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本期将介绍冰岛的峡谷与冰川</b></p><p class="ql-block">进入冰岛的第四天,行程安排景点是羽毛峡谷 (Fjaðrárgljúfur),重头戏则是瓦特纳冰川 (Vatnajökull),两者颜值打分均很高,冰岛行的考验正式开场了,阿白面对挑战,即紧张又兴奋,不敢有丝毫马虎。</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b>Day4. 8月29日阴天•雾</b></p><p class="ql-block">今朝6am起床,7am离开Vik镇继续沿#1公路向西,早出发是为了10am之前能赶到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参加跟团冰川徒步。沿途顺道先徒步看苔藓,然后是羽毛峡谷。</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天公不作美,白色笼罩,雾蒙蒙,像在吞噬大地生物。无畏的白色小车穿梭在大片绿色蛋子旷野中。</p> <p class="ql-block">主路左边有个小缺口,整理出一小块平地,可以停放十多辆车,苔藓步道口近在眼前,两边是景点介绍牌。</p> <p class="ql-block">埃尔德熔岩 (Eldhraun) 是冰岛南部的一个巨大熔岩原,由1783-1784年拉基火山爆发形成,面积约565平方公里。如今,这片曾经被火山灰和熔岩覆盖的土地上爬满厚厚的绿色苔藓,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科学家到访。</p> <p class="ql-block">冰岛火山史极为壮观,几个世纪以来,炽热的岩浆不断在大地表面奔流,塑造出洞穴、峡谷和至今依然存在的熔岩原。</p><p class="ql-block">熔岩原是火山喷发的附属赠品,每一片熔岩原在形状、大小甚至颜色上都是千差万别的,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形成方式和年代。</p> <p class="ql-block"><b>感受世界上最不平整的步道,虽经人工整平过,仍然凹凸不平,制作者存心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包括眼睛与腿脚,顾不过来纯属正常</b></p> <p class="ql-block">阿白"来也来了",花几分钟,沿着网球场般大的步道走一圈,为冰川徒步预热。</p> <p class="ql-block">第二场预热是羽毛峡谷徒步,从停车场看出小众景点的孤独感,据网上报徒步约5公里,上升约百米。</p> <p class="ql-block">羽毛峡谷 (Fjaðrárgljúfur) 是冰岛南岸的一座绝美峡谷,被评为"著名"的小众自然景点之一,与历史名城教堂镇 (Kirkjubæjarklaustur) 相距不远,教堂镇是阿白D4住宅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羽毛峡谷位于冰岛东南部的一个长约2公里的峡谷。峡谷深约100米,一条清澈的小型淡水溪流贯穿其中。</p> <p class="ql-block">峡谷于小冰期末纪形成,迄今已有近万年的地质历史;其基岩则更加古老,约诞生于两百万年前。冰川湖泄出的径流切割出峡谷的幽深沟壑,软质的岩体被裹挟而走,唯有坚硬的磐石被遗留下来,从而塑造出羽毛峡谷的壮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b>如果天气晴朗,想象中两崖顶对视拍摄效果肯定好!</b></p> <p class="ql-block"><b>有足迹可寻走到崖头的小道口放置了警示牌,斩断了崖顶秀秀念头,冰岛环保世界之顶表现在方方面面,靠游客自觉遵守规则</b></p> <p class="ql-block"><b>一座座崖壁连崖壁,薄弱处被风射穿,形成风洞,形状要像冰岛版图喔!</b></p> <p class="ql-block">据说峡谷两岸崖壁是被冰川打磨砂平,阿白联想到悉尼蓝山连体大崖壁,也是如此被砂平吗? 无论在北边还是南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冰川期大神南北两边忙,放过谁?</p> <p class="ql-block"><b>大雾天减弱了能见度,增添了险峻氛围</b></p> <p class="ql-block"><b>一个个兽头观景台,守护着这条冰川溶积河流,岁月如歌,埋藏着无数生离死别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卧虎岩遥望白纱幕,黑沙道,众兽头,细看有点鬼谷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阿白觉得此地不可思议,浮想联翩,导演拍戏选景错过此地,理由只有剧组保险费贵,可能损失亿万观众哟!