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城记(9)瓦伦西亚

老城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瓦伦西亚,位于地中海巴伦西亚湾畔,图里亚河入海口处。城市规模仅次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6月2日中午,领队带着我们13位游客,乘大巴离开格拉纳达,一路驶往东北方向。</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8年,瓦伦西亚初建,相当于古代中国西汉的汉武帝时期,曾是罗马时代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中世纪时期,瓦伦西亚先后经历西哥特王朝、摩尔人统治,1238年被基督徒收复,15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格拉纳达到瓦伦西亚460公里,是我们西葡行程中最长的一段车程。在服务区解决午餐后,继续行车3小时,午后到达瓦伦西亚。不巧,遭遇了略逊北京的严重堵车。</p> <p class="ql-block">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瓦伦西亚,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老城区历史中心、林荫步道、艺术城和海洋馆、码头海滩等多个区域,整座城市看起来真漂亮!</p> <p class="ql-block">尽管在瓦伦西亚停留时间有限,我们还是依次观览了塞拉诺斯塔、瓦伦西亚议会宫、瓦伦西亚大教堂和圣尼古拉斯、圣女教堂,以及圣女广场喷泉等古建名胜!</p> <p class="ql-block">塞拉诺斯门,属于瓦伦西亚古城墙的一部分,始建于14世纪末,曾是城市重要的防御工事,还一度被用作贵族监狱,是西班牙哥特式军事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塞拉诺塔可以登顶,俯瞰古城与现代建筑交织的城市景观。自从我这双老腿超过70岁高龄,就不再攀爬欧洲那些教堂和钟楼了,少了些许登高远眺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外观了一下瓦伦西亚议会宫,这里是自治区议会所在地,位于历史中心的圣洛索伦广场,始建于15世纪,具有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最初是博尔哈家族,即波吉亚家族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教皇利奥十三世喷泉雕像,半身像下方是带有精美装饰的喷泉结构,金色的人面装饰颇具特色。周围绿树环绕、建筑典雅,是瓦伦西亚纪念这位教皇、展现城市历史文化与艺术风貌的一处景观。</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见位于诺维洛斯街附近的瓦伦西亚圣尼古拉斯教堂尖顶,这座建造年代可追溯到1242年的教堂,被誉为“瓦伦西亚的西斯廷教堂”,是瓦伦西亚最古老的基督教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有超过1900平方米的宗教壁画,是由西班牙艺术大师安东尼奥·帕洛米诺总体设计、他的弟子迪翁尼斯·维达尔等在1690-1693年绘制完成的。经过多次修缮维护,这些叙事性的巴洛克风格壁画,依然精美绝伦,艺术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参观包含“圣尼古拉之光”的内饰和壁画,老年票优惠10欧元左右,但关键是即使买票,也没时间细看啊!无缘一见的壁画到底有多美?请看网图:画作描绘了圣尼古拉的生平与奇迹,这也是圣诞老人传说的起源;还讲述了圣彼得殉道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前往圣女广场,经过瓦伦西亚老城区的核心地带。造型多样的楼宇,宽窄不一的街道,复古风格的路灯,呈现出历史与现代融合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圣女广场,建在老城区罗马神殿遗址上。周边建筑密集,如图:自左而右依次为圣女教堂、瓦伦西亚大教堂和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宫,中间为图里亚河河神雕塑。</p> <p class="ql-block">广场及周边一带,是瓦伦西亚城市的发源地。以下图组,均拍摄于广场附近。逗留在老城区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和游伴都在这里流连,特别注意到,中国游客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从图里亚河河神喷泉雕塑的背景可见,河神身后一左一右、近在咫尺的圣女教堂和瓦伦西亚大教堂,都是瓦伦西亚最为恢宏而有特色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喷泉中央半躺半坐着图里亚河神,八位姿态各异的仙女环绕四周,清水从她们手中或身边的水罐中源源不断地涌出,象征着通往图里亚河的八条支流和瓦伦西亚的灌溉渠道。</p> <p class="ql-block">商铺、餐厅和咖啡馆云集的圣女广场,也是瓦伦西亚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每年3月,世界非遗项目“法雅节”都在这里举行,并以向圣母献花的盛大场面作为终极仪式。</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由“雪里红”大理石铺就的地面,光洁平滑。