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老庄</p><p class="ql-block">拍摄地:广州临江大道</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1503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江大道展区,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热烈的紫红色花海,巨大的“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标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游客们三三两两地在花丛间驻足拍照,孩子们在花坛边奔跑,笑声和花香一起在风里飘荡。我放慢脚步,仿佛一脚踏进了城市与自然交织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道前行,眼前豁然开朗——绚丽的花坛与远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遥相呼应。红色、粉色、黄色的花朵层层叠叠,像打翻的调色盘,而那座线条流畅的塔楼静静矗立在背景中,像是从花园里生长出来的现代图腾。都市的繁华与自然的柔美,在这一刻达成了奇妙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那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映入眼帘,塔身修长,像一支指向天空的笔。塔下是一片五彩斑斓的花坛,紫色、橙色、红色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热烈绽放。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仿佛整座塔都被花香托举着,悬浮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意之上。</p> <p class="ql-block">一条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是绵延不断的粉红花带,像是有人用画笔沿着地面轻轻勾勒出的一道温柔弧线。几位行人缓步而行,有人低头拍照,有人停下脚步轻嗅花香。阳光洒在花瓣上,泛出淡淡的光晕,整条小径仿佛通向某个静谧的童话角落。</p> <p class="ql-block">城市道路两旁的花坛依旧热闹,红的、紫的、黄的花朵争奇斗艳,中间的白色护栏像一条冷静的界线,分隔了喧嚣与宁静。车流在护栏外缓缓移动,而花丛中的蝴蝶却毫不在意,依旧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抬头望去,玻璃幕墙的高楼反射着蓝天,仿佛整座城市都在花影中轻轻呼吸。</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片开阔的广场,几座摩天大楼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挺拔。广场上绿树成行,花坛错落有致,几位行人悠闲地散步,有的坐在长椅上闭目养神。这里没有喧闹的叫卖,也没有匆忙的脚步,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孩童嬉笑。</p> <p class="ql-block">珠江边的风景更添几分诗意。粉色的美丽异木棉花枝低垂在水面上,倒影随波轻晃,像一幅未干的水彩画。远处那座广州塔静静伫立,与河岸的石栏、路灯一同勾勒出城市温柔的轮廓。阳光洒在河面,碎成一片片金光,仿佛连水都在开花。</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全运花园”四个字突然跳入眼帘——两朵巨大的粉色花朵造型装饰立在花丛中,周围簇拥着红、黄、绿各色植物,像是从童话里搬出来的场景。背景的树木浓密葱茏,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让人忍不住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生机盎然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全运花园”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段记忆的拼图。这里汇聚了曾经举办过全运会的八座城市展园,每一处都藏着一座城市的性格与温度。紫色的“全运花园”装饰牌下,游客们低声交谈,有人指着某处花坛说:“这颜色,像极了我们那儿的市花。”</p> <p class="ql-block">走进“全运花园”深处,紫色的花朵装饰与“全运花园”的白色立体字相映成趣,花坛里蓝、紫、红的花卉层层铺展,像是把整个春天都浓缩在了一方天地里。远处行人缓步而行,城市的建筑在绿树后若隐若现,仿佛自然与人文的对话,就藏在这片花影之间。</p> <p class="ql-block">展区入口处的介绍牌上写着:“全运园,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文化符号的诗意表达。”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花叶间流淌的意境。绿植环绕的牌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仿佛在轻声诉说: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看它有多高,更看它有多柔软。