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是我们来到南疆的第六天,今天游览的重点是充满浓郁西域人间烟火气的喀什古城。<br>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有一块新疆喀什市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古城——喀什古城。 最后一张图片是在谷歌高清卫星地图上搜索并截屏的。<div>古城距今已有 2100 多年历史。从汉代的 “疏勒城” 到唐代的“疏勒镇”,从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到如今仍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街区,因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誉;喀什古城从未因岁月流逝而褪色,反而如一块 “活化石”,是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还是一座开放式旅游景区,也是维吾尔族居民的生活区,完整保留着西域的建筑风貌、民俗习惯与文化基因,每一位踏入这里的人,都能瞬间沉浸在这充满浓郁西域风情之中。<br>2008年艾提尕民俗文化旅游风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在此基础上2015年7月喀什老城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5A级景区称号。<br></div> (夜间拍摄,不够清楚,请看官多加包涵)<div>从秋日暖阳下的白天到灯火通明的夜晚,请看官随着我的镜头,一同游览这座被时光温柔包裹着的喀什古城。</div><div>喀什古城分为东西两个区,我们一行是从艾提尕尔文化街进入城内的。</div>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带有浓郁西域风情的立体画卷,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既适应了新疆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又融入了伊斯兰文化的艺术元素,形成了“土坯为骨、木雕为魂”的鲜明特色。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黄灰色的建筑色调,外墙的砖雕和木门很有民族特色,不少传统民居已有百年的历史。<div>下面分别是西区和东区的两组照片,东区的照片中有昨天拍的夜景,下同。</div> <div>最后一组照片为旅友无尘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以上三组照片为古城西区的部分建筑。<br>以下六组照片为古城东区昼夜间的部分建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买买提大院</h3><div>以下一系列照片是多了些,但看官可以通过我手中的镜头,了解到古城东区的夜景有多美。</div> 建筑的“木雕艺术”是西域风情的点睛之笔。几乎每一户民居的木门、窗棂、廊柱上,都有精美的木雕装饰,图案多为花卉、几何纹样、植物藤蔓,少有人物或动物形象。木雕采用“浮雕”“透雕”等技法,线条流畅,花纹繁复,有的门楣上还会雕刻阿拉伯文书法,寓意“吉祥如意”。如古城内的“百年老茶馆”,其木门上雕刻着缠枝莲纹与葡萄藤纹,象征着“丰饶与幸福”,窗棂则采用 “镂空雕花”设计,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室内,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充满了艺术气息。<div>以下几组照片分别是西区和东区有特性的部分门窗。</div> 以上两组照片是在古城西区拍摄的部分有特色的门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买买提的老房子</h3><div>遗憾的是,晚上去老房子,因我和先生的身份证尚在导游手中,大家决定明天游古城时专程过来看看。</div><div>没想到白天却因内部电力系统问题,暂停对外开放了😒。</div> 以上两组照片是在古城东区拍摄的部分有特色的门窗。<div>喀什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古城的东北端,四面耸峙的黄色高台边坡巍然矗立。原生态建筑群与地形地貌融合而成的天际轮廓线错落有致、浑然天成,成为喀什的地标景观。</div> 古城的街巷布局具有“迷宫式”布局,没有规整的棋盘式街道,而是顺应地势蜿蜒曲折,宽的街巷可容马车通行,窄的街巷仅容两人侧身而过。 有的街巷两旁是高低错落的建筑 有的街巷尽头会突然出现一座带有雕塑的小型广场 让古城充满了“一步一景”,也可能让游客在街巷中迷路,但这样的迷路,往往可能邂逅到意想不到的美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喀什古城水门夜景</h3><div>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建筑都展现出迷人的建筑风采,但晚上来古城一游,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惊喜,况且无论昼夜,古城东区的烟火气更浓。我们一行四人亲临古城,感受到了昼夜的此情此景,体会到租车时调度的良苦用心,进入东门后警察的指引有多么的英明。