阳光好的时候,像镜面一样,可以照出游客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圣女教堂,图片左侧,即无援圣母教堂或称孤独圣母教堂,建于1652至1667年,为巴洛克风格,粉色外墙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部最醒目的特征,是带有尖塔的圆形穹顶。内部主祭坛,供奉着瓦伦西亚当地守护神无援圣母像。</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是瓦伦西亚17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大门上的浮雕纹章,曲线形檐口等细节,都体现了巴洛克元素的华美与灵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以椭圆形空间加穹顶壁画为核心的设计,采用红大理石柱、镀金装饰与白色墙面的搭配,奢华繁复的祭坛陈设,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p> <p class="ql-block">圆形穹顶上色彩艳丽的壁画,绘制者与设计圣尼古拉大教堂的是同一位画家,安东尼奥·帕洛米诺。欣赏到这些创作于1701年、内容围绕“无援圣母”的宗教叙事壁画,弥补了我没有进入圣尼古拉大教堂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262年的瓦伦西亚大教堂,是天主教瓦伦西亚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建筑风格以哥特式为主,融合了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元素,内部藏有据说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过的圣杯。 </p> <p class="ql-block">与圣母教堂比邻的圣卡特琳娜门,是瓦伦西亚大教堂的代表入口之一。独特的圆形建筑结构,由旧礼拜堂遗址改造而成的观景廊,雕刻精美。不过,目前此门呈关闭状态。</p> <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大教堂的参观入口处及著名的米格莱特钟楼,则位于广场西侧。钟楼高51米,可登顶眺望市容,是瓦伦西亚的地标之一。圣女与瓦伦西亚两座教堂之间,据说有拱门式通道相连。</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砖石结构的拱顶,深色砖砌墙面,是瓦伦西亚大教堂罗马式-哥特式混合风格的典型特征。柳叶式花窗,装饰绘画,管风琴以及墙面上的拉丁铭文,呈现着瓦伦西亚大教堂内部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大教堂中有多座附属礼拜堂,看过几处,却记不住细节。幸有图片,加持记忆。由图可见,哥特式多层交叉肋架拱顶和镀金多联屏巴洛克祭坛,呈现出丰富的“混搭”风格。</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木雕哥特式祭坛,是瓦伦西亚大教堂的标志性装饰之一。以奢繁的尖拱、浮雕和镀金装饰为主,墙面的深色砖石砌法,均为中世纪艺术遗存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圣杯礼拜堂中的圣米迦勒祭坛画,16世纪初,由瓦伦西亚画家文森特·马西普创作,十几幅画面巧妙组合,线条清晰,色彩鲜艳。</p> <p class="ql-block">手持经卷的圣像。背景可见拱顶肋架,花窗和砖墙。这类宗教绘画,主要悬挂于教堂的附属礼拜堂或石砌墙面区域。</p> <p class="ql-block">以“哀悼基督”为主题的馆藏艺术品之一。瓦伦西亚大教堂收藏了多幅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宗教题材绘画,这是典型的宗教艺术装饰类型。</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还有一座始建于14世纪的圣若望教堂,位于历史中心附近,是一座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整理图片时,发现没有拍到它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在欧洲古城小镇旅行,即便跟团,也经常有自由行动时间,最愉快的事,莫过于漫步街头,没有目标,没有预设,没有期许,走哪儿算哪儿,不断与惊喜撞个满怀!</p> <p class="ql-block">寂寞的演奏者,身边两名儿童,是他的儿子,还是小听众?没有游客围观,孩子们显得心不在焉。但这画面,在我看来颇为温馨。</p> <p class="ql-block">偶尔在街道的牌匾或门楣上看到中文,多半是餐馆。而我们在西班牙期间,极少光顾中餐厅,因为与欧洲有些国家不同,西班牙美食丰富,好像很对国人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有着非凡历史的瓦伦西亚,除了法雅节,还拥有丝绸交易所,以及拥有千年历史、并已列为世遗的“水法庭”司法活动等传统文化项目。图为洁静美观的市区一景。</p> <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有活力的城市。图为市区的一座现代公寓楼,左侧金属雕塑,是瓦伦西亚城市艺术景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现代化的瓦伦西亚,最亮眼的就是艺术科学城,却是我们没能去到的地方。图为阿尔博特桥,科学城周边的现代桥梁之一,横跨图里亚河改造后的河床公园。车观扫拍,也算与瓦伦西亚新城,有了一面之交!</p> <p class="ql-block">作为西班牙的工业重镇,同时也是第二大港口,瓦伦西亚常年阳光普照,是西班牙海鲜饭的发源地,还有传统鲜鱼、海鲜炖菜、西班牙杏仁露等特色餐饮。夜宿塔蒂卡酒店,颇感舒适。在瓦伦西亚度过的时光,短暂而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