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沿海第一名山,崂山!</p> <p class="ql-block">中国海上第一名山,崂山,有仙则名!</p> <p class="ql-block">蛇年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不经意间迈过晚秋来到我们面前,立冬过后的第二天,十一月八日周六,天气阴,白天气温十五六度,适合人们出行观景。深秋时节霜气凝重,眺望远山,峰岭叠翠,层林尽染,万木霜天红烂漫。我们一行十人约好了,八点半在普吉新区西大门会集,分坐两车去崂山仰口那边的青山渔村游玩。我认识的这几位都是兵乓球的爱好者, 也都是同住一个小区,小小乒乓球使我们认识并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比较要好的朋友。此次去青山渔村游玩在五天前就定好了,全体达成共识:认为青山渔村是青岛市一处很美的游览名胜之地,与美丽的仰口一条街毗邻,依山傍海,红瓦绿树,海天相连,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绝美风光,值得一去。八点半骄车启动,按时离开小区进入去崂山的宽阔的柏油路。去崂山游玩有三条线路:一条是东线去北九水的;一条是经过东线穿过仰口隧道走南线去青山渔村的;一条是西线经大河东去太清宫和崂山巨峰的。今天我们就是先走东线,然后穿过仰口隧道走南线直达青山渔村。两位开车师傅驾驶技术过硬,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哥,一位端庄优雅美丽的女性,车开的不慢,也平稳,车行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接近崂山,与地铁蓝谷快线并行,蓝谷快线过了海军潜艇学院,便由地下转入地面。放眼望去,道路两旁红叶黄叶绛红紫色绿色交相辉映,山上团团红叶,点点金黄,山林尽染,景色十分秀丽,令人瞬间心情抒展,无比愉悦。</p> <p class="ql-block">仰口景区的银杏树,挺拨生辉,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仰口景区的银杏树,与天空中的云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仰口景区的银杏树,将景区装扮的五彩缤纷。</p> <p class="ql-block">仰口景区的银杏树,将景区装扮的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红叶树,艳如火红如霞,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登顶险峻的崂山巨峰,碧海蓝天一揽无余。</p> <p class="ql-block">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果然名不虚传,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崂山山势挺拨,险峻巍峨,山海晖映,峰峦叠翠。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悬崖傍海,西部丘岭起伏,山中分布着众多旅游景点。崂山拥有长达87公里的海岸线,分布着12个较大的海湾和16个大小岛屿。崂山以山海相连的景色著称,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巨峰景区以云海奇观闻名,特别雨后或清晨是观赏云海的最佳时机。仰口旅游区以山、海、天融为一体的景观吸引游客,觅天洞,狮子峰等景点各具特色。北九水景区以清澈的溪水和幽静的峡谷著称,是天然的氧吧。环海公路贯穿南线,沿途风景如画,是游客喜爱的打卡地。崂山也是道教名山,历史悠久,太清宫依山面海,建筑宏伟,千年银杏树枝繁叶茂,茂盛参天,钟声响起,古朴肃穆,整个道观掩映在绿树丛中。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的故事便取材于此。崂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晚秋初冬,等到满山红叶时。</p> <p class="ql-block">晚秋初冬,山坡上小花怒放。</p> <p class="ql-block">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诗。将晚秋山峦的美丽景色喧染到极致,让人想象,让人向往。此时的崂山,红叶晖映青黛,五彩缤纷,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花。特别是寒霜来临,红枫,黄枦,槭树,银杏等树木,就会各自披上自己的盛装,将大山装扮的五彩缤纷,艳丽夺目,峰峦峡谷的林木就会变得赤橙黄绿,玫红就会成为山中的主流,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尤其是满山招展的红叶,随风摇曳,如火如荼,欺霜凌寒。展现出一派万木霜天红烂漫的晚秋初冬美丽景色,黄的如金,红的如霞。崂山,被称为祖国的海上第一名山,实至名归,享誉国内外,常年游客如织,络绎不绝。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百思何处寻仙境,</p><p class="ql-block">红黄競秀赞崂山。</p><p class="ql-block">海天一色起帆影,</p><p class="ql-block">五彩缤纷心释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仰口依然面海别具一格的小楼</p> <p class="ql-block">仰口磷次栉比的红瓦屋顶漂亮的小楼</p> <p class="ql-block">祁大哥在仰口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仰口湾码头和停泊在港湾内的捕鱼船</p> <p class="ql-block">雄浑壮丽的双峰山</p> <p class="ql-block">巍峨险峻的崂山山脉</p> <p class="ql-block">骄车穿过仰口隧道,右拐经过王哥庄街道办,进入崂山景区游览南线滨海路,这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路的中间有两条醒目的白黄分界线,我们前行的左侧是辽阔的大海,右侧是秋色宜人的大山,向窗外看去,令人神往。崂山天苑峰是崂山仰口景区的最高峰,海拔1132米,位于青岛崂山主峰东坡,景区内觅天洞上方,游客置身于此,可俯瞰仰口海水浴场无边海景,恍若觅天有成,已抵天界。峰顶巨石刻有“天苑”二字,为现代版画家力群所题,相传为“王母娘娘的后花园”。仰口景区以山、海、天融为一体的景观吸引游客。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亲自走一趟崂山,你才能感受至崂山的豪迈,才能感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峰耸峙,怪石嶙峋,峡谷幽涧,更有壮阔与雄浑山色完美交织,绘成一幅独一无二的“山海交响画卷。巍峨险峻的崂山,伟岸屹立在黄海之滨,展现着山海之间的秘境,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于世,接纳五湖四海而至的游客。崂山适合秋季登山,登高可赏群峰如黛,碧海万顷。