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的黄邱山套与《沉默的荣耀》中的舟山解放

兰陵古韵 文化枣庄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剧中吴石将军那句“舟山解放了”的呐喊,让无数观众热血沸腾。鲜为人知的是,这场意义重大的舟山战役,与鲁南大地的枣庄有着深厚的红色渊源。</p><p class="ql-block"> 在苏鲁交界的黄邱套,有一支被称为“运河支队”的抗日武装;在千里之外的东海之滨,有一座名为舟山的群岛。这两处本无地理交集的地名,却因一群特殊的人而血脉相连——他们是运河支队的子弟兵,是解放舟山、保卫舟山、建设舟山的亲历者。在这段跨越山河的记忆中,解放舟山群岛的童邱龙政委、舟嵊要塞警备区原副司令康明才、后勤科丁继超等为代表的老前辈的身影尤为清晰,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从运河到东海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从黄邱套到东海:一支英雄部队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浙江大陆陆续解放,但舟山群岛仍盘踞着国民党军队六万余人。这支装备精良的守军企图将舟山变成“反攻大陆”的跳板。为粉碎这一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受命解放舟山。在这支英雄部队中,就有许多出身运河支队的指战员,来自枣庄的运河支队,在1945年8月被编为山东军区警备九旅十八团,历经多次整编后,于1949年2月编入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22军65师193团,1950年编入舟嵊要塞部队,为舟山解放立下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部队的征战足迹,离不开无数指战员的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童邱龙、康明才、靖秀智、胡安胜、丁继超、杜玉佩等一批从枣庄走出去的指战员们,都在舟山战役中留下了坚实的战斗印记。其中,运河支队副政委童邱龙,1949年2月历任22军政治部直工部长、65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带领部队挺进舟山群岛。</p><p class="ql-block"> 这些在黄邱套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战士,对渡海作战并不陌生。抗战时期,他们就在微山湖、运河一带开展水上游击战。然而,面对宽达数公里的海峡和敌军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场跨海作战依然充满挑战。时任营长的靖秀智率部参加第一次登岛作战。康明才司令后来回忆:“我们从运河边走来,却要面对大海的考验,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新课题。</p> <p class="ql-block">血战登步:康明才与解放舟山的艰难历程</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舟山战役外围战打响。登步岛之战是其中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时任22军65师193团营长的康明才率部参战。战斗异常残酷,我军将士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强渡海峡,在滩头阵地与敌军展开白刃战。</p><p class="ql-block"> 现年102岁的康明才司令回忆道:“海水被鲜血染红了,但没有人退缩。我们运河支队的传统就是‘不怕死、不怕难’。”在这场持续三天四夜的战斗中,我军伤亡惨重,但极大地消耗了敌军有生力量,为最终解放舟山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康明才在战斗中负伤,但仍坚持指挥,他的英勇行为成为全营官兵的表率。1950年5月,在解放军全面攻势下,舟山群岛终于回到人民手中。然而,这仅仅是开始。</p> <p class="ql-block">丁继超与舟山防御体系的构建</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的舟山,百废待兴又面临严峻的防御压力。作为东海前哨,这里是国防第一线。19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舟山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勤科丁继超等老前辈开始了艰苦的舟山防御体系建设。</p><p class="ql-block"> “当时条件极其艰苦,岛上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现已98岁高龄的丁继超回忆道,“我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白天训练备战,晚上修建工事。”</p><p class="ql-block"> 作为后勤负责人,丁继超创造性地提出了“前沿储存、分散配置、军民结合”的物资储备方案,解决了海岛补给易被切断的难题。他还组织官兵开荒种地,发展生产,逐步实现副食品自给自足,极大改善了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从保卫者到建设者:运河支队精神的延续</p><p class="ql-block"> 在康明才、胡安胜、丁继超、杜玉佩等老前辈的带领下,舟山守军不仅完成了保卫海疆的使命,更积极参与到舟山的建设中。他们修建公路、港口,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与舟山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仅是舟山的保卫者,也是舟山的建设者。”康明才司令说,“这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运河支队子弟兵的本色。”</p><p class="ql-block"> 在丁继超等人的推动下,部队与地方密切合作,共同兴修水利,发展渔业生产,改善医疗条件,使舟山在战备紧张的情况下仍能稳步发展。这种军民融合的模式,成为后来舟山发展的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沉默的荣耀: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 如今,舟山群岛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防前哨转变为国家级新区,从海防重镇发展成为现代化海洋城市。而老前辈大多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在舟山传承。</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舟山各界群众都会自发来到烈士陵园,祭奠为解放和保卫舟山牺牲的英烈。在舟山警备区的荣誉室里,康明才、丁继超等老前辈的事迹被郑重记录,成为一代代守岛官兵的精神教材。</p><p class="ql-block"> 从黄邱套到舟山,从运河到东海,这支英雄部队的足迹跨越千里,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的故事,是无数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奋斗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这种“沉默的荣耀”,不张扬却永恒,已成为舟山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也将继续激励后来者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正如舟山一位年轻守岛战士所说:“站在前辈们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更加懂得了肩上的责任。这片海,这个岛,我们会用生命去守护。”</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靖弘毅</p><p class="ql-block">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社会实践导师</p><p class="ql-block">新四军四师抗战在徐州展馆学术馆长</p><p class="ql-block">中共黄邱套山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研究推广顾问</p><p class="ql-block">枣庄市台儿庄区关工委运河支队红色文化宣讲团副团长兼秘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