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婆婆一生养育了四个子女,待他们成家立业后,又迎来八个孙儿孙女,从此开启了一段绵延数十载的温情岁月。她心地善良,性情温厚,退休后便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八个孩子身上。大女婿是军人,常年戍守边疆,难以顾家。于是,大外孙女刚满十八个月便从呼市来到婆婆身边,由她一手带大。七十年代生活清苦,城区附近只有一家雪糕店,为了一块小小的雪糕,婆婆常常天未亮就去排队等候。外公出差归来,总不忘给孩子捎些小点心;一次归家太晚,未能买到,婆婆不忍见孩子失望,灵机一动,悄悄将厨房里蒸熟的地瓜放进外公的公文包。孩子翻包时惊喜地叫道:“今天咱们家也做地瓜啦!”那纯真的笑声,如春阳洒落屋中,温暖了每一个角落。而大外孙女也格外懂事,四岁那年,婆婆突感不适,她竟独自翻出电话本,哭着拨通三姨妈的办公室电话:“快回来吧,外婆病了!”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牵挂。婆孙情深,早已超越血缘,化作心底最柔软的依恋。</p> <p class="ql-block">转眼间,孩子们到了上学年纪。婆婆家离学校最近,她便主动担起为孙儿们准备午饭的重任,成了家中最勤劳的“炊事员”。清晨阳光洒进小院,她系上那条洗得泛白却洁净如新的围裙,在厨房里来回穿梭。锅碗瓢盆叮当作响,仿佛奏响一曲生活的温情乐章。不一会儿,油条的酥香、小米粥的醇香、炒菜的浓香便弥漫整个屋子,勾引着归家孩子的脚步。中午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便像归巢的小鸟般陆续跑回。大外孙女已学会帮婆婆摆碗筷,动作虽显稚嫩,却透着认真与体贴;二外孙女则像个小尾巴,紧跟着婆婆转来转去,眼巴巴地望着锅里,奶声奶气地问:“婆婆,什么时候能吃呀?”婆婆笑着轻抚她的发:“小馋猫,马上就好。”餐桌上,孩子围坐一圈,热闹非凡。最小的八外孙最调皮,总第一个伸筷子,在菜碗里翻找最大那块肉。哥哥姐姐们不恼反笑:“小八,又在‘寻宝’啦!”四外孙女性子文静,吃饭慢条斯理,婆婆总会悄悄夹她最爱吃的菜,再轻轻盖上一层饭,生怕别人看见。而四外孙女也会偷偷对婆婆眨眨眼,两人相视一笑,那是只属于她们的默契与温情。婆婆看着孩子们大口吃饭,脸上笑意不断:“你们吃得香,婆婆就开心。快快长高,将来像小燕子一样,飞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每逢周末,婆婆家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早早赶来,一进门就扬声喊道:“婆婆,我们回来啦!”婆婆迎上前,一一拥入怀中,那怀抱如春风般温暖。大家齐心协力准备晚餐:大外孙女和二外孙女在水盆边洗菜,嬉笑打闹间水花四溅;三孙子和七外孙子抢着去院子里生火,添柴扇风,忙得满脸黑灰,活像两只小花猫。婆婆站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还不忘叮嘱:“小心火,别烫着。”晚餐丰盛热闹,红烧肉油亮诱人,糖醋排骨酸甜可口,清蒸鱼鲜嫩无比,还有孩子们最爱的炸薯条。饭桌上,大家分享着一周的趣事:老大绘声绘色讲起学校文艺演出,还现场唱起学的歌,清脆歌声回荡屋中;老二即兴起舞,动作轻盈;老三朗诵古诗,字正腔圆;老四拉起手风琴,旋律悠扬;老五打起腰鼓,节奏欢快;老六吹起口琴,音符跳跃;老七打起跆拳道,虎虎生风,赢得满堂喝彩。小八也不甘示弱,模仿卡通人物,滑稽动作惹得全家捧腹大笑。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婆婆坐在摇椅上,静静望着这群活泼的身影,月光如纱,轻轻笼罩小院。那一刻,时光仿佛静止,唯有幸福在流淌。</p> <p class="ql-block">傍晚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回到婆婆家,等待父母下班来接。这时,婆婆又化身“家庭教师”,坐在一旁静静陪伴他们写作业。她戴上老花镜,目光温和地扫过每一页作业本。遇到难题,孩子们总会第一个找婆婆。三孙子皱着眉头,拿着数学题凑上前:“婆婆,这道题我不会。”婆婆接过本子,仔细审题,用铅笔在纸上画图讲解,语言浅显易懂。见孙子仍一脸迷茫,她便换一种方式,反复引导,直到他眼睛一亮:“婆婆,我懂了!”那一刻,婆婆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四外孙女写作文时陷入瓶颈,咬着笔头发愁。婆婆轻轻坐下,柔声问:“宝贝,你想写什么?”“我想写我的梦想。”婆婆点点头,鼓励她讲述,并耐心帮她梳理思路、润色语句。在婆婆的悉心指导下,四外孙女的作文越写越好,中考时语文成绩位列地区第一名。那张成绩单,不仅是孩子的荣耀,更是婆婆默默付出的见证。写完作业,婆婆又给这些孩子们讲故事,总是那么有爱心,声音轻柔,像春风拂过心田。</p> <p class="ql-block">冬去春来,孩子们渐渐长大,步入高中。每逢周日,他们仍迫不及待地回到婆婆身边。后来,他们陆续考上大学,如婆婆所愿,像一群小燕子,振翅飞向远方。可无论走得多远,每逢寒暑假,八双脚步总会不约而同地回到这个小院。清晨,婆婆带着孩子们去公园散步。他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鹿,蹦跳着摘野花、追蝴蝶,婆婆在后面轻声提醒:“慢点跑,别摔着。”回家后,她便拿出彩纸和剪刀,教孩子们折纸飞机、纸船。老三孙子折的纸飞机飞得最远,他得意地在院子里奔跑,和其他孩子比赛,笑声洒满小院。夜晚,全家人围坐在客厅看电视,婆婆早早备好水果零食。孩子们边吃边看,时而大笑,时而惊叹。看到感人处,四外孙女会依偎进婆婆怀里,婆婆轻轻拍着她的背,低声安慰。这方小小院落,承载了无数温馨时光。那些画面,如星辰般镶嵌在记忆深处,成为他们一生最珍贵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八个孩子都已成长为婆婆的骄傲,散落在祖国各地,各自绽放光芒。他们中有警察、医生、教师、工程师、军人、公务员……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珍藏着那个小院的烟火气与婆婆的笑容。婆婆常说:“我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有这八个好孙儿。”这份亲情,历经岁月沉淀,如陈年佳酿,愈久愈香,温暖着每一个离家游子的心。每当夜深人静,他们总会想起那盏为他们留着的灯,那碗热腾腾的饭菜,和那一声声温柔的“慢点吃”。</p> <p class="ql-block">当八个孙儿事业有成、娶妻生子之时,婆婆已年过八旬。病魔最终带走了这位慈爱的老人,但她从未真正离开。孙儿们永远铭记她那双布满皱纹却无比温暖的手,记得她灶台前的身影、灯下辅导作业的侧脸、摇椅上含笑凝望的目光。他们将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婆婆,愿她在天国安息,无病无痛,幸福安康。而他们也相信,婆婆的爱从未消散——它藏在每一次归家的脚步里,融在每一声“婆婆,我想你了”的低语中,化作春风,年年归来,轻轻拂过那扇熟悉的小院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