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教师生涯杂录》(十五)</p><p class="ql-block"> 在金山支教的生活充满乐趣和快乐,因为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没有了学校教导主任的担子,没有了整天忙于要应付的各种会议,人一下子觉得轻松很多。每天走一小段乡间小路去学校上课,看着小路两边绿色的植被,散发着土地芳香的田野以及农家的袅袅炊烟,真切感受到了农村生活与城市之间的差别,静谧的原野,潺潺溪流、古色古香的小桥、淳朴的乡民确实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好地方!空余时间就去钱圩周边的小镇转悠一下。如亭林、松隐、朱行、廊下,枫泾都去过,夜晚就沿着秦弯路、漕廊公路、金石公路跑一圈,那时还没智能手机无法计算里程,后来我特地重返故地,沿着这条圆圈路程再跑了一圈是八公里。那夜晚乡间公路跑步的静谧,连轻微的脚步沙沙声都听得非常清楚,我就是在那时学会了长跑,为回沪后连续参加每年一次的马拉松比赛奠定了基础。连续参加了几十次半程马拉松比赛,每次都获得奖牌和成绩证书,这种长跑运动的习惯使我受益匪浅,增强了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几乎每星期都会组织学生去张堰观看电影,到了那里学生们进影院看电影,老师们就被安排在一间很大带有舞厅的大厅坐下,长条桌上摆满瓜果零食,一些年轻女教师就会随着优美旋律翩翩起舞。我们一面观赏一面吃着水果零食,好不惬意!2006年,我参加了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因为我已在金山钱圩中学工作两年了,评审的个人资料、工作业绩,教学能力、师风师德考评全都在这里进行,与原来学校基本脱钩,王校长给予了我很大帮助,从评审各项目的考评到个人考核签定评语,都给了我很高评价,所以我在2006年底顺利通过评审成了一名高级职称教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别,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第二次华丽转身!还有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金山支教的三年里我刻苦钻研学习英语口语和听说,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后来能够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执教与英语水平的提升是有密切关系的!有时我也会与老师们一起去金山石化,那里就是一座微型卫星城市,那里的卫零路、卫清路、学府路以及靠近海边的金山沙滩都是游览的理想景点。我们也去位于金山石化的蒙山中学~是金山区的一所重点中学参加教研活动,同时我还有一个比较疯狂的举动,就是每隔一星期就会骑自行车回沪,大约有75公里左右,花时间约六个小时,从金山钱圩出发,经过张堰、亭林、叶榭、奉浦大桥、车墩、马桥、北桥……,直达我居住地,为此我特地买了一辆可以变速的捷安特自行车,这俩车到现在还在使用!总之三年金山支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最快乐的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