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怀念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完路遥先生的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我心潮起伏,悲喜交集,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尤其是书中对孙玉厚老汉的刻画,那沉默如山、坚韧如土的父亲形象,一次次叩击我的记忆,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一生辛劳、默默付出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正如孙玉厚一般,朴实无华,憨厚本分,勤劳坚韧。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生的躬身耕耘,将父爱深植于黄土地的每一寸沟壑。他的背影,是田埂上最沉默的剪影;他的双手,布满老茧,却撑起了我们整个家的天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与千千万万的老一辈农民一样,一生与土地相依为命,在贫瘠中求生,在困苦中坚守。他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竭尽所能供养我们姐弟三人健康成长。他的爱,不声不响,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滋养着我们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从小教导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行事要本分踏实,待人要宽厚仁义。亲戚邻里有难,能帮则帮,不求回报,只求问心无愧。他常说:“人在做,天在看,活着就要留下个好名声。”这朴素的教诲,如种子般深埋我们心中,成为一生做人的准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生活在闭塞的乡村,父亲却从未封闭思想。他酷爱读书看报,对时局常有独到见解。我们年幼时,他便常对我们说:“做人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那时我们懵懂不解,多年后才明白,这句朴素的话语,竟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也映照出父亲内心的开阔与远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思想开明,从不专断独行。即便身处传统乡土,他也始终尊重我们的选择与想法。当年我如孙少平般渴望走出农村,追逐梦想,屡屡碰壁,灰头土脸。父亲却从未责备,只是默默支持,轻声鼓励:“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好好干。人只要肯拼,总有出头之日。”那话语如灯,照亮我前行的夜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将一生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我们。他虽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倾尽所有。每逢农忙,他忙完自家田地,便匆匆赶去帮衬儿女,抢收抢种,风雨无阻。他常说:“我是个农民,没多大本事,可娃们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朴素的言语,道尽了父爱的深沉与无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也有执拗的一面。改革开放之初,他积极响应政策,尝试家庭养殖、挖塘养鱼、养羊养牛,甚至承包荒山搞种植。然而因缺乏技术与市场经验,一次次努力终以失败告终。身体累垮了,心也受了伤,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始终怀揣着改变命运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深知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从小便督促我们努力读书。可惜我们姐弟三人未能如他所愿完成学业,成了他心中深深的遗憾。直到我在部队考上军校,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咱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临行前,他再三叮嘱:“到学校要好好学,对得起家人的期盼,更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学成之后报效祖国。”那朴素的话语,饱含着一位农民父亲最深沉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份期望,后来落在了孙子身上。他对孙儿寄予厚望,时常叮嘱他努力学习。祖孙情深,孩子也格外听他的话,学业一直优异。高考前,爷孙俩立下誓言:“非北大清华,即国防科大。”最终,孩子以优异成绩被国防科技大学提前录取,圆了父亲一生的梦想。可惜,录取通知书送达之日,父亲已长眠于黄土之下,未能亲眼见证那一刻的荣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们已十年。每次归家,看见他用过的农具、穿过的旧衣、读过的书报,心头便涌起无尽思念。那些物件静默无言,却仿佛仍在诉说着他一生的辛劳与爱。父亲虽已远去,但他的身影,永远伫立在我生命的原野上,如一座山,如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