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信李·巧勇的美篇

鬼才@信李·巧勇

<p class="ql-block">《漠南的故事小又多》</p><p class="ql-block"> 昨夜归迟,到家已是今天。只见儿子在客厅凑着手机低声压语,步履彷乱来回,额上汗珠淋淋。一问才知,正是其“文学作品”收官急战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儿子少有的从微信上转了个链接给我(因为他的微信有使用时间限制,属稀缺资源),标题是《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教人情世故,只教知识,学了一堆知识却不会做人,有什么用?》,一看标题就不简单,但细看内容,更有深意。引用如下:</p><p class="ql-block"> ……于是赶紧悬崖勒马,从各种人际关系抽身出来,老老实实学习专业知识去了。</p><p class="ql-block"> 在人际关系可利用价值还很低的时候,应该务实一点,去学习、去工作,而不是寄希望于溜须拍马和邪门歪道。</p><p class="ql-block"> 在我见过的人里,25岁以后才开始学人际关系的大有人在,这里面成功的也很多。但学生时代看起来情商高会来事的,后面发展得好的,一个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人际关系只是一个开始。</p><p class="ql-block"> 漠南发这个给我,是有深意的,因为出差的缘故,好好的打电话和儿子探讨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漠南告诉我他是赞同文章观点的,人不要过早的陷入人情世故当中。</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赞同他的观点的。</p><p class="ql-block"> 但我补充了一些我的意见,这篇文章的问题在于狭隘的界定了人情世故就是利益交换。我也认为利益交换也是人情世故目的一种,但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父母外公外婆爷爷等亲人之间,同学之间,老师之间有很多的人情世故更要注意,因为这些是真诚的情感交流,是人活在于世上获取幸福感的主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漠南一个劲的说,哦哦哦!我能在高铁上想象到他眨着眼睛可爱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也学习受教了。</p><p class="ql-block">​ 昨晚,岳母娘发来了一张李可漠南的照片给我,跟我说:</p><p class="ql-block">​ “我这外孙好帅哦!”</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