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到莫愁湖公园的那一刻,迎面而来的是一道古色古香的牌坊,飞檐翘角在秋阳下勾勒出优雅的轮廓,“莫愁湖公园”四个大字稳稳地悬于其上,仿佛在轻声迎接每一位访客。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映得石板路也染上了几分暖意。游人三三两两穿行其间,笑声与脚步声交织,踩碎了秋日的静谧,却又添了几分人间烟火。两旁绿树掩映,头顶蓝天如洗,云朵悠然飘过,像极了这季节不紧不慢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走过牌坊,进入公园,一片花圃悄然铺展眼前。粉色与紫色的菊花开得正盛,层层叠叠的花瓣在秋风中微微颤动,像是低语着季节的秘密。花盆架在黑色支架上,衬得花色愈发娇艳。不远处,小河静静流淌,石栏边落叶轻旋,树影斑驳。秋意在这里不似萧瑟,反倒被花香与暖光酿成了一坛微醺的酒,让人走着走着,便慢下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假山兀然矗立,岩石错落有致,仿佛从大地深处自然生长而出。山石间藤蔓缠绕,秋叶在枝头燃起红黄的火焰,与蓝天相映,竟生出几分壮阔来。树影婆娑,风过处,落叶如雨,却不见凄凉,只觉生命在轮回中从容谢幕。站在这假山前,仿佛听见了秋天的呼吸——沉稳、深邃,又带着一丝温柔的凉意。</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满目皆是秋色。枝叶交错,绿意未褪尽,金黄与深红已悄然登场,像是一场无声的交接仪式。蓝天如幕,将这些斑斓的色彩一一托起,阳光穿过叶隙洒下,斑驳陆离,仿佛整片林子都在轻轻呼吸。这一刻,秋天不再是节气,而是一种心境——热烈过后的宁静,繁华过后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园中华严庵静静伫立,该建筑始建于明代,现存结构为明清轩廊建筑风格。门前石狮沉默千年,守着一段无人细说的旧时光。绿树环抱,白云悠悠。</p> <p class="ql-block">胜棋楼得名于朱元璋与徐达的对弈故事:莫愁湖胜棋楼的典故源于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功臣徐达的对弈传说,相传徐达以棋子摆出“万岁”字形获胜,朱元璋遂将楼赐予徐达并更名“胜棋楼”;但历史考证表明,此传说可能为徐达后人编造,用以掩盖明代侵占莫愁湖田产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待渡亭是南京市莫愁湖公园内建于1959年的仿古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并附建连廊,占地面积38.08平方米,附属走廊面积54.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于2007年,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庭院建筑。展馆内设三个厅堂,陈列200余件清代酸枝、花梨等名贵木材制作的古典家具,涵盖宝座、案几、八仙桌等品类,包含二级、三级文物及国内孤品。</p> <p class="ql-block">光华亭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8.99平方米。亭前悬挂有“光华亭”牌匾,为梁东先生所题写;两侧亭柱上有幅楹联,“虎踞龙盘中山王气,鸢飞鱼跃少女莫愁”,为林散之先生所书。</p> <p class="ql-block">屋檐一角斜挑向天,黑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旁边的树已染上秋色,红叶与绿叶交织,像是季节在枝头写下的诗句。天空澄澈,云淡风轻,飞檐与树影相映,古意与生机共存。这一刻,我忽然明白,秋日之美,不在凋零,而在蜕变——旧的未去,新的已来。</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径,眼前豁然开朗。一座莫愁女雕像立于水畔,姿态婉约,目光似望向湖心,又似望向远方。她身后是飞檐翘角的江天小阁,黑瓦白墙,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宛如一幅水墨。湖水如镜,将天光云影、树影人形尽数收纳,仿佛这园中的一切,都不愿错过秋天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透过一处几何形的花窗望去,湖光柳色尽收眼底。湖中小船静泊,船顶黄得醒目,像秋日里不肯熄灭的灯火。远处水波粼粼,云影徘徊,仿佛时间也在此停驻。这扇窗,像是一只眼,替人框住了最动人的片段——不是全景,却最是精妙。</p> <p class="ql-block">江天小阁,原称“四方亭”,位于莫愁水院的西北角,高两层,面积42.34平方米。清代光绪14年(1888年)建,原为木结构;1974年翻建,檐口以下改为混合结构,顶部仍为木结构。近处垂柳环绕,如纱如幕。几艘黄顶游船停靠湖边,船身随水波轻晃,像在打盹。远处高楼林立,现代的轮廓与古典的亭台在湖面相遇,竟不显突兀,反倒有种奇妙的和谐——传统未曾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当下共存。</p> <p class="ql-block">邹鲁碑亭,位于莫愁湖的南侧。邹鲁(1885-1954年),广东人,同盟会会员。粤军北伐时,任兵站总监、经理部部长。后任广东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常委、国府委员等职。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邹鲁受邀撰《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一文,并刻石立于粤军阵亡将士墓旁。</p> <p class="ql-block">粤军阵亡将士墓</p> <p class="ql-block">树林深处,枝叶交织成拱,阳光洒下斑驳光影,落叶铺地,像一条通往秋天深处的小径。红黄绿交织的叶片在风中轻颤,仿佛整片林子都在呼吸。走在这里,脚步不自觉放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秋天,原来也可以如此深邃。</p> <p class="ql-block">湖畔,一棵红叶树下立着雕像,姿态优雅,仿佛在诉说某个被遗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蓝天之下,几朵白云悠然飘浮,树影成剪,红绿相间的叶片在风中轻摇。这景象不张扬,却动人至极——像是秋天写给大地的一封情书,无声,却字字入心。</p> <p class="ql-block">一亭一台二角亭组成的抱月楼,1960年兴建,1983年建成。抱月楼南面的“抱月吟风”长廊,长廊为抱月楼的门亭,坐北朝南,青瓦木柱。</p> <p class="ql-block">抱月楼角亭在秋阳下静立,古典端庄。</p> <p class="ql-block">抱月吟风亭,位于莫愁湖西南岸抱月楼的南侧。亭阁檐下的门额上有“抱月吟风”四字,为郭沫若先生题写。亭柱上有楹联为:平台低吟游客忆当年词赋,登楼纵月此间对六代江山。</p> <p class="ql-block">东西回廊末端各有一个为雕梁画栋的角亭,这是西边角亭,匾额上题有“诗境”两字,两侧楹联为,“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皆为启功先生书写。</p> <p class="ql-block">东侧的角亭(怡情亭)上写道: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p> <p class="ql-block">深秋莫愁湖公园北区的乌桕🌲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树叶从绿变黄,再从黄变红,像是大自然的调色盘,把乌桕树的叶片渲染得五彩斑斓。乌桕的枝条天然不是笔直的,形态优美,整棵树即使未经修剪,一旦长成大树,虬曲有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