戍司令。抗联军人钮景芳以苏军身份任副司令,朱学成为上士连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中旬 县农事试验场高等官事补赵金壁。从长春返回克山组建国民党组织。与“新生活同志会”合伙成立国民党(黑专派)克山县党部,赵任书记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中旬 克山县治安维持会内讧,佟松林下台,魏玉孚任会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抗联军人诅景芳奉北安卫戍区副司令员王钧令。在克山秘密建立民主大同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月下旬 中共黑龙江省工委派员以民主大同盟名义接收克山县政权,维持会拒绝交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初 克山县治安维持会建立武装保安队,土匪头目刘汉任队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10日 李璟明在其姐夫、国民党黑龙江省党务复兴委员会头目柳国栋的指使下,跳出国民党(黑专派)县党部,与刘福春、韩明道等另行组织国民党三省系县党部,李任书记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17日 民主大同盟以违反“军管”为由。逮捕了国民党“两派”县党部及维持会成员20多人。翌日,因苏联红军干涉,被捕人员由刘福春全部保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中旬 李璟明被国民党“接收大员”韩俊杰委任为海伦、克山等5县专员。此后李在克山、海伦建立国民党“克海军区”。张世骞(伪陆军中校,任师道学校军事教官)为总指挥、刘汉为副总队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下旬 克山县治安维持会头目与泰安、拜泉两县维持会头目密谋建立联防武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上旬 克山县治安维持会会长张佐臣去谷家店(今古北乡更新村),招降胡匪扩充保安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15日 刘汉率维持会保安队从县城撤向谷家店,企图里应外合阻挠中国共产党接收政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日 国民党克山车站情报网伙同“光复军”头目鄂木天,在树林车站(今富裕境内)西5公里处刺杀民主大同盟成员唐士英(后任民主政权公安局副局长),唐受伤后跳车脱险,2名随员牺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工委派汪涛、张同舟、尹之家、韩玉、李克、李航6人率一个班武装人员,由北安来克山接收政权。同时组建中共克山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汪涛任书记、张同舟任副书记。 </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中旬 克山县保安大队成立。县工委书记汪涛兼任政委。鉏景芳任大队长。闵耀庭任副大队长兼政治处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县工委委员、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李航只身到谷家店说服刘汉投诚,未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0日 尹之家在商会召开治安维持会成员会议,办理人民政府接收事宜,汪涛、张同舟等工委成员参加会议,治安维持会宣告解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日 县工委副书记张同舟、县工委委员韩玉、乔晓波率武工队分赴古城、莽鼐、郑家(今河北乡)3个村建立区人民政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1日 克山县政府宣告成立。尹之家任县长,阎国明任副县长。人民政权与日伪残余、国民党组织、维持会等反动势力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3日 克山县政府宣布“八条施政纲领”,号召全县人民为建设一个新的民主的克山而奋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5日 省警政厅查获国民党特务组织准备武装进攻民主政权的情报:要国民党员到拜泉、克山、泰安参军,准备以泰安为基地。企图孤立北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6日 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宗旨的各界建国联合会(其中分设工会、农会、妇女和青年会)成立。主任刘瑞生。副主任宋迪夏(女),秘书方作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县长尹之家签发县政府训令。新的县政府设秘书室、民政科、财粮科、实业科、教育科、司法处、采购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新政权为解决人民生活困难,分发粮食45.78万公斤、面粉1 0万多袋、油6万公斤,还有资金及农具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18日 光复军头目赵金壁、保安队头目刘汉在潜伏的国民党特务配合下。率光复军70余人在鳌龙沟扒毁铁路,伏击民主联军护路军司令郭维城的军火列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列车颠覆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下旬 县工委成员分别深入古城、莽鼐、郑家等地发动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月 县工委、建联会发动县城会员和群众,清算油坊、烧锅、制米厂等资本家帐目,将油、酒、米、面和资金等胜利果实及汉奸逆产分给贫苦农民。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