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帼奋斗者一一王文娟

耳顺者

<p class="ql-block">作者 李良锷</p><p class="ql-block">编辑 杨治平</p> <p class="ql-block">  在洪湖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敢于跳入“农门”,勇于网上“冲浪”,将互联网直播带货的信息,通过“高速路”送​到洪湖水乡村落,使那些“待在闺中”,待价而沽的农副产品,搭上了电商直播快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让藕农们切身得到了红利。这群人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洪湖直播带货新农人”。他们弘扬“洪湖精神”,掌握新技术,激发新活力,开启了乡村创业的新引擎,成就了洪湖水乡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27日,由湖北省妇联主办的向“最美巾帼奋斗者”致敬礼活动在武汉举行。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王文娟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的称号。全洪湖市唯她一人获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文娟,1984年出生的天门妹子,在她22岁时,从湖北省天门市某高中毕业后,去了广州,当了一名文员。不久,她发现身边一些女孩子借着广州发达的服装行业优势,纷纷当起了网店店主。她也动了心:“何不把家乡的特产拿到网上卖呢?”</p><p class="ql-block"> 2003年,从武汉某高校毕业的杨晶,到浙江、广东闯荡,从事网络策划工作。他和王文娟在广州工作时,结为伉俪。2009年,因家庭团聚回故乡一趟,得知家乡特产滞销的问题,王文娟夫妇决定辞去广州工作,返回家乡洪湖创业。</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乡万全镇后,他们发现一个怪现象:洪湖莲藕品质优异,但外地难买;本地莲藕却常遇滞销。他们决定利用网络解决这个供需矛盾。</p><p class="ql-block"> 2009年在家乡开设淘宝店。他们从表哥家的50亩藕塘起步。万事开头难!为了打开莲藕的销路,王文娟和杨晶三天两头就往藕塘跑,了解莲藕品质特点,拍摄了图片,制作成文档,放在淘宝上。</p><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人猜测,议论:“这小夫妻俩大学毕业,可能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才回农村来挖藕,多没面子啊!”</p><p class="ql-block"> 王文娟听了,不以为然。他们从表哥那里进货,开始经营淘宝店。一天竟然有4000多个订单,每单最少5斤藕。三天的活动下来,成交了三万多斤莲藕。一下子涌来这么多订单,过去曾怀疑他们、小瞧他们、误解他们的乡亲纷纷跑来向他们请教经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2年,夫妻俩成立了“洪湖青泥巴藕合作社”。“洪湖青泥巴藕”品牌的创始人王文娟、杨晶夫妇便从此致力于开发生态莲藕项目。他们首先把青泥巴藕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测试。合格后,贴上“洪湖青泥巴藕”商标,并附防伪标识,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从藕塘到餐桌上全过程追溯,确保舌尖上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直播带货,诚信才是永恒。”王文娟说。</p><p class="ql-block"> 2016年,淘宝直播兴起后,王文娟立即加入了直播大潮。她的直播与众不同:从4月份下藕苗到10月份挖藕,半年时间里,莲藕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休眠等生长发育阶段,她都用直播展现出来,让那些从小居住城市的家庭主妇们大开眼界。同时,也让她们知道了藕农的不易,还看到了直播带货的电商们工作之艰难。</p><p class="ql-block"> 为了做好直播,王文娟经常观摩别人的直播,虚心学习别人的技巧和直播内容。慢慢的面对镜头,话题变多了。她常说:“直播要树立好人格,讲诚信。让别人相信你,信服你,觉得和你聊天有一种亲切感。”</p><p class="ql-block"> 王文娟是一个性格十分阳光、开朗、善言的知识女青年。她的性格和魅力深深吸引并感染着成千上万的粉丝。</p> <p class="ql-block">  下湖挖藕,从来都是男人干的力气活,很脏,很累的。王文娟都毫不顾忌,常穿上连体防水衣就跳进齐膝深的淤泥里,举起手机直播。许多城里的网友从来没见过这别开生面的挖藕过程。出于好奇心,他们把王文娟直播的情况,一传十,十传百,粉丝渐渐增多。往往一场直播,开始只有几百人观看,后来几千人观看,最多时有几万人同时在线。王文娟则不厌其烦地和他们互动。接着粉丝们便纷纷下单。乡亲们看到这一奇景,真的是惊掉了下巴!</p> <p class="ql-block">  2019年,王文娟去了一趟杭州,参加淘宝直播盛典。她与来自湖北、河南、广西等地村播代表一起,启动了“村播计划”。王文娟在这次盛会上学习到了更多的直播技能。回洪湖后,她带动了城郊三百多名农民和她一起做直播。自村播开始后,合作社200公顷的莲藕,畅销全国,年销量实现同比翻了一番。