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会痛苦?核心在于用自己的想法定义他人——我是这么想的,就认为别人也应该这么想;我是这么看待事物的,就觉得别人也该有同样的认知。可最终总会发现,自己的看法与他人截然不同,这份“预期与现实的落差”,正是苦恼的来源。</p><p class="ql-block">其实当真正看透本质就会明白:每个人本就不一样,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看法必然存在差异,这本身并不存在冲突。我有我的观点,你有你的立场,只要我能接受你与我不一样,彼此便能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君子和而不同”。何为君子?“和”是和谐共处,“同”是完全相同,“和而不同”就是即便观点各异,也能相互尊重、成为朋友——不强迫对方认同自己,也不因为差异而产生对立。而“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与他人保持一致,实则并非真正的和谐,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趋同、委屈自己,本质是讨好、逢迎拍马、阿谀奉承。所以孔老夫子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的君子,敢于真实展现自己,也接纳他人的不同;而小人则因虚伪的迎合,始终心怀忧虑。</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老公与老婆不同,每个孩子也各有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性格底色,有独特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对学习、工作、兴趣爱好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正是这份独一无二,才构成了世界的丰富与鲜活。接纳彼此的不同,放下“必须一致”的执念,痛苦自然会随之消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