</p> <p class="ql-block">“北京”两个大字赫然立于花丛中央,洁白的立体字被红橙色的花卉簇拥着,像一团燃烧的火焰。这不仅是地名,更是一段体育记忆的象征。游客们在字前合影,有人笑着说:“这颜色,多像奥运那年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1959第一届”——红色标志在绿灌木与彩花的包围中格外醒目。那是全运会的起点,如今被一簇簇鲜花重新唤醒。游客们驻足凝望,仿佛透过这组数字,看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朴素而热烈的盛会。</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红色标志再次出现,依旧是“1959第一届”,但角度不同,氛围却如出一辙。两侧绿植修剪整齐,花坛色彩斑斓,远处高楼林立,现代与历史在此刻悄然交汇。时间被花朵封存,又在游人眼中重新绽放。</p> <p class="ql-block">“1965第二届”以一道红色斜坡的形式呈现,像是一段缓缓上升的记忆阶梯。两侧的植物雕塑整齐列队,仿佛在为那段岁月站岗。</p> <p class="ql-block">“1975第三届”立于花坛中央,红色装饰物在黄橙花朵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背景中的高楼静静矗立,像是在见证这段历史的重现。阳光洒下,整片花坛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连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p> <p class="ql-block">“1979第四届”藏在一片粉紫花海中,红色字牌显得沉稳而庄重。几位游客正举着手机拍照,一个孩子踮起脚尖,试图看清牌子上的年份。远处现代化建筑的轮廓在花影后若隐若现,仿佛在提醒我们:过去从未走远,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生长。</p> <p class="ql-block">花坛中央,“上海1983年第五届”的白色字样在五彩花卉中脱颖而出,周围还有高大的花卉雕塑,像是一场自然与艺术的对话。远处行人缓步而行,城市的天际线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清晰。这里不仅是展览,更像是一封写给城市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几朵巨大的红棉花朵雕塑在绿植中绽放,像是从地底喷涌而出的热情衬托着“广东1987年第六届”字样,背景中的塔楼与城市建筑静静守望,游客们穿梭其间,笑声不断。这片花海,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北京1993年第七届”字样由洁白的花朵拼成,旁边一座黄色的天壇雕塑静静伫立,像是一位守望者。远处桥梁横跨,高楼林立,城市的脉搏在花香中跳动。有人轻声说:“这不只是花展,是城市的记忆在开花。”</p> <p class="ql-block">“吉林1997年第八届”,以冰雪运动著称,滑雪板是其代表标志。</p> <p class="ql-block">“广东2001第九届”几个大字在花丛中熠熠生辉,黄、红、紫的花卉环绕四周,像是为故乡加冕的花环。赛龙舟是其标志,本地游客格外驻足,有人笑着说:“那年我还在读中学,全城都在为全运会欢呼。”</p> <p class="ql-block">“江苏2005第十届”的立体字立在花坛中央,右侧一座竹编灯笼与竹篮组成的装饰散发着浓浓的东方韵味。花色斑斓,游人如织,远处的城市桥梁与高楼静静伫立,仿佛在说:传统与现代,从来不是对立,而是共生。</p> <p class="ql-block">“山东2009第十一届”在花海中格外醒目,白色大字被黄、红、粉的花朵簇拥,两侧红色圆形风筝装饰上绘着传统纹样。绿树掩映下,游客们拍照、交谈,仿佛这片花坛,就是一座城市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辽宁2013年第十二届”,几座蓝色风力发电风车雕塑在花丛中缓缓“转动”,虽无风,却仿佛能听见叶片轻响。黄、粉、紫的花朵环绕四周,背景中的高楼与树木和谐共存。这不仅是景观,更像是一种隐喻:城市的节奏再快,也该为诗意留一扇窗。</p> <p class="ql-block">天津2017年第十三届</p> <p class="ql-block">一只由植物修剪而成的卡通吉祥物举着火炬站在花园中央,圆眼弯嘴,仿佛正对着路人微笑。孩子们围在它身边拍照,笑声清脆。花丛五彩缤纷,蓝天白云作背景,这一刻,连时间都变得柔软起来。</p> <p class="ql-block">“陕西2021年第十四届”,花坛中央,一座红色鼓形雕塑静静伫立,像是为这场盛会敲响的序曲。白色立体字在花海中闪耀,背景的树木与建筑静静守望。这里没有喧嚣的鼓乐,但每一朵花,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击节而歌。</p> <p class="ql-block">“2025年第十五届”,首次由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联合举办。</p> <p class="ql-block">十五届全运会的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的绿雕造型。</p> <p class="ql-block">令众游客赞叹及打卡拍照的“世赛园”展区。</p> <p class="ql-block">代表十五届全运会主办方香港的展园。</p> <p class="ql-block">代表十五届全运会主办方之一澳门的展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