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老年大学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暨2025年教学展演活动之合唱团歌舞乐《新疆好》(20251107)

童柳

<p class="ql-block">合唱团团长:林志雄</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时道平 李阳菊</p><p class="ql-block">铜鼓老年大学合唱团班班委名单:</p><p class="ql-block">班长:陈安平</p><p class="ql-block">副班长:蓝塾荣、叶小春</p><p class="ql-block">宣传委员:曹赣秀、付剑锋</p><p class="ql-block">学习委员:李瑰伦</p><p class="ql-block">组织委员:周洪玉、李文伟</p><p class="ql-block">后勤委员:袁国萍、王雪花</p><p class="ql-block">生活委员:王晓桃、卢完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干部工作分工(演前和展演期间):</p><p class="ql-block">1、陈安平:负总责</p><p class="ql-block">2、蓝塾荣:负责召集全体学员,确保落实到每个人</p><p class="ql-block">3、叶小春:负责配合老师歌曲训练和排队</p><p class="ql-block">4、李瑰伦:负责点名,及时汇报出勤情况,具体到个人名字</p><p class="ql-block">5、曹赣秀:负责文案宣传,付剑锋:负责图片、视频拍摄宣传</p><p class="ql-block">6、周洪玉、袁国萍负责场地、器械等一切后勤工作</p><p class="ql-block">7、李文伟、王雪花负责字幕、展演细节及训练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8、王晓桃、卢完云负责服装及其他后勤工作</p><p class="ql-block"> 未尽事宜</p> <p class="ql-block">歌声中的新疆风情:铜鼓县老年大学文化艺术节合唱团献唱《新疆好》</p><p class="ql-block">在铜鼓县老年大学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铜鼓老年大学合唱团,以一曲《我们新疆好地方》为文化艺术节第一场压轴。这首歌曲歌词如诗,描绘了新疆广袤的草原、巍峨的天山、茫茫戈壁、热情的歌舞和淳朴的民风,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时道平老师的电子钢琴伴奏和李阳菊老师的指挥下,合唱团成员们通过不断磨合,将歌曲的异域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伴舞的灵动与领唱的深情交织,成就了一场视听盛宴。以下,我们从歌词、伴奏与指挥、领唱及伴舞的角度,细细品味这动人的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新疆好》歌词,宛如一幅绚丽的风情画。它描绘了“葡萄瓜果甜又甜”“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饶景象,以及“天山南北好风光”的壮丽山河,唤起听众对新疆的无限遐想。合唱团成员们通过歌声,将这份情感内化:排练时,他们反复琢磨歌词的含义,理解新疆的“异域风情”不仅是风景之美,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在表演中,歌声时而高亢如草原长风,时而轻柔似天山雪水,精准捕捉了歌词的节奏变化与情感起伏。学员们通过体态语言,如微笑与眼神交流,将“美好生活”的主题具象化,让观众仿佛置身新疆,共享那份质朴的喜悦。</p><p class="ql-block">时道平老师的电子钢琴伴奏,是整场表演的灵魂支柱。他熟练地把握音乐的“强弱变化”:在描绘新疆辽阔天地时,琴声如洪流般澎湃;在表达静谧风情时,又转为细雨般的轻柔,精准呼应歌词的情感脉络。例如,歌曲开篇的“天山南北”部分,时老师以渐强的节奏烘托出壮阔感,学员们随之调整呼吸,使合唱更具层次。李阳菊老师的指挥则如舞动的诗篇,她的手势飞舞间,暗藏情感密码。抬手示意高亢激昂,下压引导深沉内敛——尤其在“民族团结”乐段,她用柔和的弧形手势,指导学员们放缓速度,注入温情。排练中,两位老师默契配合:周二和周四的晚间训练里,时老师强调音准与节奏,李老师则专注于情感处理,通过分组练习,让学员们学会“用歌声讲故事”。他们的专业指导,不仅提升了技巧,更点燃了学员们对音乐的热爱,使表演从机械的合唱升华为心灵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六位领唱成员——卢红、徐春莲、徐晓珍以及晏干生、李斌、贺新春(男声)——是合唱中的璀璨星光。他们并非简单地唱响旋律,而是以饱满的情感色彩诠释歌曲精髓。女声“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以轻快的颤音传递欢愉,;男声“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传递出一种自豪和幸福感。他们曾在在分组训练中反复雕琢,最终在舞台上爆发出感染力,赢得观众的共鸣。</p><p class="ql-block">两段精心设计的伴舞,是表演的点睛之笔。舞蹈分为两组:第一组以柔美和阳刚并重,表现新疆女性的婀娜多姿和牧民的豪迈奔放,形成动静相宜的视觉效果。贯穿“麦穗金黄稻花香,风吹草低见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藏”,吴婷、温卫国、曹云秀、周洪初等四人用 一些新疆舞的元素,牵引着词观众的视线。第二组舞者们手持象征性的手鼓,配合合唱节奏,打着手鼓节拍,旋转、”各族人民大团结,歌唱祖国更富强“,她们围成圆圈,把民族团结和谐和祖国日益富强的情感渲染到极致。排练中,舞蹈与歌唱的配合历经磨合:初期分组练习时,常出现节奏错位,但通过多次周二周四的晚间训练,舞者学会倾听琴声和指挥手势逐步同步动作。最终,两段伴舞与歌声融为一体,让舞台化作新疆风情的微缩画卷,鲜活而富有生命力'。</p><p class="ql-block">这场表演的成功,源自两位老师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和合唱团学员们的坚持。从课堂上的分组合练,到舞台上的浑然一体,合唱团成员们在时老师和李老师的引领下,将《我们新疆好地方》打磨成舞台上耀眼的一曲。每位学员的汗水与热情,织就了这场歌舞盛宴——它不仅展现了新疆的大美,更折射出老年学员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秋收起义纪念广场上响起的雷鸣掌声证明:音乐的治愈力是不分年龄职业的,经典的歌曲,它的词、它的曲,永远会带给热爱生活的每一个人无尽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帮我缩成500字的新闻稿</p> <p class="ql-block">时老师电子琴伴奏 音乐附体的时老师</p> <p class="ql-block">李阳菊老师如痴如醉的指挥</p> <p class="ql-block">舞蹈:吴 婷 曹云秀 温卫国 周洪初</p> <p class="ql-block">舞蹈:曹赣秀 李文伟 曾钦玲 卢完云</p><p class="ql-block"> 罗丽玲 李瑰伦 王桃英 邓小春</p> <p class="ql-block">第一场结束谢幕</p> <p class="ql-block">视频来源:付剑峰 </p><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钟晓霞</p><p class="ql-block">美篇撰稿:童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