</p> <p class="ql-block">羽毛峡谷右侧,蛇形步道盘旋向上、弯曲挺向纵深,因天气及时间原因,阿白行走了一半,及时止步返程,讲好的预热徒步,不当真、无需全力输出。</p> <p class="ql-block">做冰岛行攻略时,阿白选择购买了三个Tour,第一个就是瓦特纳冰川徒步团,9:30am到达冰川徒步出发营地: Skaftafell Base Camp,需要领取特制冰爪、头盔、冰镐,绑上急救吊环扣安全带,专业带队向导会讲解它们的穿着和用法,如果鞋子不合格(包括低帮登山鞋),需要付费租借高帮登山鞋,雨裤伺候,最后,签自愿生死状,提前15分钟做准备是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10am乘坐大巴到进山口,下车后,18勇士分兵两组,由男女两个头领分别带队进山,领队要求不要踩踏年生长才1cm的弱小绿苔,整个行程约5小时。</p> <p class="ql-block"><b>上冰层之前遇到的天然大弹坑</b></p> <p class="ql-block">附近火山爆发也将火山灰送入冰川,攀爬小队9人将首先经过一片火山灰与冰雪混杂的区域。接着来到一望无垠的广袤冰原,冰川的纯白与冰蓝色彩十分炫目。冰川色彩层次分明,在冰川裂隙中更加展露无余。远眺冰川之巅,一览山川、冰尖与冰盖的壮丽全景,惊叹于冰川的广袤与纯净。</p> <p class="ql-block"><b>夏季是冰川溶化季节,水滴穿洞的冰川隧道</b></p> <p class="ql-block">冰岛以其冰川而闻名世界,冰川面积达冰岛国土的11%,冰岛冰川徒步是世界之顶,加拿大冰川国家公园需乘特制冰上巴士进入,为了保护环境,只允许踏上初段大平层,新西兰等地只能停留在冰川前观看。来到冰岛,当然不能错过冰川徒步项目,真正脚踏冰川攀登。对于来自温暖地区悉尼人来说,遇上白色已经惊艳到了,怎肯不尝试攀爬冰川绝佳选择! </p> <p class="ql-block"><b>阿白兴奋地踏上冰川大平层</b></p> <p class="ql-block">首先,领队给队员们讲解了如何在上、下坡行走,要领是微外八字步法,双腿稍扒开加宽如肩,增加稳定性,抬脚向前用冰爪鞋加力踩入冰层,特别是下坡时,需踩稳固定,重心靠后,每一步都要踩在冰层上面,避免踩侧面,走起来很累人。</p> <p class="ql-block">手握大铁镐、 身背一捆绳子的女领队讲:"受溶化影响,冰川条块是游动的,每一次徒步轨迹都不一样,没人到达过冰川顶点,行程没设目的地。"小队的任务是探索与发现 (Exploration & Discovery),她领着队伍绕着S型冰川地域展转向上,因正值溶化期冰川呈现不规则的条块状,常遇深沟,需要上上下下、横跨水沟,偶尔走不通返回从另一边再上,看似节奏不快,仍觉很吃力。</p> <p class="ql-block">攀爬冰川是很辛苦的,需要有拼命三郎的勇气与体力,冰川山坡海拔不高,不会缺氧,无需用生命来挑战,阿白心里注入了一个自己的喜马拉雅,他明白"权力的游戏"在冰川上不好使,导演不可能带队上来拍摄,用人造布景更省心,无需体验同样可以忽悠观众。导演戴上墨镜可以口无遮拦,听说过代考试(代写论文)的,没听说过代编剧本的,会不会有代写游记的? Al倍感失业压力。</p><p class="ql-block">阿白发现登雪山与登冰川完全不同,雪山鞋底部有凸点防滑柱(类似足球鞋),冰川鞋配特制钢尖钉,要求能打穿冰层表面,没有装备是无法移动的。</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掉落在队伍后面,为追赶,会情不自禁地走直线近道(逃避S道),就会遭遇难度惩罚,折返花更多时间,试图改变打法,阿白插队排第二位,紧跟领队步伐,不用着急赶队伍了,但配速、行走把控受约制,没时间喝水、更不能拍照,失去了冰川徒步意义,设想中领队安排摆拍被忽略了。搭档摔到了两次,警告了体力不支,腿脚发软,阿白不敢戴手套(为方便支配手机),手指擦破出血,冰川棱角非常尖锐。阿白心想: 5小时连续行走下来,恐怕会出状况?! 心里也在抱怨为什么会选择5小时徒步团队? 挑游客网站毛病: 只强调上冰川无需经验,没标明体力有门槛要求。为什么没选3-4小时间冰川大平层大叔大妈拍照团呀? 寻找自身原因: 阿白原来徒步基础是自由配速,随时叫停休息,不太习惯受人支配,与年轻人比体力从起步线开始就输了。