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2025第八届北京餐饮采购展览会 摄影李棣 李福萍

唐工

<p class="ql-block">走进2025第八届北京餐饮采购展览会在网上订票9.9元,在现场大门购票19.9元,如果是餐饮业用营业执照可免费进入。进场后扑面而来的不只是香气,更是一种扑朔迷离的热闹气息。展台林立,人流如织,工作人员在展台后忙碌穿梭,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食物的鲜香在空中交织。水果鲜亮得像刚从枝头摘下,糕点精致得如同艺术品,小吃琳琅满目,每一道都像是在诉说厨师的心意。人们排着队,手里攥着试吃券,脸上写满期待。这不只是一场餐饮业采购会,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美食嘉年华。</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秋意正浓。街道两旁的银杏树披上了金黄的外衣,叶子在微风中轻轻飘落,像一场无声的雨。共享单车静静停在路边,一辆蓝色的车甚至撑起了伞,仿佛也懂得在这凉意中自保几分暖意。远处高楼与桥梁在阴沉的天空下勾勒出冷峻的轮廓,而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提醒我刚才那场味觉盛宴并非梦境。从热气腾腾的展台走到这片宁静街景,竟有种从烟火人间步入诗画长卷的恍惚。</p> <p class="ql-block">场馆高阔,金属屋顶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却丝毫不减暖意。大屏幕上写着“第八届·北京餐饮美食展览会”和“第四届·CFM中国调味大师厨皇争霸赛”字字铿锵。厨师们穿行其间,红制服与白厨师服交相辉映,像一场行业的盛会。这里没有明星,却有无数默默耕耘的味觉匠人,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展馆深处,一桌中式菜肴静静陈列,像在等待知音。清蒸鱼卧在白瓷盘中,鱼身完整,泛着温润的光泽,粉丝如云,葱花似雪,简单却极尽讲究。旁边几道菜也各具风韵,红的点缀、切片的食材错落有致,每一道都像一幅画。透明的展示牌上写着菜名与工艺,字迹工整,透着对食物的尊重。这样的摆盘,早已超越果腹的意义,成了舌尖上的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一盘凤凰造型的菜肴赫然入目,竟是用食材雕刻而成——羽翼舒展,头颈昂扬,色彩由天然食材晕染而出,栩栩如生。旁边几道炸物金黄酥脆,摆盘如花绽放,背景里隐约可见白色装饰物,像是为某场盛宴准备的布景。我不禁驻足,心想:这哪里是厨房的产物?分明是匠人用刀尖写下的诗。</p> <p class="ql-block">一处展台中央,立着几座用糖艺制成的建筑模型,白如雪,雕工细腻,连窗棂都清晰可见。旁边还有人物雕塑,神态生动,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说话。小甜点错落点缀其间,像花园里的精灵。参观者围在一旁拍照,孩子们踮着脚尖,眼里闪着光。美食在这里,早已不只是味道,它成了可以触摸的童话。</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模型,矗立在展台中央,宛如童话中的宫殿。橙色的凤凰绕城飞舞,粉色花朵点缀其间,梦幻得让人移不开眼。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有人甚至绕着它慢慢踱步,生怕错过一处细节。这已不是简单的食品展示,而是一场视觉与想象力的盛宴,是厨师们用糖、用面、用时间堆砌出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另一座城堡造型的甜点静静陈列,同样是白色为主,线条流畅,细节精致。几位参观者俯身细看,蓝白相间的衣角轻轻晃动,像是在确认这是否真的能入口。我笑了——谁能想到,甜点也能成为被“观赏”的艺术品?而正是这样的瞬间,让人真正理解了“食不厌精”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长桌延展,菜肴层层叠叠。左侧是塔状与花篮形的装饰,用白黄食材堆叠出层次;右侧则是红黄相间的创意菜,色彩如晚霞般绚烂。每一道都配有说明牌,介绍用料与寓意。参观者低声交谈,有人拍照,有人记录,仿佛在参加一场美食课堂。这里没有喧嚣的叫卖,只有对味道的虔诚与对技艺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几位厨师站在展台前,戴着高高的白色厨师帽,神情专注。他们面前的菜肴红艳诱人,摆盘如画。背景里横幅林立,品牌与活动信息交叠,却丝毫不减这份专业气质。参观者在展台间穿行,有的驻足品尝,有的与厨师交谈。这一刻,采购不再是冷冰冰的交易,而是一场关于味道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张长桌旁,几位厨师围立,桌上是一条用白色食材雕刻的龙,鳞片分明,龙首昂然,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宣传资料整齐摆放,观众围在一旁,有人拍照,有人惊叹。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技艺的宣言——中国厨师的手,既能掌勺,也能执刀成艺。</p> <p class="ql-block">一尊凤凰雕塑立于黑色底座之上,展翅欲飞,羽毛由各色食材拼接而成,栩栩如生。几位厨师站在旁侧,正向观众介绍制作过程。那语气里,有骄傲,也有谦逊。这道作品,耗时数日,凝聚了团队的心血。它不被食用,却比任何一道菜都更长久地留在人们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一张铺着白桌布的餐桌,点缀着红色花瓣,像为贵宾准备的宴席。菜肴前立着标牌,每一道都有名字,有故事。几位年轻人正用手机拍照,笑容灿烂。他们不是专业食评人,只是热爱生活的普通人。而正是这样的目光,让这些精致的菜肴真正“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在摊位前忙碌,口罩遮住了脸,却遮不住眼里的专注。他们手中的糕点一个个成型,色彩喜庆,寓意吉祥。观众围在一旁,有人试吃,有人扫码下单。这不仅是销售,更像是一场文化的传递——通过味道,把传统一点一点,端上现代人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一个巨大的陶罐摆在展台中央,罐身贴着大大的“酱”字。一位师傅正用长柄勺缓缓搅动,深色酱料泛起涟漪,香气随之弥漫。他说这是祖传配方,三代人守着一口缸。我忽然明白,所谓“餐饮采购”,不只是买食材,更是买一份时间的沉淀,买一口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再次环顾整个展馆,依旧是人声鼎沸,依旧是香气四溢。同样的场景,却因心境不同而有了新的感受。这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一场关于“吃”的集体共鸣。我们在这里寻找美味,也在寻找记忆,寻找匠心,寻找那些藏在食物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现在东西做得越来越好,甘蔗汁竟然有这么逼真的包装。</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了海鲜饺子和瓜子苗,感觉瓜苗比豆芽菜嫩,鱼肉馅也好吃,准备明天上午去买。</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十点多去时,好多家都收摊儿了,我想买那个一百元五斤的海鲜饺子也没有了,不过瓜子苗还有买了两盒十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