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贵阳之行……25年11月2一7日

糖果

<p class="ql-block">清晨的贵阳还带着几分凉意,我们一行人便已踏上旅程。第一站是那挂于山间的瀑布,水声轰鸣如雷,远远就听见它的呼唤。我穿着黄色雨衣站在观景台上,背包里装着干粮和相机,眼前是奔腾而下的水流,绿树掩映,雾气升腾,仿佛走进了一幅水墨画。兄弟姐妹们陆续抵达,有人撑伞,有人拍照,笑声在山谷间回荡。</p> <p class="ql-block">沿着湿漉漉的步道前行,树根盘绕成天然护栏,脚下木板吱呀作响,像是大地在低语。雨刚停,空气里满是泥土与青草的清香。我们走走停停,有人驻足拍水花,有人伸手接雾气,那一刻,谁都不急着赶路。自然的节奏,本就该慢一点。</p> <p class="ql-block">老张站在瀑布前,举着手机认真拍摄,背上的橙色背包格外显眼。他说要给女儿录一段“最壮观的水流”,惹得大家直笑。我也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奔腾不息的景致——天空虽阴沉,但水珠飞溅的瞬间,阳光仿佛从云缝中挤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站在栏杆边,望着眼前的瀑布与山林,远处几栋白屋若隐若现,像童话里的小村庄。风从谷底吹来,带着水汽拂过脸颊,心也跟着静了。我们没说话,只是并肩站着,听水声、听风声、听彼此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一位旅人静静伫立在栏杆旁,凝望前方湍急的河流。他没打伞,外套微湿,却仿佛浑然不觉。这场景让我想起我们此行的初衷——不是为了打卡,而是为了找回那种与自然独处的宁静。我们也一样,在这山林间,放下了城市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人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奔跑,情侣合影,老人拄杖远眺。我们这群“老小孩”也凑热闹地挤在栏杆前,你推我搡地找最佳角度。热闹中,瀑布依旧奔流,仿佛在笑看人间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观景台上,一位穿粉色雨衣的姑娘正对着镜头微笑,河水清澈见底,映着两岸绿树。我走过去拍了张倒影,她回头说了句“真美”,我也点头:“是啊,像梦一样。”这趟旅程,不就是为了看这样的梦吗?</p> <p class="ql-block">栈道蜿蜒向前,我们手扶栏杆,俯看脚下激流翻滚。浪花拍打岩石,发出清脆声响。有人感叹:“这水得有多大力气,才能冲出这么深的沟!”大自然的力量,从不张扬,却总在无声中雕刻山河。</p> <p class="ql-block">森林深处,绿意浓得化不开。一位女士站在岩石旁微笑,仿佛与整片林子融为一体。我们也停下脚步,闭眼深呼吸——雨后泥土的气息、树叶的清芬、还有那若有若无的花香,全钻进了肺里。</p> <p class="ql-block">一对夫妻在瀑布前合影,笑得灿烂。我们也凑上去,请路人帮忙拍了张集体照。照片里,有人比心,有人跳起,有人歪头搞怪。那一刻,我们不是游客,是彼此生命中一段温暖的同行者。</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湖面如镜,倒映着山峰与云影。我们站在木质平台上,风吹乱了头发,也吹散了心头的烦忧。有人轻声说:“要是能住在这儿就好了。”我笑答:“那你就得学会听一辈子水声。”</p> <p class="ql-block">山间云雾缭绕,像仙境一般。一对夫妇站在栏杆边,一个举着竹子,一个比着“V”字手势。我们也学他们,在石碑前摆姿势,拍下属于我们的“到此一游”。只是这“游”,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心欢喜。</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河畔,一对中年夫妻笑得格外放松。我们坐在旁边的长椅上,分享带来的小零食。有人掏出一包辣豆腐干,瞬间被抢光。这味道,是贵州的,也是我们的。</p> <p class="ql-block">竹林深处,两位朋友高举双手,像是在拥抱整片天地。我们也走进竹林,听竹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斑驳陆离,像时光的碎片。</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木平台上,有人坐着聊天,有人躺着晒太阳。我们围成一圈,说起这些年各自的生活。没有抱怨,只有回忆与笑声。原来,最好的疗愈,就是和懂你的人一起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坐在湖边,我们拍了张合影。我围了条彩色围巾,她说像彩虹落肩上。瀑布在身后流淌,山峦静默守护,那一刻,我们像一家人,被自然温柔地拥抱着。</p> <p class="ql-block">三位朋友在瀑布前大笑合影,红衣、橙衣、米色帽子,在绿意中格外亮眼。我们也学她们,喊着“一二三,茄子!”按下快门。这些照片或许模糊,但笑容永远清晰。</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江千户苗寨,雨后的吊脚楼层层叠叠,像积木搭在山坡上。我们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听远处传来芦笙声。一位阿婆坐在门口织布,抬头对我们笑,那笑容,比阳光还暖。</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石板路泛着微光,小溪潺潺流过村边。我们静静走着,看炊烟升起,听鸡鸣狗吠。这村落,不急不躁,像一位老者,默默讲述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苗寨灯火通明,三位女子身着民族服饰站在古建筑前,金饰闪烁,红蓝相间的裙摆随风轻扬。我们也换上租来的衣服,在灯光下拍照。那一刻,我们不是游客,是这场盛宴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民族团结广场上,四位女子站在“民族团结广”的灯牌前,银饰叮当,笑容温婉。我们也举起手,跟着音乐轻轻摇摆。这夜晚,不只是风景,更是文化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登上老金顶,石碑上刻着“2494”,风大得几乎站不稳。我们挤在一起拍照,栏杆上挂满红丝带,随风飘舞,像是无数心愿在飞翔。有人闭眼许愿,有人轻声念着名字——这山,听见了我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老金顶的标志牌前,我们手持竹杖,背景是云雾与祈福带。那一刻,仿佛站在了世界的边缘,又像是回到了心灵的起点。七天的旅程,走过了瀑布、森林、湖水、苗寨,也走过了彼此的心。</p> <p class="ql-block">这趟贵阳之行,不只是看山看水,更是与兄弟姐妹们一起,把日子过成了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