</p> <p class="ql-block">  仅2019年,通过她的淘宝店,就有价值千万的故乡农货走向全国。</p><p class="ql-block"> 2021年,通过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近600万元。这年,王文娟夫妇受邀,成为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座上宾。送给了她一个响亮的名字——“洪湖铁娘子”。</p><p class="ql-block"> 随着销量的不断上涨,王文娟和丈夫杨晶在小港流转了300多亩藕塘。实行“种植+销售”一体化模式。他俩自产自销莲藕,并将销售额从500万提升到1000万元。从此,两夫妻自己种藕、挖藕、直播带货,还带动了家乡特产的热销。</p><p class="ql-block"> 2025年,王文娟夫妇的团队,将其直播业务扩展至抖音、微信等多个平台运营,年销售额已突破1500万元。</p><p class="ql-block"> “藕莲京城,荷力全开”。11月2日,“洪湖莲藕品牌价值发布暨品牌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王文娟有幸受邀赴京参加了这次盛会。洪湖莲藕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价值258.61亿元。“洪湖莲藕”、“洪湖莲子”、“洪湖藕带”、“荷叶茶”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全国独一无二,“藕汤”、“藕带”、“荷叶茶”、“莲子”四个产品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2%、67%、53%、32%。面积、产量、加工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她还不远千里,将他们家藕塘里挖起的一支4米多长的藕,带到了会场,一下子引起了大会参与者的轰动和惊叹。在京城,出尽了风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文娟有个好丈夫。杨晶主内,她主外。杨晶负责策划,做文案,仓库供货,而王文娟则整天泡在藕塘里直播,推介洪湖的莲藕。二人分工合作,十分默契。</p><p class="ql-block"> 春节到了,王文娟说:“春节不打烊,辛苦并快乐着!”在除夕前,王文娟在直播时,对着镜头说:“春节在家,怎样煲出好喝的银耳莲子羹?请注意,我家的莲子是自然成熟的。煮之前不要泡,冲洗一下就行。泡了反而不易煮烂。煲莲子羹要先用大火,再中火。如果中途要加水,一定要加开水。如果加冷水会让银耳出胶不浓……”她侃侃而谈,和粉丝们分享美食的制作。这远远超出了直播带货的经营范围。她就是这样,把粉丝当朋友,当亲人,因而赢得了更多客户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  她有两个孩子,现在女儿13岁,儿子10岁。两个孩子年纪不大,却很懂事,他们常在仓库里当小帮工,帮忙贴标签。有时他俩嘻笑打闹,好不欢乐!一家四口,在这时候,多么温馨、多么幸福啊!这时,王文娟总是不无感慨道:“有了自己喜爱的事业,还能陪伴孩子成长,多好!”</p><p class="ql-block"> 2017年,王文娟荣获荆州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0年,王文娟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新华社,《人民日报》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广泛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  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交会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洪湖青泥巴藕”荣获“金奖农产品”称号。王文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新农人,新势能,新乡村,新画卷。湖北省洪湖市的一群“洪湖直播带货新农人”,成为引领农民发展农村,托起农业的一支生力军,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靓丽的新风景。王文娟成为“最美巾帼奋斗者”,的确是名符其实!</p><p class="ql-block">​​ (2025.11.7.完稿)</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 李良锷,原湖北省洪湖师范学校退休教师。1940年6月出生于洪湖新堤。中共党员,中师语文高级讲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特约编辑,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洪湖市作家协会顾问,洪湖市政协文史专员。 曾在《中国政协报》、《语文报》、《中师生报》、《荆州日报》、《洪湖之光》、《洪湖文史》、《出类拔萃》、《童星成长之路》、《奉献者之路》、巜荷韵洪湖》、《遇见荷莲》等报刊、书籍发表论文、文学作品几十篇。近几年,创作并出版了《说善书》、《新堤往事拾遗》、《追寻洪湖之光》、《弦歌灼芳华》等书。另外,还有《洪湖放歌》、《探访州南古镇》已定稿,即将付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