</p> <p class="ql-block">曲老师与伴侣慧在仰口湾观景台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两位美丽的女球友文和慧在仰口湾观景台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球友海与孙子佳润在仰口湾观景台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位球友在仰口湾观景台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作者与杜老师在仰口湾观景台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天空大海青山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仰口海湾停泊的小船和正在海水里嬉戏的海鸟</p> <p class="ql-block">球友慧在仰口停车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崂山湾渔村民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祁大哥在中国特色海蜇第一村黄山村欣赏海洋生物</p> <p class="ql-block">球友们在中国特色海蜇第一村黄山村欣赏海洋生物</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海贝</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海贝</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二十分,兴趣盎然的我们带着心怡,带着快乐,离开了仰口景区,驱车向青山渔村出发,两地相距不远,车行十分钟就到了青山渔村的大牌坊,上书青山渔村四个金色大字。这座牌坊高约二十米,仔细看去,牌坊结合了青石和木材,展现了传统的乡村建筑特色,牌坊上的雕刻精美,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周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体现了大山深处渔村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球友们在青山渔村大牌坊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海与孙子小佳润在青山渔村大牌坊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是一个被誉为“中国最美渔村”的古老村落,座落于崂山风景区内,地处崂山巨峰东南方向,在群山环抱之中,紧邻大海,是崂山南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子依山傍海,红瓦屋顶的民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坡上,与碧海,茶园,渔港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村内还拥有壮观的山景,美丽的海滩,伸入海里的渔港码头。这里是欣赏山海相依,日出日落的绝佳地点。也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拥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经典青岛风光,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渔村保留了淳朴的渔家生活气息,游客可以体验渔民生活和品尝农家宴,购买海鲜特产。</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青山渔村与青山湾码头</p> <p class="ql-block">山海相依的美丽青山渔村</p> <p class="ql-block">青山湾码头停泊的捕鱼船</p> <p class="ql-block">群山环抱的青山湾</p> <p class="ql-block">曲老师与伴侣慧青山码头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海与孙子青山渔村码头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杜老师 曲老师两对伉俪与小佳润青山渔村码头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苏老师青山渔村码头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与祁大哥青山渔村码头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青山渔村停泊在渔港的小快艇</p> <p class="ql-block">绕过渔港码头,我们继续向海那边走去,忽然发现山脚下有一座废弃的隧洞,洞口外有一道铁大门拦住去路,并有村民看守,看起来闲人免进。大家颇感好奇,走上前去与村民聊起天来,慢慢的拉起近话,在我们再三诚恳的要求下,这位村民大哥同意我们进去走一遭,看一看。后面七八位游客就没这么幸运了,好说歹说也没放他们进来。对于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因此处离青岛市区较远,又偏辟又隐蔽,就是我们这帮人中几位岁数大的老青岛也一次没来过。在和那位好心的村民聊天中得知,这座隧洞还真不一般,隧洞的过往既古朴又厚重,既神秘又自带光环: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准备组建一支导弹快艇部队,这支导弹快艇部队命名为201大队,基地地址就选在青山村海湾内,并决定修建快艇军用码头,对着码头的山脚下,修建一座隧洞,以备快艇进出和维修,同时修建营房。1962年,中国第一支导弹快艇部队201大队成立,并快速隐蔽的入住青山村海军基地。同年,中国自主研究建造的第一艘导弹快艇在青山村海军基地下水,列装201大队。从此,祖国有了自己的导弹快艇,驰骋在万里海疆,震慑敌对国家,201大队在导弹快艇部队里是一支种子部队,官兵们为保卫祖国的海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8年201大队撤编,201在青山湾三十多年的光辉岁月虽然已成过往,但是种子精神却在青山渔村永远流传,201在中国的海军史上,注定是一座铭记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隧洞前球友们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隧洞前海与孙子小佳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隧洞前曲老师与伴侣慧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进入隧道,从进口可以看到出口,我们一边聊一边走,走的不快,走了二十分钟到达出口,估计隧道长度约1000米。1998年撤编至今,27年过去了,岁月变迁,痕迹依在,隧洞里还留着铁大门,两条轨道和维修平台,老营房还座落在海边,岁岁月月在听着海浪拍岸,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十人从隧洞两扇铁大门中间走进隧道</p> <p class="ql-block">原路回返</p> <p class="ql-block">201大队住过的老营房</p> <p class="ql-block">老营房前的海滩上,海水冲积的大片鹅卵石。</p> <p class="ql-block">老营房前拣几块鹅卵石</p> <p class="ql-block">老营房前拣鹅卵石</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一桌丰盛的农家宴,菜类——海产品为主,配上河虾、排骨、小磨豆腐、山野菜、鸡块、色香味俱全;主食——米饭、荠菜水饺、馒头切片、地瓜面包子,味道可口,经济实惠。</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此次和球友们来青山渔村游玩,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感知:真正的旅游,应该心无旁骛,从间出行,是带着灵魂去探索,不是照几版相,走马观花,撮上一顿就行了。晚年的幸福不是跨越千里的壮举,而是茶杯里飘出的清香,是老友相聚时的三言五语,是不去攀比的诚信坦然。当自己的脚步和那份激情慢下来,真的会觉得,诗和远方就在家乡的山水中,在无拘无束的聊天中。人云: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段玉玲,男,山东省莱西市,生于1955年。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原铁道兵5师服役。1984年1月集体转业至中铁15局,1987年夏调济南铁路局烟台车务段工作,已退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