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玉非玉胜似玉的东方瓷魂

张柏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如凝脂,润若琼琚,触之如酥,观之若云”,这是古人对德化白瓷的盛赞。窑火初燃时,谁也未曾料想,这方取自大地的素土,竟能在千度烈焰中蜕变为超越玉石的精灵。作为世界陶瓷史上的璀璨明珠,德化白瓷以“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特质独树一帜。它并非简单模仿玉石形态,而是从质感、功能到文化维度,实现了对玉石的致敬与超越,成为材质美学与人文智慧结合的典范。成为兼具物质质感与文化精神的艺术瑰宝。它既复刻了玉石的温润纯净,又以陶瓷的独特属性超越玉石,在千年窑火中淬炼出独属于东方的审美境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化白瓷从视觉上,其“白”——不是刺眼的纯白,而是莹润、柔和的“象牙白”、“猪油白”。具有温润感,如羊脂般的内蕴光泽。从触觉上:指尖的触感——光滑细腻,有微微的清凉,但很快与体温交融,带来一种亲和感,不同于玉的“冷峻”。从听觉上:轻叩瓷器,其声清悠扬,与玉石之声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化白瓷的“似玉”,根植于天然原料与精湛工艺的双重加持。其核心在于德化本土瓷土“低铁高钾”的独特成分:氧化铁含量不足0.1%,让瓷胎烧制后纯净无杂,如和田玉般澄澈;氧化钾含量超6%,搭配1300℃高温烧制,使瓷胎玻璃相占比达60%以上,兼具玉石的透光度与细腻感。更关键的是釉层中的钙长石晶体,通过漫反射削弱瓷器的冷硬光泽,形成“猪油白”、“象牙白”的温润质感,触之如脂、观之若云,完美复刻了玉石“温润而泽”的核心特质。明清时期的“釉下暗花”技法更添神韵——纹饰隐于釉下,光线流转时若隐若现,恰似玉石中天然的纹理,让“似玉”从视觉延伸至意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说“似玉”是德化白瓷对自然之美的追随,那么“胜玉”便是它对材质局限的突破,在实用与艺术维度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从实用价值来看,由于玉石的坚硬与脆性使其加工难度极高,多被制成佩饰、摆件等小件器物,且难以融入日常场景;而德化白瓷兼具可塑性与稳定性,工匠可将其拉坯成薄如纸的茶杯、塑造成形态繁复的观音像,甚至制成高达数尺的陈设器。用德化白瓷茶具泡茶,瓷壁不吸茶香、不泄茶温,能最大程度保留茶汤本味,寻常百姓也可在茶桌里触摸“玉质感”;而玉石茶具不仅造价高昂,更易因温差破裂,难以承载“柴米油盐”的生活烟火。在艺术表达上,玉石创作多依赖原料的天然形态,工匠需“因材施艺”,创作空间受限于自然;德化白瓷却能让工匠自由发挥——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塑造的观音像,以白瓷为骨,衣纹如流水般飘逸,面部温润如羊脂玉,却比玉石更能展现衣袂的轻盈、神情的慈悲,将“东方美神”的温婉与庄严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主动创作”的特性,让德化白瓷超越了玉石的“自然之美”,成为传递人文情感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深远的“胜玉”,玉代表天赐的品德,而德化白瓷凝聚了匠人的灵魂与情感。每一道线条都蕴含着匠人对佛性的理解、对人间悲悯的刻画,这是有温度的美。在中国文化中,玉长期都是“君子”、“权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寻常百姓根本难以拥有;德化白瓷打破了玉石的“贵族属性”,让温润之美走进寻常生活,成为大众可触及的文化符号,成为大众可触及的生活美学。完美融合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艺术。而德化白瓷自明代起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无论是欧洲贵族餐桌上的餐具,还是东南亚寺庙中的瓷塑佛像,亦或是中国民间的嫁妆瓷,都让“似玉”的美感融入不同场景。它不必如玉石般被珍藏于锦盒,可置于案头插花、用于席间盛酒,在日常使用中传递“温润、纯净”的东方审美,这种“雅俗共赏”的特质,让德化白瓷比玉石更能承载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德化瓷塑,特别是人物造像,所追求的不仅是形似,更是神似。那静谧慈悲的神态、流畅飘逸的线条,营造出一种“空灵静穆”的意境,在艺术感染力上实现了对某些玉器的超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窑火不熄,素土在烈焰中一次次重生。瓷以玉为镜,却走出了更广阔的天地:它有玉的温润,更有火的炽烈;有玉的纯净,更有文的厚重;有玉的雅致,更有生活的鲜活。这便是东方瓷魂——似玉非玉,却在时光的淬炼中,成为比玉更动人的文明符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化白瓷以瓷为骨、以玉为魂,在“似玉”中延续东方审美传统,在“胜玉”中突破材质局限。德化白瓷的“似玉非玉胜似玉”,是对玉石美学的深度解构与重构。它以“似玉”延续东方传统审美,用“胜玉”突破材质与文化的边界,最终以陶瓷之名,将“温润之美”从稀缺的玉石符号,转化为有温度、可感知的生活艺术,成为中国陶瓷献给世界的独特美学答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