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崛起:打破西方航母垄断的中国宣言

战争地平线

<p class="ql-block"><b>引言:从嘲讽到惊叹</b></p><p class="ql-block">当2024年11月6日,中国福建号航空母舰圆满完成海试之际,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此。在电磁弹射器的强劲助力下,歼 - 15T、歼 - 35和空警 - 600三型舰载机依次顺利完成起降训练。这一幕,不仅彰显了中国航母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曾嘲讽福建舰之人的脸上。</p><p class="ql-block">从美国CNN和USNI所谓“作战能力仅为尼米兹级的60%”的论断,到俄罗斯媒体宣扬的“航母无用论”,这些评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他们对中国海军崛起的深深焦虑。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福建舰以实实在在的训练成果,给予了所有质疑者最为有力的回应。</p><p class="ql-block"><b>技术突破:电磁弹射的革命性进步</b></p><p class="ql-block">美国退役军官卡尔·舒斯特和基斯·图斯尔特曾对福建舰的弹射器布局提出批评,宣称2号电磁弹射器的挡焰板切入3号弹射器轨道会致使效率低下。然而,福建舰11月进行的全甲板作业训练,充分证明了这一批评的无知与浅薄。</p><p class="ql-block">电磁弹射技术相较于尼米兹级航母所使用的蒸汽弹射,有着代际的领先。蒸汽弹射器每次启动需消耗600多公斤淡水,且准备时间长达20分钟;而电磁弹射从启动到弹射仅需3分钟,日均出动架次能够提升30%以上。这种技术突破,不仅大幅提高了航母的作战效率,更展现了中国在高端航母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b>经验积累:从辽宁舰到福建舰的跨越</b></p><p class="ql-block">美国媒体曾质疑中国缺乏弹射型航母的运作经验。然而,中国海军的学习能力与技术积累有目共睹。从辽宁舰的滑跃起飞,到山东舰的自主设计,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稳健。</p><p class="ql-block">福建舰自2024年5月首次海试至今,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便完成了舰载机起降,这一速度创造了世界纪录。反观美国,其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1961年服役时,历经多次事故才摸索出规律。中国海军的快速进步,无疑是对那些质疑者最有力的回击。</p><p class="ql-block"><b>战略意义:维护海洋权益的中坚力量</b></p><p class="ql-block">俄罗斯部分媒体的批评显得尤为荒谬。TopWar网站声称福建舰“最多只能装40架舰载机”,甚至妄称中国航母技术是“抄袭苏联的”。这些言论不仅忽视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也严重低估了福建舰的实际搭载能力。</p><p class="ql-block">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达8万多吨,其甲板和机库面积比辽宁舰增加了40%,实际搭载量远超40架。更为关键的是,福建舰搭载的歼 - 35隐身突防机和空警 - 600预警指挥机,是苏联时代的舰载机所无法企及的。俄罗斯前海军上将阿瓦基扬茨的“航母无用论”更是毫无逻辑可言。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自2017年开始维修,至今仍泡在船厂未能修好,自家造不出新航母,却宣称航母无用,这样的逻辑实在荒谬至极。</p><p class="ql-block"><b>未来展望</b></p><p class="ql-block">福建舰的崛起,是中国海军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打破了西方在航母领域的长期垄断,更彰显了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在未来的征程中,福建舰必将成为中国海军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捍卫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