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友:二哥</p><p class="ql-block">图文:二哥(手机创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784095</p> <p class="ql-block">再次奔赴旅居清单里的“象”往之地,在云南这片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与世界花园交织的土地上,沉浸式解锁“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次去腾冲我们从泸水出来,走219国道,沿途风光步步皆景,行至双虹桥时特意驻足,在路边咖啡馆捧一杯醇香,把旅途的惬意一饮而尽。</p> <p class="ql-block">去百花岭的路上遇到咖啡种植基地。高黎贡山百花岭位于云南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地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端东坡,这里有原始森林、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还有南方丝绸之路古道,是著名的观鸟圣地。</p> <p class="ql-block">路过亚洲第一大榕树。特意留步打卡。</p> <p class="ql-block">在潞江坝上高速,路过龙江大桥,大桥是云南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位于横断山脉南段,2016年通车,全长2470.58米,是亚洲桥梁建设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去瑞丽再次往返龙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入住朋友家。</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我们参观滇西纪念馆和北海湿公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有一场发生在中国西南和缅甸北部的抗日大血战,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缅北战役。在国土沦陷,民族存亡之秋,无论是前线的战士,还是后方的民众,都以一腔热血,英勇投身于这场艰苦卓绝的决战之中,以前仆后继、还我河山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曲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悲壮战歌。</p><p class="ql-block">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生动的场景再现,让广大观众身临其境,全面了解滇西抗战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英雄事迹和伟大胜利,深刻领悟这段历史的伟大意义。</p><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团结一心、共御外侮,关同谱写的爱国交响曲。滇西抗战前后延续了三年零三个月。在这段烽烟岁月里,滇西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滇缅公路,打通了战路运输通道;南侨机工忠心报国,抢运物资,为民族存亡奉献青春热血;飞虎队鹰击长空,守卫西南,与中美航运队共闯驼峰航线,用生命铸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艰险的空中生命线;中国远征军将士在滇西大地和缅北丛林勁力奋战,最终歼扫顽敌,光复河山⋯</p><p class="ql-block">滇因抗战是中国人民抗目战争暨世界反法因斯战争史上一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篇章,是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缩影,是中华民族宏阔历史上永远屹立的丰碑,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佛大复兴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腾冲北海湿地位于腾冲城东北10公里处,是西南唯一火山堰塞湖湿地,这里草排独特,生物多样,4-5月北海兰盛开,景色绝美。</p> <p class="ql-block">北海湿地旁的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晚上旅居腾冲市玛御谷温泉小镇三期(清和园)15栋1单元的朋友,在小镇上请我们吃农家饭,感到格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11月2日,腾冲一场大雨过后,公路旁的景致愈发醉人。湿漉漉的路面如镜面般,将澄澈的蓝天白云完整映现;路边银杏叶经雨水轻叩,簌簌落在地上,叠成一片柔软的金黄地毯。远处的山峦被薄纱似的云雾缠绕,晕开朦胧的轮廓,恰似一幅刚晕染好的清新水墨画,每一处都透着灵动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雨中散步热海公园,游客仍然不少。公园位于云南腾冲城南8公里处,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这里地热景观丰富,有大滚锅、珍珠泉等奇泉,素有“天然地热博物馆”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位于腾冲市马站乡,是国家5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这里有99座新生代火山,类型齐全,保存完好,还有黑鱼河、神柱谷等景点,可乘热气球俯瞰。</p> <p class="ql-block">深秋时节的银杏村,在雨水中,银杏叶落,金黄满地,成了最鲜活的秋景。偶有风吹过,漫天金叶簌簌飘落,落在肩头、发间,仿佛把整个秋天都拥进了怀里。这般景致,让每个驻足的人,都成了画里的一部分。前线播报:目前腾冲银杏处于初盛期,黄叶率约35%-60%,呈现黄绿渐变的“绿野鎏金”景观,外围树林黄得更明显,村中心如银杏王广场仍以绿黄交接为主。想拍满村纯金大片得等一等,11月20日-12月5日是巅峰期,若偏爱清净错峰,现在去能避开人流,拍渐变风格照片正合适。