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风雨吹拂跌落的“银杏果”

彭光新

<p class="ql-block">摄影:彭光新</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1110</p> <p class="ql-block">地点:重庆渝北金山路</p>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72066</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金山路还带着夜雨的余味,风一吹,树梢轻晃,几颗果实便从高处跌落,悄无声息地躺在灰褐色的地面上。它们颜色淡粉,像被时光洗褪了的旧信笺,表面斑驳,仿佛记录着某段无人知晓的旅程。我蹲下身,看见果柄仍倔强地弯着,像不肯低头的脊梁,而地面的小孔里,隐约钻出一点绿意——生命总在破碎处重新发芽。</p> <p class="ql-block">两颗果实靠得很近,像是彼此依偎着从枝头坠下。风雨来时,它们或许曾一同摇晃,最终又一同落地。斑驳的果皮上,有水汽凝成的薄雾,映着天光,泛出微润的光泽。这让我想起那些在城市里奔波的人,被生活的风推着走,跌倒了,也不喊痛,只是静静地躺着,等下一个清晨重新醒来。</p> <p class="ql-block">灰色地面像一块旧石板,吸饱了湿气,踩上去微微发暗。两颗果实散落其间,裂纹从表皮蔓延开来,却不显颓败,反倒有种坦然的美。它们不再属于树冠的荣光,却已融入泥土的低语。我忽然明白,掉落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抵达——从高处到低处,从喧嚣到寂静,从被看见到默默滋养。</p> <p class="ql-block">粗糙的地面上,果实静静躺着,周围是深色水泥与石缝交织的纹理。这里没有花香四溢,也没有蜂蝶环绕,只有风偶尔掠过,带起一丝凉意。可正是这样的角落,最能让人看清生命的本来模样:不靠炫耀,不靠攀附,只以最朴素的姿态,完成一次落地归根。</p> <p class="ql-block">一颗果实独自卧在石面,果柄短小却坚韧。它不像在哀叹命运,倒像是在休憩。斑点如岁月的印章,刻在淡粉的肌肤上,无声讲述着风吹雨打的日子。我蹲得久了,竟觉得它像一位老友,不必言语,只一个眼神,就懂彼此经历过的寒暑。</p> <p class="ql-block">特写中,裂纹如细网铺展,果皮上的斑驳像是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它曾高悬枝头,沐浴阳光,也曾在风雨中颤抖,最终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回归大地。果柄依旧向上弯曲,仿佛在说:即使跌落,我也未曾真正低头。</p> <p class="ql-block">三颗果实散落在灰地上,姿态各异,却都带着同样的淡粉色调。它们不再整齐排列于枝头,而是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画出各自的弧线,落在不同的位置。这多像我们的人生——起点相同,终点未知,过程全凭风向与重量决定。可无论落在何处,颜色未改,质地未变,仍是那颗完整的果。</p> <p class="ql-block">两颗果实并排而卧,果柄细长,像牵着手的老夫妻。地面湿润,石纹清晰,仿佛昨夜的雨还在低语。它们不再属于天空,却成了大地的一部分。我忽然觉得,掉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真正活过——而这果,明明已经活得如此深刻。</p> <p class="ql-block">两颗果实旁,一株嫩绿小植物正探出头来。生命的轮回在此刻具象化:旧的落下,新的萌发。斑点累累的果与鲜嫩的绿芽同框,竟不显突兀,反而和谐得让人心安。原来死亡与新生本就相邻,就像秋天的尽头,总是藏着春天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一颗果实旁,绿叶与枯叶并存,叶尖还挂着水珠。那滴水,或许是昨夜的雨,也或许是今晨的露。果柄弯曲,像在指向地面,又像在轻抚泥土。湿润的气息弥漫开来,整幅画面安静得能听见时间流淌的声音。这哪里是凋零?分明是一场温柔的告别仪式。</p> <p class="ql-block">灰色表面上,果实与两片残破的绿叶共处。叶片边缘卷曲,似曾经历风雨,却依然挺立。果与叶,都是被风吹落的旅人,却在这方寸之地,组成了一幅静默的风景。它们不争不抢,只是存在,便已诉说万千。</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颗果实,淡粉如初,纹理细腻。它静静躺在粗糙的灰面上,像一封寄给大地的信。果柄微弯,仿佛还在回应风的呼唤。我凝视良久,忽然笑了——原来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发生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由一颗跌落的银杏果,轻轻讲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