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之旅(6)走进哥德堡

水木年华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今天去往挪威奥斯陆途中,我来到了瑞典哥德堡,这座被海风轻抚的北欧明珠,正以它独有的宁静与优雅,向我展开一幅清新的城市画卷。哥德堡市是瑞典第二大城市,西哥特兰省首府,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第一大海港,港口终年不冻。素有瑞典“西部窗口”之称。该市也是世界最大的纸浆、新闻纸交易中心之一,是瑞典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哥德堡,这座坐落于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首都中心的瑞典西海岸城市,自建城以来已历经398年的风雨,城区面积450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按照行程今天我来到哥德堡体验了这里独特的风情,下面就随我的美篇走进哥德堡……</p> <p class="ql-block">  北欧历史上的海上强国瑞典,与中国之间曾有着深厚的海上贸易渊源。作为航海事业的摇篮,孕育了瑞典人的造船与航海传统。在瑞典,古老的大帆船不仅承载着军事与贸易的历史,更是瑞典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象征。他们深爱着这些古船,仿佛每一艘都诉说着一段传奇。</p> <p class="ql-block">  哥德堡歌剧院临海而建,它建于1994年,型状模仿海盗船的外形。</p> <p class="ql-block">  作为北欧重要文化中心,哥德堡市常将《哥德堡变奏曲》作为其文化名片之一,通过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活动强化这种“名称共鸣”</p> <p class="ql-block">  中间这幢红顶大楼俗称“口红大厦”也是哥德堡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蓝白相间的渡轮静静停靠在石砖码头边,像一位老友准时赴约。我站在岸边,看它与远处帆船的桅杆一同剪影在微光里,城市轮廓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这里没有喧嚣的汽笛,只有风掠过水面的轻响,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哥德堡的港口,不只是货物的中转站,更像是城市呼吸的节奏——平稳、从容,带着海风的咸味与生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哥德堡号”是大航海时代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传奇商船,曾三次远航至中国广州。1743年3月是它第三次启航,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满载而归,船上装载着约700吨的中国物品,估值约2.7亿瑞典银币,其中包括茶叶、瓷器、丝绸、珍珠等。然而,就在同年的9月12日,在离哥德堡港仅900米的海面上,“哥德堡号”触礁沉没。1995年,瑞典人重建了这艘“哥德堡号仿古船”,并于2005年沿着当年的航线,从哥德堡出发,历经西班牙、巴西、南非、澳大利亚、印尼,最终回到广州,然后前往上海、香港,途经新加坡等地,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航行。</p> <p class="ql-block">  码头上,帆船与游艇密密排列,桅杆如林,指向灰蓝的天空。云层厚重,却压不住这片水域的生机。它们整齐停泊,像是等待被唤醒的记忆。我沿着栈道缓步前行,脚下木板轻响,远处山丘的轮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没有惊涛骇浪,却有一种静谧的壮阔——每艘船都曾远航,而此刻,它们只是安静地停靠,像归家的人。</p> <p class="ql-block">  木质栈道旁,白色栏杆映着天光,几位行人缓步走过。有人背着包,有人驻足拍照,绿外套的身影在风中显得格外鲜明。背景里,洁白的帆船静静停泊,桅杆直指天空,而现代化的建筑群在远处静静守望。那栋顶上有红色装饰的楼宇,像一枚醒目的书签,夹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下之间。这里既是港口,也是生活——船只与行人共存,过去与现在交织。</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在码头,几艘军舰船在晴空下格外耀眼,桅杆高耸入云。近处,小型游艇上“RENT A BOAT”的字样清晰可见,仿佛在轻声邀请:来吧,自己掌舵,驶向海天之间。我站在岸边,看人们在快艇边谈笑,远处起重机缓缓移动,工业的脉搏与旅游的活力在此交融。哥德堡的港口,不只是贸易的枢纽,更是生活的舞台——有人忙碌,有人闲游,而海,始终温柔地托起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处望去,港口全景尽收眼底。湛蓝的天空下,云朵轻盈,水面如镜,倒映着帆船、游艇与远处的建筑群。那栋顶上有红色装饰的高楼,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像一幅画中的点睛之笔。起重机静静伫立,提醒着这里仍是繁忙的工业港口,但此刻,一切都显得如此有序、开阔。水波不兴,城市在光影中沉静呼吸,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北欧水彩。</p> <p class="ql-block">  “Wera”号停泊在码头边,深蓝的船身沉稳而典雅,白色甲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水面平静,将它的倒影完整地捧在怀中。背景里,现代建筑与天空相接,几朵白云悠然飘过。我站在不远处,看一位老人坐在长椅上读报,风吹起他的衣角,也吹动船上的旗帜。这一刻,港口不只是船只的归处,也是人的栖息地——安静、安稳,像一首未写完的诗。</p> <p class="ql-block">  在城区北部的旧码头,那艘名为“维京号”的白色巨帆船静静伫立,108米的身躯横跨百年光阴。1906年下水的它,如今不再乘风破浪,而是化作一座漂浮的宾馆与餐厅,四根高耸的桅杆依旧挺立,像在向过往的航海时代致敬。我走近时,彩色旗帜在风中轻扬,阳光洒在甲板上,仿佛能听见百年前水手的低语。它不再远航,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讲述着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有轨电车停在石砖轨道上,蓝白相间的车身与身后那座红饰拱窗的建筑相映成趣。天空中电线交错,像是城市的五线谱,而电车,是其中跳动的音符。我坐上车,看窗外老建筑缓缓后退,行人三三两两走过,仿佛进入了一部北欧小镇的日常电影。没有急促的节奏,只有石板路与老房子诉说的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  红砖建筑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复杂的屋顶与尖顶勾勒出欧式风情。门前的草坪上,几棵树披着金黄与绿交织的叶子,落叶静静铺在小径上。我走过时,脚步轻缓,怕惊扰了这份宁静。街道干净,路灯与交通标志整齐排列,像一幅精心构图的明信片——但这里不是景点,而是真实生活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小径蜿蜒在公园深处,两旁树木金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落叶铺满地面,踩上去有细微的沙沙声。我放慢脚步,看远处的人影在树影间穿行,仿佛整个城市都在这一刻深呼吸。秋天的哥德堡,不喧哗,不张扬,却用色彩与光影,悄悄打动每一个路过的人。</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橙黄,云层柔软如絮。远处的树木与草地在余晖中静默,仿佛整个城市都屏住了呼吸。我坐在河边长椅上,看水面泛起金光,帆船的剪影缓缓晃动。这一刻,哥德堡像一首温柔的诗,不疾不徐,将北欧的宁静,一寸寸铺展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现代化的玻璃大楼前,汽车与蓝色共享单车整齐停放,一位行人匆匆走过,身影被阳光拉长。建筑外墙映着蓝天,像一面镜子,照见城市的现在。我站在对面,看风吹动旗帜,看电车驶过街道,看人们在咖啡馆外谈笑。这里没有古老的故事,却有鲜活的日常——哥德堡的现代,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流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拍摄制作:水木年华</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拍摄场景:瑞典哥德堡</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期待北欧之旅(7)走进挪威奥斯陆</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