</p><p class="ql-block">常去户外徒步的朋友都知道: 长时间身体无法方便,只能减少饮用水,机体缺少食物与电解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阿白拖着疲软的腿脚,勉强跟在队伍最后面,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来到了一块稍平坦有景区域,阿白不好意思地提出申请: 希望留在此处小憩等待小组回头。领队同意了,阿白放下心来,一边喝水,一边看着蛇形队伍又上了一个十多米大坡。</p> <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停住行走,然后,领队又折返回来了,是向上攀时间用完了? 是领队不放心弃下的队员阿白,担心他翅膀长硬了,在眼皮底下单飞? 还是发现了阿白对她玩法产业怀疑? 领队自我修正,不再创自己新高,觉得全体安全归才是王道? Anyway,汇合大团圆是温馨的,领队宣布集体返回,没人表示异议,好像见好就收会增添体力,于是,又见大家排好一字队形,快速向山下走去。</p> <p class="ql-block">科普冰川是怎么形成的? 通常终年寒冻山区高处的层层积雪受强风作用吹到垭口堆叠,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川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坚硬的冰川。冰川特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p> <p class="ql-block"><b>阿白钻进冰川缝隙,如果深度大于一人,靠自身能力上来会非常困难</b></p> <p class="ql-block">瓦特纳冰原国家公园成立于2008年,是在斯卡夫塔山国家公园 (Skaftafell) 和约库尔萨尔格吕夫尔自然保护区 (Jökulsárgljúfur) 的基础上建立的。</p><p class="ql-block">瓦特纳冰川不仅是冰岛最大的冰川,也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冰川。它覆盖了超过8100平方公里,拥有约30条冰舌。此地各冰舌分工明确,之后还会继续介绍更大的分支冰舌。</p><p class="ql-block">冰川是用冻雪压成巨大的冰,更大规模称呼为: 冰盖、冰帽、冰原。</p> <p class="ql-block">冰川溶水源头,理因纯净甘甜,无污染,然冰川可能已存活千年,哪一年的细菌复活没有样本? 须谨慎小心,阿白装水摆样子。</p> 仍喝着带上山的饮用水 <p class="ql-block">阿白攀爬冰川了结心愿,打破了自己的许多记录,满心欢喜,摆谱示意,冰川块上灰色是火山灰随风雪冻结在一起,蓝色冰是阳光照射下,冰块吸收住了紫外线光谱,留下了色彩痕迹。</p> <p class="ql-block">从瓦特纳冰川下来,历时5.5小时,与另一支小队汇合,据说一年长者受伤崴了脚, 会给以后的行动带来困难。为缓解疲劳阿白决定取消一瀑布游(需徒步3公里),改去小冰湖(约走1公里),先在营地来两份: 炸鱼薯条(2Fish&Chips+Coca-Cola:7800冰岛克朗)。</p> <p class="ql-block"><b>此地仍然是瓦特纳冰川分支舌滩,冰川流淌出神奇"心"形,老天爷关照着这片爱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部分大块头冰脱离了固体冰川床,在水中漫无目的分解</b></p> <p class="ql-block">阿白能够体会到户外拍摄的不确定元素,能不能拍好片子取决于时间、环境、人物等许多因素,远比平常合影难上n倍,同质画框无可比性。</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到达教堂镇 (Kirkjubæjarklaustur),也称龙虾镇,入住观极光小木屋,周边没有污染源,很宁静,阿白头碰枕头便会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屋边高坡上放着两把素颜椅子,没有柒成加拿大红色,款式类似,成人之美。</p> <p class="ql-block">龙虾镇晚餐点了龙虾汤,汤里只有几粒小虾,食物都是岛外运来的,海鲜食材质量与价格均比不了原产地澳洲,有的吃已很满足,原谅了,没理由投诉。</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到访! 用手机、文字记录行程,挑战冰川徒步,战胜自我,我们到过、摔过,成长过,再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信念迎接新的行程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