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为扎实推进《永泰陈氏》的编纂工作,获取详实准确的陈氏源流资料,2025 年 11 月 8 - 9 日,永泰陈氏理事会秘书组陈安民、陈兴云、陈致双、陈智森四人,在常务副会长陈赐云的带领下,第三次前往梧桐镇开展深入细致的资料采集工作。</b></p> <p class="ql-block"><b>首日探寻:盘洋村的历史印记</b></p><p class="ql-block"><b> 11 月 8 日,采集小组一行深入盘洋村,实地走访了圣母殿、元帅殿、泰山府、玉屏庄以及陈氏祠堂等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场所,并与当地村民围炉而坐,展开亲切而深入的交流。</b></p> <p class="ql-block"><b> 盘洋村地处梧桐镇南部,属于半高山行政村。此地四面环山,涧水潺潺朝西流淌,自然形成一处高山小盘地,因其地形宛如 “盘” 状而得名。作为永泰县久负盛名的油茶村,盘洋村的油茶产业蓬勃兴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b></p> <p class="ql-block"><b> 据详尽的资料记载与村民的口口相传,盘洋陈氏始祖翫公乃干郎公第六子,早在九百多年前,便从闽清小溪源迁居至此。岁月悠悠,陈氏家族在此地开枝散叶,至今已传承 42 代。目前,盘洋村陈氏家族共有 577 户,人口达 2963 人,其中迁出 9 户,共 38 人。其行第字辈为 “文良元应一乔廷孔善邦永立志家政国兴业诚正铭忠孝宗轩则昌盛”,清晰地展现了家族传承的脉络。值得一提的是,盘富村始祖维苞、邦紫、邦赐、霄公、晏麦于 1656 年从盘洋迁至盘富开基创业,如今已传 19 代,共有 124 户,698 人。这一分支的发展,同样为永泰陈氏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p> <p class="ql-block"><b>次日走访:椿阳村与春光村的往昔今情</b></p><p class="ql-block"><b> 11 月 9 日,采集小组马不停蹄,继续走访梧桐镇历史底蕴深厚的椿阳村。庆丰庄,这座见证了陈氏家族发展变迁的古老建筑,承载着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明永乐十五年,陈氏始祖自龙岩迁至大洋利洋牛角湾(今麟阳村),而后邦芹公的三子乾宗、乾受、乾用迁到梧桐坂中,在此落地生根。如今,椿阳村陈氏已传 22 代,现有 97 户、478 人。清乾隆年间,第七世陈世研兄弟五人迁至赤锡乡玉锡村,其后代已繁衍至 200 多人。</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椿阳村,采集小组来到位于梧桐镇下游大樟溪畔的春光村。在春光村,有一座别具意义的慈感宫。这座宫庙的建造,背后蕴含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刻体现了陈氏族人感恩图报的高尚品德。陈氏族人对瑞云长老的救命之恩铭记于心,为表感激之情,不仅在宗祠内精心塑造了瑞云长老的神像以供供奉,还依照瑞云寺的建筑格式,在村内用心建造了慈感宫,并在宫内供奉百家佛像。慈感宫不仅是陈氏族人宗教信仰的寄托之地,更是陈氏宗族感恩精神的生动象征与物质载体。</b></p><p class="ql-block"><b> 目前,春光村现有陈氏 289 户,1240 人,而迁往椿阳的陈氏族人现有 1021 户,3486人。这些详实的数据,进一步丰富了永泰陈氏家族迁徙与发展的历史脉络。</b></p> <p class="ql-block"><b> 此次下乡采集工作,成果丰硕,为《永泰陈氏》的编纂提供了丰富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永泰陈氏的历史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陈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采集小组将全身心投入资料整理和编纂工作,确保《永泰陈氏》以高质量的面貌呈现于世,为永泰陈氏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