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政史系,今日喜宴前: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清雅

<p class="ql-block">引子:一封来自东胜的红色请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如酒,愈久愈醇,悄然将岁月酿成心底最温润的回甘。当李奉先同学那封缀着喜意的红色请柬轻轻落在掌心,仿佛也叩开了尘封三十年的记忆之门。那一抹红,不只是婚礼的邀约,更像是一束穿越时光的光,照亮了鄂尔多斯冬日暖阳下的重逢之路。11月7日,东胜——这座因一场婚礼而被赋予深情的城市,正静静等候着它最特别的客人:一群从1992年巴盟教育学院政史系走来的老同学。三十年,足以让青丝染霜,让步履添沉,却始终无法冲淡那份藏在岁月褶皱里的同窗情谊。它如窖藏老酒,只待一次相逢,便满室生香。</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重逢,在最美的时光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一张张熟悉又略带沧桑的面容在眼前浮现,一次久别重逢的握手,一句“嘿,老同学,你一点没变!”,便足以击穿时光的壁垒,唤醒沉睡的青春。我们还是我们,只是从当年教室里伏案疾书的青年,成长为撑起家庭与事业的脊梁;从激扬文字、纵论天下的青年,变成了如今笑谈烟火、牵挂儿女的中年人。可当彼此相视一笑,仿佛瞬间穿越回那个阳光洒满走廊的校园午后。我们仍是92级政史系的那群人,在操场上奔跑呐喊,在宿舍里彻夜长谈,在历史的长河与政治的思辨中,共同写下青春最炽热的注脚。那些并肩走过的日子,早已沉淀为生命最坚实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喜宴,见证生命的绽放与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婚礼的钟声,是这场重逢最动人的乐章。李奉先与徐丽娜,如今以父母的身份伫立台侧,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与新婿身上。他们脸上的笑意,比三十年前更厚重,那是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圆满,是欣慰,是不舍,更是骄傲与祝福的交织。我们静静注视着这一幕,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新人的祝福,更是对生命延续的深深感动。我们曾见证彼此从青涩走向成熟,如今又共同见证下一代的幸福启航。这是一场跨越两代人的盛典,也是一次时光长河中的深情回望。我们鼓掌,为新人,也为奉先与丽娜,更为我们共同走过的三十载春秋。</p> <p class="ql-block">“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台下的我们,这些早已为人父母的“老同学”,掌声如潮。这掌声,是祝福,是共鸣,更是对岁月流转中最珍贵情感的礼赞。我们曾一同走过青春的莽撞与理想,如今又一同站在生命的新起点,见证爱的传承与延续。这是一种何其奇妙的缘分——我们的青春之河,竟悄然汇入了下一代的幸福港湾。那一刻,我们仿佛看见时光的脉络在血脉与情谊间静静流淌,无声却深沉,绵长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举杯,敬过往,敬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婚宴的杯盏中,盛的不只是美酒,更是三十年的回忆与深情。推杯换盏间,往事如潮涌来。那些年在课堂上的争辩,熄灯后宿舍里的悄悄话,操场上奔跑的身影,一一浮现眼前。酒意微醺,笑声朗朗,尘封的趣事与糗事被重新提起,仿佛我们从未真正告别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我们谈论着各自的家庭、事业,分享着人生的得失与感悟。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未曾染指那份纯粹的同窗情谊——它不因名利而增减,不因距离而疏远,始终如初,清澈如泉。</p> <p class="ql-block">每一句话,都是一段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连着我们的青春。我们曾为理想争得面红耳赤,也曾为一场球赛欢呼到深夜。如今,我们为子女的幸福举杯,为彼此的安康祝福。这情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同学之义,成为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陪伴。它不喧嚣,却深沉;不张扬,却恒久。无论身在何方,只要一句“老同学”,便足以让心瞬间归位。</p> <p class="ql-block">这杯酒,敬我们一去不返的青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杯酒,敬我们三十年未曾褪色的情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杯酒,敬奉先与丽娜,敬他们养育出如此优秀的女儿,也敬他们始终如一的相守相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杯酒,也敬我们自己——敬我们在平凡生活中坚守的真诚,敬我们在风雨人生中不曾放弃的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入豪肠,情满心间,岁月虽远,心仍少年。</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不说再见,我们后会有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聚终有别,归途的车轮缓缓启动,从巴彦淖尔到鄂尔多斯,三百多公里的路程,载着满满的回忆与不舍。可心与心的距离,从未因山河阻隔而疏远。这场婚礼,不仅是一场喜宴,更是一根温暖的纽带,将我们散落各地的生命重新串联。奉先同学!看着你们全家幸福地站在台上,我们心中满是感动与祝福。这是你们家庭的圆满,也是我们92级政史系大家庭的荣光。等着你们带着新女婿回“娘家”,我们再温一壶老酒,续一场未尽的欢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同学,珍重万千!愿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我们仍能因下一代的幸福而重聚,笑着拥抱,大声说:“老同学,好久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不老,我们不散。青春永不落幕,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