铧尖子小学“德润学科 智融思政”跨学科融合教学主题公开课教研活动

白瓜瓜

<p class="ql-block">  铧尖子小学“德润学科 智融思政”跨学科融合教学主题公开课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探索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我校开展了“德润学科 智融思政”跨学科融合公开课活动。各年级教师立足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呈现了一场场兼具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精彩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一、课堂展示:学科特色与思政元素的精彩融合 </p><p class="ql-block"> (一)王淼四年级语文《麻雀》</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以《麻雀》一课为载体,聚焦“母爱与勇气”的主题。在讲解课文时,不仅引导学生梳理“起因、经过、结果”的叙事脉络,还通过对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崽情节的剖析,让学生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韧性,将情感教育自然融入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了语言能力培养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二)刘文徽三年级英语《Lost and Found》</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的英语课以“失物招领”为情境,在教授“Whose pen is this?”等句型时,融入“诚信”与“乐于助人”的思政元素。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在练习英语表达的同时,理解了拾金不昧的美德,让语言学习与品德养成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三)王爱宁三年级数学《里程表》</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结合“安多到那曲的里程计算”,将数学中的减法运算与地理常识、实际生活需求结合。在解决“路程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同时渗透“严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让数学学科的逻辑理性与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相融合。</p> <p class="ql-block">(四)何志蕾二年级语文《日月潭》</p> <p class="ql-block">  何老师以《日月潭》的风光描写为切入点,从“地理位置、名字由来、风光秀丽”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在指导学生诵读“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的语句时,不仅训练了朗读技巧,更让学生在领略祖国宝岛美景的过程中,萌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实现语文审美教育与家国情怀培养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五)郭红一年级《升国旗》</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的课充满仪式感,通过观看升旗视频、讲解国旗知识,让一年级学生直观感受国旗的庄严。在“唱国歌、敬队礼”的模拟活动中,学生初步建立了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将爱国主义种子悄然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中,体现了低年级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与浸润性。</p><p class="ql-block"> (六)钱正运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  钱老师在教学“数方格法、平移重合法”比较图形面积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与探究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掌握数学方法的同时,体会到“合作共赢、严谨求证”的学习态度,实现了数学思维训练与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二、评课环节:多维视角下的亮点与建议</p><p class="ql-block">参与评课的教师从“学科目标达成、思政元素融入、学生活动设计”等维度展开研讨:</p><p class="ql-block"> 亮点:</p><p class="ql-block">各课均能立足学科本质,将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如语文课堂的人文熏陶、英语课堂的品德渗透、数学课堂的思维与应用结合等,体现了“智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同时,教师们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情境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建议:</p><p class="ql-block">部分课堂可进一步强化学科间的联动性,探索更深度的跨学科融合;思政元素的融入可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需在活动设计与语言表达上更具针对性,以提升思政教育的精准度。</p> <p class="ql-block">  三、活动总结:以融合之智,育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本次“德润学科 智融思政”跨学科融合公开课活动,是我校在“五育并举”育人目标下的一次积极探索。各学科教师以课堂为阵地,打破学科壁垒,既扎实落实了学科知识目标,又有效渗透了思政教育,为学生构建了“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成长路径。</p><p class="ql-block">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系统地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养兼具学科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稿: 曹 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责编:孙英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 侯 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