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0月31日上午,来自韶关三区七县的劳动教育骨干教师走进韶关市曲江区城南小学的课室,他们都在看什么呢,让我们跟随老师们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h3> <h3> 五(9)班的课堂上,温薇婷老师拿着叶子,和同学们一同进行《手作传情——用“不织布”写一封秋日专属信》这堂语文课的教学,孩子们将以不织布为媒,亲手制作一个能封存秋光的立体信封,将落叶与信笺化作情感的载体,开启了一段“劳动实践与情感表达”相融合的跨学科旅程。</h3> <h3> 张敏老师在二(5)班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手表”,这是一堂以《折出智慧——劳动中的数学》为主题的数学劳动课,为了剪出“手表”,孩子们主动观察钟表上的时间,并思考如何清楚表示时间,并制作漂亮。他们剪出的不仅是图形,更是对数学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浓厚兴趣。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有趣的剪纸劳动中亲近数学。</h3> <h3> 还没到四(3)班的课室,浓浓的香味就扑鼻而来,邹晓舒老师带着同学们开展《小香囊,巧手艺,妙文笔》的课程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到艾草香囊的药用价值,更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亲手制作艾草香囊挂饰,同学们收获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h3> <h3> 还有曾玉婷老师的《纸上魔法——趣味团花剪纸》、刘少敏老师的《一张奇特的脸》、何燕红老师《竹编藏童趣,风铃传笑意》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运用学科知识,掌握新技能,体会传统文化魅力。</h3> <h3> 课例展示后,老师们走到了学校架空层,这里正在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实物展示观摩交流。城南小学的师生们精心布置的劳动教育成果展区成为焦点,展示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半立体折花、手工机器人、版画、拓印、蜡染等。</h3> <h3> 每个展台旁都有小小讲解员为大家带来精彩解说,内容丰富多彩。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如老师们尝试蜡染、包艾糍等,参与体验劳动的乐趣。</h3> <h3> 原来,来自三区七县的劳动骨干教师们是来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体系建设项目研训暨韶关市中小学劳动教研活动,通过课例观摩,成果展示,专题汇报等多元形式,聚焦劳动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创新等核心能力。</h3> <h3> 城南小学党总支部书记胡石洪以“以劳动为桥,融学科之美”为主题,向与会的骨干教师们分享做法:城南小学在推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劳动作为载体和场景,能让书本上静态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实现“知行合一”。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劳动+知识”,而是以真实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效果。</h3> <h3> 活动最后,韶关市劳动教育学科兼职教研员赖秀秀老师鼓励骨干教师们能将本次活动的所学、所思、所悟带回学校、融入课堂,积极尝试将课例中的AI工具整合为“劳动教育智能工具箱”,转化为推动劳动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并为我市“韶优课堂”建设注入劳动教育的鲜活力量,助力韶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h3> <h3>图文:邓智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