</p> <p class="ql-block">天气终于变晴了,今天上午安排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司莫拉</span>佤族村,它位于云南腾冲清水乡,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是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它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司莫拉佤族村的幸福密码在于党建引领下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保护以及村民思想转变等多方面协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晨露还挂在绿叶上,司莫拉佤族村的村民已挎着竹篮钻进百香果棚。藤蔓间,紫莹莹的果实垂满枝头,村民指尖轻捻便摘下一颗,果香混着山间清风漫开。他们笑着将果实归拢,筐里的百香果堆得冒尖,满是丰收的甜意。</p> <p class="ql-block">大地茶海森林康养基地,千亩茶海叠翠,高负氧森林环抱,这里是天然疗愈场。可采茶研学、林间冥想,<span style="font-size:18px;">午后在林间步道慢走后座下来,</span>品茶喝咖啡聊养生,让身心在茶香林海间,寻回轻盈与活力,别说有多么爽快了。</p> <p class="ql-block">比起和顺的盛名,绮罗古镇更像一位低调的故人,把滇西的温润与故事,都藏在青瓦白墙的巷陌深处。绮罗的美,从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藏在每一个寻常日子里的、最动人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时光是慢的。</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故事是浓的。</p> <p class="ql-block">腾冲绮罗镇马家大院,又称马帮大院,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马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曾是马帮队伍停驻的地方,见证了腾冲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节点的重要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大院采用典型的滇西四合院风格,木质结构精美,雕梁画栋,院落宽敞,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典范以及腾越文化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院内布局:院内设有一个小型马帮文化馆,陈列着马灯、马铃、马鞍、驮架等马帮用品,还展示了马帮的行程路线、贸易商品等资料。此外,院内还有中心火塘、老茶馆,后院则是一处热带植物繁茂的花园。</p><p class="ql-block">文化体验:游客在马家大院可以免费品尝“马帮雷响茶”,还能在马帮宴餐厅品尝酸笋煮鱼等腾冲特色菜肴,感受马帮文化与当地饮食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腾冲绮罗古镇李家大院位于老虎巷内,是清代腾冲富商、翡翠大王李先和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建。</p><p class="ql-block">建筑背景:李先和7岁随父到缅甸,14岁父亲、叔父去世后独自拼搏成为巨商,在曼德勒创建“福和美”“三益恒”商号,深得缅王赏识,还娶缅王妃侄女为妻。李家大院当年由大理剑川师傅历时3年建成。</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具有大理白族和中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大门为三重花罩大门,里层为大鹏麒麟图案,中层为灵鼠神佑等图案,门楣为牡丹屏风面罩。</p><p class="ql-block">院内布局:大院为“一根扁担挑两桶”的两进院落格局,寓意德行与财富并存。院内有腾冲唯一留存的“福、禄、寿”木雕空心照壁,别称“五福临风”影壁,两端饰浮雕麒麟与凤凰。正房设暖阁家堂,龛头为双凤朝阳,上悬“崇德象贤”牌匾,供奉“天地君亲师位”,彰显尊天地、敬祖宗、崇师道的家风。</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徐霞客游记》记载,明崇祯年间,徐霞客受李虎变之邀,曾在李家祖宅居住7天5晚,大院门联“霞客极边驻足地,绮罗虎巷传贤名”即源于此。李家大院是古镇最著名的老宅之一,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民俗博物馆,展现了腾冲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次到腾冲和顺镇专门安排了三天两晚,住朋友在和顺镇开的榴恋艺术小栈,大家都非常满意,时间也很合理,因为到和顺不是为了一场匆匆忙忙的打卡,而是为了一段可以慢慢感受的日子——在这里,你能遇见滇西的慢生活,也能找回心里的那份宁静。在这里你能切身感受把时光泡在滇西的温柔里。若说腾冲藏着最动人的烟火,那一定是在和顺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早晨在古镇散步,远离热闹的城市,感觉时间真的慢下来了。午后坐在民宿的藤椅上,看阳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茶汤里,旁边的三角梅开得正艳,连风都放慢了脚步。傍晚时分,夕阳把天空染成暖橙色,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嬉笑,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温柔的时光轻轻抚平。</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和顺古镇,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较大的乡村图书馆。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咸新社”和1924年的“阅书报社”,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全馆占地面积5577.34平方米,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群。现有藏书11万余册,分设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馆内有胡适、熊庆来等文化大家的题字。1980年,该馆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家的牛肉特别好吃而且便宜,大家都称赞。地址在泸水219国道旁。</p> <p class="ql-block">潞江坝路边的傣族餐。主人家热情好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完稿于2025年11月10日下午六点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