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旅行?</p><p class="ql-block">在座的许多人都热爱旅行。也许,你向往过欧洲的浪漫,好奇过中东的神秘,沉醉于东南亚的阳光。即便你尚未曾远行,或许,你也曾在北京触摸过长城的厚重,在海南聆听过大海的呼吸,甚至,就在玄武湖畔漫步,龙王山巅远眺。</p><p class="ql-block">而我,是幸运的。我的足迹,遍及了世界七大洲,走过了70多个国家。</p><p class="ql-block">常有人问我:“你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是要凑够100个国家吗?”</p><p class="ql-block">我常开玩笑说:不,我的目标是至少120个。</p> <p class="ql-block">但今天,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答案:对我而言,旅行,从来不是地图上的打卡,更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它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内在修行,是一场自愿奔赴的、关于生命与世界的启蒙教育。</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想分享三个话题:第一,旅行如何拓展我的“视野”;第二,旅行如何锤炼我的“内心”;第三,旅行最终如何重塑我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一、拓展视野:走出熟悉的“牢笼”,看见世界的无数种可能</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牢笼”里。它由熟悉的文化、教育和思维模式构成,舒适,却也局限。</p><p class="ql-block">而旅行,就是打破这个牢笼最有力的那把锤子。</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我学会了“物哀”之美——欣赏樱花刹那的绚烂与凋零。我忽然懂了,为何李商隐会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不一定是永恒,也可以是瞬间的感动。正因如此,我爱上摄影,渴望将每一个美的瞬间,凝固在时间的长河里。</p> <p class="ql-block">在亚马逊雨林,我与原始部落共处。他们没有现代科技,却拥有我们早已遗忘的、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他们让我相信:人类的文明,不止一种形态;幸福,也不止一种答案。就像亚洲山间的佛国不丹,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却成为世界幸福感最强的国度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欧洲的花园里,我见过两位老人,用一个下午,只品一杯咖啡,读一本书。那种对时间的“奢侈”,恰恰是对生命最深的尊重。这让我反思:我们拼命追求的“效率”,是否正让我们失去生活本应有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而在南极——这片地球最后的净土。当我站在无尽的白色大陆上,耳边只有风声与冰裂的轰鸣,企鹅在身旁蹒跚。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渺小。人类社会的一切纷争、个人的荣辱得失,在这片亘古的冰雪面前,都轻若微尘。</p> <p class="ql-block">这种“渺小感”,不是自卑,而是一种解脱。它让我获得了观察世界的,宏大视角。</p><p class="ql-block">所以,旅行给我的第一份礼物,是 “视角的谦卑” 。它让我明白,我们所以为的“世界”,只是万千图景中的一个片段;我们所坚信的“真理”,也可能只是井口的那一片天空。</p> <p class="ql-block">二、内心:在不可预测的困境中,锻造从容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然而,旅行不总是诗和远方,它更是现实的练兵场。真正改变我的,恰恰是那些计划之外的“意外”。</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经历过航班延误、取消。我第一次去东非,计划了半年,出发当天航班取消,整个行程缩水。焦虑是本能。但你会发现,当没有退路时,潜能就会被激发。我学会了放下执念,接受现实,不为无法改变的事伤神。</p> <p class="ql-block">在格陵兰,我的行李遗失,所有御寒装备都得重买。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无数善意:帮我联系航司的工作人员,带我去买衣服的酒店服务员……</p> <p class="ql-block">这些经历一次次地告诉我:世界的本质,就是“无常”。计划,就是用来被改变的。正如我们的人生,疾病、失业、离别,也总是不期而至。</p><p class="ql-block">旅行教会我的,不是规避“无常”,而是与它共舞。正因为凡事准备Plan B,甚至Plan C,它给了我一种 “处变不惊的底气” 。当生活中再遇困难,我心底会有一个声音:“没关系,你在世界的角落面对过更糟的情况,你都走了过来。这次,也一样!”</p><p class="ql-block">这种信心,无法从书本获得,也无法在安稳中习得。它必须在你亲自跳进生活的漩涡,挣扎、扑腾,最后自己游上岸的那一刻,才能深深地,刻进你的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三、人生态度:从漂泊的游客,到宽容的世界公民</p> <p class="ql-block">那么,当经历了视野的拓展与内心的锤炼,这一切最终指向何方?</p><p class="ql-block">它,指向了我人生态度的根本转变。</p><p class="ql-block">首先,旅行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p><p class="ql-block">这种充实,不在于拍了多少照片,而在于我的记忆里,收藏了整个世界。当我在都市感到疲惫,我可以闭上眼睛,“回到”撒哈拉的星空下,或“潜入”大堡礁的海底。这些记忆,构成了我无比富足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其次,旅行让我对他人更加宽容。</p><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过70多个国家,你会发现,尽管肤色、信仰、食物不同,但人类最底层的情感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在希腊,牙医在周末为牙痛难忍的我破例诊治,最后分文不取;在印度,一个家庭邀请我这个陌生人共进晚餐,报以最大的善意;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我们倾听不同民族对和平的同样渴望……</p> <p class="ql-block">这些瞬间,消解了所有由偏见构筑的高墙。我学会了不去轻易评判,而是尝试,理解。</p><p class="ql-block">最后,旅行让我对世界更加客观。</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容易通过单一的新闻去定义一个地方。但只有当你亲身站在那里,和那里的人交谈,呼吸那里的空气,你才会发现,任何地方都是复杂而多面的,绝非一个简单的标签。</p><p class="ql-block">这种客观,让我避免了人云亦云,保持了独立思考。我不再轻易地赞美或批判,因为我深知,我看到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朋友们,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们为什么要旅行?</p><p class="ql-block">我们旅行,不是为了告诉世界“我来过”,而是为了回来时,能更好地告诉自己“我是谁”。</p><p class="ql-block">我们旅行,是为了在一个更广阔的坐标系里,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我们旅行,是把世界当成课堂,把每一次出发,都当作一次游学,把每一次归来,都当作一次毕业。而这场教育的毕业证,就写在愈发从容的眉宇间,刻在愈发宽广的胸怀里。</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有人再问我:“你为什么要旅行?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p><p class="ql-block">我的回答是:“旅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永远是那个能让我再次成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走遍七大洲,但这并不重要。因为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远,而是旅行是否让你走出去。哪怕只是去探索你家门口一条从未走过的小巷,只要你带着一颗开放、好奇和反思的心,那也是一次伟大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希望我的分享,能让你在未来的某次出行中,不仅看到风景,也能遇见那个未知的、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