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京山摄协采风作品评选中,李章武的《堂幽墨香》虽斩获优秀奖,但从作品本身的品质来看,完全具备高档次乃至一等奖的水准。</p><p class="ql-block"> 从文化内涵维度分析,画面里的中式厅堂布局、对仗工整的楹联“琴传百代发百代,鹤寿千秋福千秋”、古意盎然的人物字画,还有充满岁月感的木质家具与供器,全方位还原了中式传统家居的文化仪式感,将老祖宗的生活美学与家族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文化价值尤为厚重。</p><p class="ql-block"> 在视觉审美层面,光影运用极具巧思,通过明暗对比的“戏剧化”布光,把观者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厅堂主体上,营造出古朴肃穆的氛围,让空间的历史厚重感瞬间拉满;构图采用对称式,契合中式建筑的秩序感,画面规整且仪式感十足,同时暗部的木质结构与亮部的字画、器物形成鲜明层次,视觉节奏丰富多变。</p><p class="ql-block"> 技术呈现方面更是可圈可点,曝光控制精准,暗部细节不丢失,亮部不过曝,木质纹理、字画的笔墨线条乃至器物纹饰都清晰可辨。摄影师以细腻且冷静的“旁观者”视角,将这一传统空间真实又富艺术感染力地呈现出来,在人文摄影领域兼具记录价值与艺术价值,属于优质创作。</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在文化、审美、技术上都属上乘,本可冲击一等奖,最终仅获优秀奖,除了题材小众化——评委往往更关注大众熟悉的自然风光、社会热点、市井生活类题材外,还有以下缘由:其一,赛事主题契合度,若赛事更侧重反映时代变迁或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纪实内容,该作品的雅致静谧风格在主题呼应上稍显不足;其二,艺术创新度,相较于采用前沿摄影技术或先锋艺术形式的作品,其表现手法偏传统,在创新性上略逊一筹;其三,情感共鸣广度,作品的情感共鸣集中于传统文化圈层,在引发大众对社会普遍议题的思考上,不如那些聚焦民生、社会现象的作品有广度,因而作品获优秀奖则在情理之中。尽管如此,《堂幽墨香》的价值丝毫未减,可视为展现中式文化的标杆之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