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几天前曾经说过: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面积宏大、盛况空前、五彩缤纷、夜以继日,让人目不暇接,而且由于全部免费免预约,游人实在太多太多,所以要认真观赏全貌,必须分几次前往打卡!果然,我用了三个半天时间才基本看完这次园博会:继在11月1日下午观赏了二沙岛的宏城公园、传祺公、艺术公园并在11月2日傍晚观赏了海心沙的园博会展出盛况之后,在11月9日下午观赏了临江大道猎德大桥北的广州园博会国际大师园。(背景音乐:张杰《铭记》)</p> <p class="ql-block">视频:广州园博会国际大师园(背景音乐:第十五届全运会主题曲粤语版《气势如虹》)</p> <p class="ql-block">在国际大师园展区,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日本、瑞士、美国和中国的8个顶尖设计团队,带来了8座美丽的花园,设计大师们以全球化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共同探讨并诠释了“城园共生”与“高质量发展”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议题。</p> <p class="ql-block">本届园博会在组织形式和内容设计上均实现了突破性提升,实现首次大师领衔、首次全民参与、首次创新运营、首次资源共享。本届园博会邀请了国内外顶尖设计大师,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展园。让市民游客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际级的园林盛会,还特别邀请何镜堂院士领衔,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对方案进行详细审核把关。</p> <p class="ql-block">视频:广州园林博览会国际大师园(背景音乐:《海阔天空》)</p> <p class="ql-block">其中,由德国著名设计师提尔·雷瓦德设计的作品《花园之园——森林密语》展现了德国花园的发展历史,从森林中的农田花园,到城堡里的药用花园,再到如今的现代社区农场,见证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尔·雷瓦德是德国景观设计师联盟前主席、布拉格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曾带领团队在2003年和2009年两度获得德国最高景观奖,曾主导中国国家博物馆景观设计、柏林御林广场等重要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建造这座花园的木材,可循环再用。木材经过从粗加工到精细加工,变成原木、柴木和木条,最终化作座椅、墙面和花箱。这些可循环材料,诠释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瑞士设计大师托比亚斯·鲍尔的作品《繁华之园》呼应本届全运会多元融合的精神,使用圆形作为设计语言。托比亚斯·鲍尔表示,该作品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使它成为一个充满神秘感、富有趣味的装置。</p> <p class="ql-block">日本著名设计师金香昌治的作品《时空之器》,以抽象几何诠释传统园林时间观。</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设计师瓦莱里奥·莫拉比托的作品《织·入广州》,通过编织手法融合岭南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法国团队《理性与狂喜之园》,以奥林匹克五环为灵感构建环形景观。通过植物与空间语言,探索园林艺术在地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国际大师园所在的临江大道猎德大桥北</p> <p class="ql-block">视频:临江大道猎德大桥北(背景音乐:《铁血丹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