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图是毛公鼎铭文拓片的局部,是大篆书体的典型代表。这种字体从商朝的甲骨文蜕变而来,至西周时期完全成熟,成为西周时期统一使用的标准化文字。</p><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以后,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独立,互相征战,经过约三百年的吞并、重组,最后只剩下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p> <p class="ql-block">在政权分立,国界隔离的条件下,大篆文字在不同的诸侯国,进行了不同的简化,七国之间的文字形体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一个象形的“马”字,有七种不同的写法。大篆文字的统一性,标准性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大篆是周朝的文字,我认为仅限于西周。而且,大篆并非毁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是毁于周朝的分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