👍<br>喀什古城之所以被称为 “活化石”,不仅因其建筑保存完整,更因这里的民俗习惯仍在鲜活传承——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手艺、饮食文化,都保持着浓郁的西域特色,让古城“活”了起来。<br>古城内的“传统手艺”是西域文化的活载体,你能看到维吾尔族工匠用传统技法制作“土陶”。</div> 还能看到“铜器制作”,工匠用锤子将铜片敲打成各种器皿,比如铜壶、铜盘、铜锅,敲打声在街巷中回荡,成为古城的“声音符号”,旅友还买了手打制的铜锅,回京第二天就炖了羊肉,对我说,味道真是不错。 以上两张照片为旅友武女士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还有“木雕艺人” 坐在巷口,手持刻刀专注地雕刻木勺、木碗,他们的手艺代代相传,有的甚至传承了七八代。<br>“饮食风情”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古城东侧的“大巴扎”,是西域美食的聚集地。</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喀什刨冰哥的绝活👍</h3><div>此视频为老友徐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div>大家来看看夜幕下东区的烟火气:</div> 第一张是颇有口碑的鸽子汤。 羊头真不贵,38元一个哦(❁´◡`❁) 刚接过羊肉串,长长的羊肉串在我手里颤颤巍巍,店家担心我握不住,欲伸手过来帮忙。 见我稳稳把住,便“袖手旁观”了。 此视频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我们一行四人,到了也没弄明白盘子里的“皮”是什么食材,里面装的是什么馅。😭哪位看官知道,还望赐教。 这是专为我烤的羊肉串。 久闻喀什古城百年老茶馆,据说在此能感受到西域人间烟火气。百年茶馆位于喀什市区中心古城景区内的乌斯塘博依路口,是一幢具有典型民族风情的两层建筑,为当地代表性街房。茶馆装饰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在这里,你可以点一壶“砖茶”,搭配一盘 “巴旦木”“葡萄干”,坐在铺着地毯的土炕上,茶客可在此聊天,听维吾尔族老人弹唱 “都塔尔”(一种西域乐器),或观赏街景,感受慢节奏的西域生活。 古城里的商铺鳞次栉比,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div>以下几组照片分别是西区和东区的商业街景。</div> 以上两组照片为西区部分商铺。 <p class="ql-block">以上三组照片为东区部分商铺。</p><p class="ql-block">来古城,必然会到新疆规模最大、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1442年艾提尕尔清真寺游览。</p><p class="ql-block">艾提尕尔清真寺主要由门楼、礼拜大殿、召唤阁楼、院落、净身房等附属用房组成。</p> 1962年,清真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提尕尔清真寺主要由门楼、礼拜大殿、召唤阁楼、院落、净身房等附属用房组成。 此照片为老友徐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此照片为老友徐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这里有寺门两侧体现着宗教庄严与地域灵动的20米高砖砌圆柱形宣礼塔。</div> 礼拜大殿由内、外殿和长廊组成,内外殿有140根融合了阿拉伯几何纹样、维吾尔木雕工艺及佛教元素(如莲花纹),形成独特西域风格的绿色雕花木柱撑起无梁殿堂,拜殿的地毯织着西域风格的石榴纹。 礼拜大殿内的敏白尔(敏白尔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礼拜殿内的重要设施,阿拉伯语音译词,原意为“坐位”或“讲坛”) 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窗棂。 大殿墙上挂有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赠送给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无价之宝——和田纯手工羊毛挂毯,挂毯印有56种图案,毯上每三朵石榴花都连在一起,图案优美。 每个人或物都是古城里街拍的主角: 以上四张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在这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我们不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留下了美丽古城中我们徜徉的身影。 这组照片中,有海燕、建华和我先生先后拍摄的,在此表示感谢。 此组照片为老同学兼同事建华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此组照片为老同学海燕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此组照片为老同学宋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多位旅友相互拍摄,一并表示感谢。 多位旅友相互拍摄,一并表示感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汉们😊</h3> 注:古城每日开放时间0:00—24:00;<div> 开城仪式每日10:30、18:00(两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