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频发的根源探讨!》

徐炳法

<p class="ql-block">  工程质量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与工业产品不同,工程体量大、周期长,其质量形成依赖多方协作,而非单一市场选择。当前,我国工程质量问题频发,根源在于责任体系不完善、监督机制碎片化及企业内生动力不足。</p><p class="ql-block">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过程管控</p><p class="ql-block">工程质量问题多源于设计缺陷、施工违规或监管缺位。需明确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主体的终身责任制。推行“首件制”和样板引路,通过工序标准化减少误差。同时,整合多头监督为统一监管,避免重复检查干扰施工,赋予监理更大权限,对质量问题发停工令并追溯责任。</p><p class="ql-block">技术创新驱动质量升级</p><p class="ql-block">绿色建造、装配式技术及BIM应用是提升质量的关键。例如,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预制减少现场误差,BIM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推广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数据并预警风险,变“事后补救”为“过程防控”。</p><p class="ql-block">激励与约束并重</p><p class="ql-block">建立质量信用体系,将企业履约、工程验收结果与招投标挂钩,对优质工程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同时,严惩偷工减料等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行业震慑。</p><p class="ql-block">工程质量提升需系统施策,以责任压实筑牢底线,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以制度优化激发活力,方能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