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

尘烟梦雨如墨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玩于2025年10月26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创作于2025年11月10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6日早上,我收拾好行装退了旅馆,吃完早饭后我乘坐地铁去往今天的游览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铁到达驼房营站后,我走出地铁站换乘专85路公交车,由于这里处在北京东郊,因此公路上的车并不多,就连坐公交车的人也寥寥无几。很快专85路公交车停靠在了我要到的站点,我下了公交车来到了我要游览的地方——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院北侧,这里展示了中国铁路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型号的机车车辆125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之前的旅游中去过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在那里了解了中国铁路的风雨历程。那次旅游后我才知道还有这一处东郊展馆,于是我决定有机会一定去参观。今天,我站在东郊展馆的门口,想到之前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检完票后,我迫不及待的走进了大门,没走几步前面出现了几条铁路线路,线路的尽头是一座很大的房子,房子上面一个巨大的红色铁路路徽格外醒目,房子前面的铁路上停放着好几台各式各样的火车头,既有内燃机车也有电力机车,仿佛一群集体亮相的明星大腕,又好似一起出行的一家人。美中不足的是其中有几台火车头因为里面进行维修的原因而被绿色挡板挡着,让我无法看到它们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铁路的两边我还看到了过去扳动道岔的转辙器。在过去,如果道岔转换位置,需要工作人员操纵这些转辙器来实现。现在道岔的扳动只需要计算机就可以完成,再也不用靠人工了。心血来潮的我,走到转换器旁边,想尝试一下扳道岔,可是我抬了半天也没弄动,一看才发现底下上着锁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路上停放着的韶山4型电力机车,曾经隶属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机务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台蓝色的东风7型调车机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记得我家搬家之前离铁路很近,小时候我总能在我家门口看到这种调车机牵着车厢来来去去,非常忙碌。每次调车机拉着车厢从我家门前路过时,幼小的我一边看一边大声数着车厢的数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停放着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曾经配属兰州铁路局兰州机务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偶尔会看到这样的车头在铁路上通过,有时是两个连在一起,有时是一前一后,中间还有几节货车车厢,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车,今天在这里才知晓原来是工务轨道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参观过程中,我还饶有兴趣的提了提火车车钩,我来到一个车头的前面,双手握住车钩上面的连接杆,然后用力往上提,又大又重的车钩竟然随着连接杆的提动打开了,也算亲自体验一把铁路上的一些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路线路上还停放着一辆货车车厢。无数货车车厢满载着货物奔驰在东西南北,为铁路运输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接着向前走来到了一处名叫“年代”的站台,复古的站台还有复古的雨棚仿佛让我来到了民国时代。站台旁边线路停放的几节客车车厢与站台上来回走动的游客,这样的场景就如同车站旅客正在上下车似的,也让我几乎忘了自己是在铁道博物馆里。每一座车站都见证着一次离别与新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代站的旁边还停放着几节客车车厢,都是曾经能打开窗户、在冬天还需烧煤炉的老式绿皮火车厢,也许这种车厢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现在冬暖夏凉的空调车厢取代了这些老式车厢,也让旅客的乘车体验更舒适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年代站台的尽头还停放着一台蒸汽机车,乌黑的车身上仿佛留有岁月的痕迹,巨大的红色车轮似乎记载着曾经跑过的路程,车顶上的烟囱让我恍若看到了这台钢铁巨兽喷云吐雾的场景。现在这台蒸汽机车如同一位老者,向每一位游客讲述着曾经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代站台的另一侧矗立着一座风格很古老的候车室,记得以前我搭乘北京市郊S2线时路过的青龙桥火车站就是这种样式。而面前的这座候车室恰恰是仿照青龙桥站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处候车室里有什么呢?”带着疑问我走了进去,原来这里是观光小火车的售票处,在这里买一张车票就可以乘坐博物馆里的观光小火车。本着“来就逛全”原则,我又单独花钱买了一张车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候车室另一侧出来,就看到了观光小火车,这是由一台“蒸汽机车”牵引、有五节车厢的火车,它的运行线路是在花园里穿行一圈后回到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快到开车点的时候,工作人员过来打开栅栏门,我和其他几个游客“检完票”后坐到了小火车上,此时我像小孩那样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发车时间到达后,坐在车头处的工作人员便发动了小火车,载着我们驶向前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火车穿过鲜艳的花丛,驶过葱郁的小树林,开过绿茵茵的草地,越过小河沟,在花园里绕了一大圈后回到了“青龙桥”站。我兴致勃勃的坐在车上欣赏着两边的景色,虽然我没有坐过真正的蒸汽机车,但是今天也坐了一回袖珍版的蒸汽机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青龙桥”候车室后,我来到了前面的高速铁路展厅,在这里了解到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展厅一会儿功夫,我在一块知识展板前了解了中国铁路的6次大提速,通过大提速,火车开的越来越快,运行时间也逐渐变短,也让旅客的乘坐体验感逐渐提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04年第五次铁路大提速中,我国开行了直达特快列车(车次前有个Z),这种火车从始发站出发后,全程基本不停车,一站直达终点站,行驶速度非常快,堪比陆地航班。而且直达特快列车基本是夕发朝至,旅客在车上舒服睡一觉,早上起来后就到终点站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1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运营,高铁纵横南北,飞速前行,使北京到上海一千多公里距离仅需5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内还有一个能显示中国铁路网的设备让我拍手叫好,只要在前面的电脑选择一条线路的名称,前面的大屏幕便会用红线展示出这条线路的走向、经过的车站和省、市。一条条铁路线路构成了一张发达的交通网,为旅客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我又了解了各种高铁的型号、高铁的构造和性能,一边看一边惊叹现在的科技让列车速度更快、更安全。正是由于科研人员的研究和付出,才让我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还有一个巨大的京张高铁的沙盘,沙盘上详细注明了京张高铁的路过的各种地方,从北京北站出来,途经清河站、八达岭,跨过官厅水库,路过宣化后抵达张家口,穿过了许多高山河流。看着京张高铁沙盘,想到昨天在居庸关长城上看到的老京张铁路,不禁感慨万分,以前的京张铁路行驶速度仅仅是35㎞/h,现在的京张高铁运行速度是350㎞/h,新老两条京张线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于青龙桥火车站附近构成了“大”字,共同见证了中国铁路由落后到领跑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高铁展厅出来后,来到了机车车辆展厅门前,只是让我感到失落的是,机车车辆展厅因为正在进行维修所以暂停开放,这导致里面好多重要的展览和精品都没有看到,这也为我这次的旅行留下了一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该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网上找来了机车车辆展厅内部的图片,这里面各种火车头和车厢一辆接着一辆,仿佛一片钢铁丛林,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此,我参观完了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我朝着大门口走去,脑海中整理着今天看到的内容,又联想到自己坐火车的经历,我开始赞叹中国铁路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是啊,从当初喷云吐雾的蒸汽机车到轰鸣前进的内燃机车,从节能环保的电力机车再到风驰电掣的高铁复兴号,中国铁路就如同滚滚向前的火车车轮,不断创造新的佳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