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的时光碎片

阿诗蒂亚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埃里温的时光碎片》</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加索三国游之十六</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影制作:阿诗蒂亚</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地点: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时间:2025年9月18日</span></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篇:2025年11月11日</span></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途经久姆里 车轮碾过边境线的界碑,格鲁吉亚的翠绿山林渐渐被亚美尼亚的赭石色丘陵替代。当久姆里的轮廓出现在视野里,这座亚美尼亚第二大城市正浸在正午的暖阳中。瓦尔达南特广场上,喷泉水花折射着光,游人坐着古典式的马车在广场上环行,卖花老人用沙哑的嗓音吆喝。我们在广场边的餐馆,饱餐了一顿亚美尼亚特色的午餐,刚出炉的烤饼裹着芝士与香草,满足了我们的食欲。短暂停留后,便向着首都埃里温出发,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心中满是对未知景致的期待。 久姆里城市中心广场 瓦尔达南特雕像 广场边的特色餐厅 浓郁的地方气息 埃里温共和国广场 蓝天白云下,埃里温共和国广场更显宽广宏伟。米黄色的政府大厦与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隔空对望,广场上的雕塑在光影中勾勒出明暗交错的轮廓,像一页页被岁月摩挲得泛黄的史书。这座广场始建于1926年,本是城市宏伟重建计划的一笔重彩,几十年来它曾以“列宁广场”为名,直到1991年才换回如今的称谓----那些静静矗立的建筑,无声诉说着亚美尼亚的苏联过往。鸽子在中央喷泉旁踱步,尾羽扫过湿润的石板,偶尔振翅掠过行人肩头,翅膀带起的风里,混着烤包子的麦香与喷泉的水汽,忽然觉得这座城市的脉搏,就藏在这些历史与烟火交织的细碎里。 埃里温共和国广场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 离开广场,车行向埃奇米阿津大教堂,沿途的梧桐叶在车窗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座被誉为“亚美尼亚梵蒂冈”的教堂,外墙爬满岁月摩挲的痕迹,青铜大门上雕刻的圣经故事已有些模糊,却仍透着庄严。踏入庭院,古老的石砖缝隙里钻出几株野草,与洁白的祭坛形成奇妙的呼应。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进来,在地面拼出斑斓的图案,诵经声从教堂深处传来,低沉而悠远,让人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仿佛怕惊扰了沉淀千年的信仰。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 埃里温深坑修道院 当夕阳开始西斜,我们来到埃里温深坑修道院。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下走去,岩壁的凉意渐渐漫上来。修道院嵌在山岩之中,十字架形的拱顶下,烛光摇曳,映照着壁画上褪色的圣像。站在修道院的平台上回望,落日正将天空染成金红色,阿拉拉特山的雪峰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山脚下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风声穿过岩壁的缝隙,带着远处教堂的钟声,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只剩下天地间的辽阔与宁静。 加尼神庙 最后一站来到加尼神庙,残存的廊柱在落日余晖中勾勒出优美的剪影。这座古希腊风格的神庙,虽只剩断壁残垣,却依然能想见当年的恢宏。我触摸着冰凉的石柱,指尖划过岁月留下的裂痕,仿佛能感受到两千多年前工匠们的体温。落日的光芒从柱间穿过,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与远处的城市灯火渐渐交融。 加尼神庙 踏上归途时,暮色已浓。车窗外,埃里温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这一天的旅程,从共和国广场的烟火到深坑修道院的静谧,从埃奇米阿津的信仰到览加尼的沧桑,每一处风景都像一块时光碎片,拼凑出埃里温独特的模样。而那轮落日,是串联起所有碎片的金线,让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下,都在温柔的余晖中,有了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