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董继宁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 。我与他没有交集,但悉知其艺术。他的国画,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致,又有西画色彩的斑斓,其艺术影响力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零一八年我在湖北省国画院研修国画时,贵人引见受聘湖北省学院空间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院坐落于武昌螃蟹岬E出口右行约五百米,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院内。研究院办公室挂着的艺术作品琳琅满目,墙上全是省内书画名家作品,看到董继宁先生的画也翻阅他的几册画集,眼前一亮。他的画色彩鲜活,赋有艺术感染力,妥妥的学术范。后又在光谷广场鲁巷附近,参观了“董继宁美术馆”,对他的印象更深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山水画创作,植根传统又注重写生,将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化追求融入对大山大水、真山真水的精神关怀,以写意的笔墨、诗意化的构图及充满激情的色彩,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崇敬和对自然蓬勃生命的感念。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他的作品《长河落日圆》荣获北京国际艺苑首届水墨画5年成就大奖,《春醒》获澳大利亚“93雪梨”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亚军金奖,《史诗中的三峡》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其作品还多次入选“百年中国画展”等重要展览,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2011年,他投资近千万元在家乡咸安区汀泗桥镇建成“记山大屋·董继宁美术馆”,将城市文明印记和高雅艺术明片送到家乡。他不忘初心,深耕国画艺术,在探索中孜孜不倦,克难攻坚,成为家乡的代言人、艺术的守望者。他还曾将湖北大学聘请他五年的薪酬100万元捐赠出来,设立艺术奖学金,以鼓励和帮助贫寒的优秀学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幅作品《家山梦》,是他的众多力作之一。以下从风格特点、技法、赋色三方面进行研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风格特点——解析繁密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作品属于诗意化的现代青绿山水风格,从俯瞰视角观览青水绿山,宛若在飞机上欣赏大山大江之壮美。画作扎根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内核,又融入对家乡山水的独特情感与现代审美意识。画面以宏大的视角,繁密的笔触,从笔墨语言的咏叹开启,不怨其烦地反复勾勒、点染,既有队列的呈现,又出别样的风采,直至展现家山的壮阔与华美,再将自然景观的雄浑与细腻的情感表达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大气磅礴又充满温情的诗意氛围,体现出画家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与对自然生命的礼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笔墨技法——欣赏繁密之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山梦》继承了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精髓,同时有所创新。前景用繁密之笔墨点染、勾勒、皴擦树林,繁密的树木形成庞大的林带,树姿潇洒挺立敦厚朴实,树叶星星点点密不透风,气势磅礴地组合成绿色长城,让人感知树林之韵味。对于前景的树木,采用了较为细腻的点染技法,通过繁密积染而富有层次的点笔,表现出树叶的繁茂,同时又不失笔墨的灵动性。中景在表现山体时,用笔既有传统的勾勒、皴擦,又融入了富有现代感的笔触,使山体的结构与质感得到充分体现,展现出山石的坚硬与厚重。远景绿色成茵与飞白交织在一起,绿色的块面被长江或河流分割成若干,飞白的呈现让画面祥云瑞彩,气韵生动,宛若梦中的蓬莱仙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山梦》在画作的空间处理上,运用了高远与平远结合的空间构图方式,前景的树木较为写实且层次分明,中景的山峦逐渐虚化,远景的天空与山峦融为一体,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使观者仿佛能置身于画面之中,感受到家山的辽阔与悠远。近景的繁密与远景的疏松形成鲜活对比,美轮美奂的技法让画面韵味十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赋色之美——寻找繁密之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家山梦》以青绿为主色调,设计繁密密码。依画寻觅,这幅作品属于典型的当代青绿山水范畴。但并非对传统青绿山水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传统石青、石绿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构成与色彩理念。绿色系的运用极为丰富,从前景树木的深绿、翠绿,到中景山峦的浅绿、灰绿,再到远景的淡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渐变体系,表现出不同层次植被与山体的色彩差异,使画面充满生机勃勃与活力四射。白色(表现雪山)的运用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与大面积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雪山的洁白与冷峻,又平衡了画面的色彩关系,使整体色调既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同时,在色彩的晕染方面,采用了繁密多层渲染技法,使色彩之间过渡自然,呈现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氛围感与抒情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董继宁先生家乡情结浓郁,建馆以感恩,办展以明志。作为原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教授、博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怀着挚爱与眷恋,用情写意,用艺叙别。他用《家山梦》繁密雅致地织就笔墨之经纬,让艺术语言在方尺之内阐释出家乡绿水青山的故事与文化精神,其艺术张力彰显诗意之美、学术之瑰。为艺术的继往开来,宁静地守望和呵护家乡,用多韵之笔墨,谱写了爱祖国爱家山之壮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雪韵小语】19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艺术大观园”之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乙巳孟冬曾凡国写于璞石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