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昵称/野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692121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野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以食为天”,三餐四季的寻常烟火里,藏着最深刻的养生哲学。回望六十余载人生轨迹,从年少轻狂透支健康,到中年醒悟调养身心,我用切身经历印证了“餐餐有学问,季季不相同”的真谛。那些关于酒精、油脂与饮食平衡的教训与感悟,愿与各位美友共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十年代初,我还是个滴酒不沾的学生,总觉得酒桌文化与己无关。1983年秋,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我,随几位朋友探访本乡五粮液酒厂。年轻气盛的我们,为彰显友谊与豪爽,竟玩起了“喝干酒”的游戏——仅凭一碟花生米,用一两八的玻璃杯,就着新接的温酒,一口一杯连饮三杯。彼时只觉喉咙灼热、意气风发,毫无醉意,可两小时后,酒精的威力骤然发作,我昏天黑地呕吐不止,连胆汁都快吐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一次的醉酒只是开端。此后几年,工作应酬、朋友相聚,酒成了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我总抱着“年轻扛得住”的侥幸,一次次酩酊大醉,直到1988年的一天,持续的乏力、黄疸让我不得不就医,乙肝阳性的诊断书如晴天霹雳。此后断断续续三次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指标始终未能转阴,久而久之便放弃了药物依赖。2022年9月,西南医院的复查报告仍显示阳性,我以为这会是伴随终身的“枷锁”。未曾想,2023年4月,因直肠肿瘤(良性)切除术住院复查时,乙肝指标竟奇迹般转为阴性,还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医生分析,这与我坚持九年跑步、饮食清淡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酒精曾是伤害肝脏的“元凶”,而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竟让受损的身体慢慢完成了自我修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精的教训刻骨铭心,过多油脂的危害也让我深有体会。中年时,我偏爱重油重盐的菜肴,回锅肉、红烧排骨、油炸食品是餐桌上的常客。总觉得这样的饭菜才够香、够下饭,却没意识到高脂肪饮食正在悄悄埋下隐患。那段时间,我常常感到胸闷、腹胀,体重飙升,体检时血脂、胆固醇指标居高不下。直到一次因急性胆囊炎住院,医生直言“饮食油腻是主要诱因”,我才幡然醒悟:那些入口的香糯肥美,实则是加重身体负担的“累赘”。油脂过量不仅会引发肥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的风险,所谓“美味”,若以健康为代价,终究得不偿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痛定思痛后,我开始重构自己的饮食体系,摸索出一套“合理饮食”的养生之道。主食上,我减少精米白面,改为粗细搭配,糙米、燕麦、玉米、红薯轮流登场,既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又能延缓血糖上升;菜肴以清淡为主,烹饪方式多选蒸煮、炖、凉拌,少炒少炸,青菜焯水后淋上少许生抽、香油,保留食材本味;肉类优选鱼肉、鸡胸肉、瘦牛肉,每周吃两三次深海鱼补充优质蛋白,减少肥肉摄入;蔬菜则坚持“彩虹原则”,每天不少于五种,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番茄、菌菇轮换着吃,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衡;水果不贪多,选择低糖的苹果、柚子、猕猴桃,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影响正餐消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季更迭,饮食也随之调整。春季多吃春笋、菠菜等应季蔬菜,疏肝理气;夏季清热解暑,常煮绿豆汤、冬瓜海带汤,搭配苦瓜、黄瓜;秋季滋阴润燥,银耳百合粥、梨炖冰糖是常客,再配上红枣、核桃补气血;冬季温补散寒,适量吃些羊肉、山药、枸杞,助力身体抵御严寒。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从不暴饮暴食,也不节食挨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我,虽已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1月2日还坚持跑完重庆长嘉汇半马赛,成绩较以前有所下滑,但仍保持了大众一级运动员称号)</span>。乙肝转阴的奇迹,血脂血糖恢复正常的结果,都在印证着“三餐吃的得法,能吃出健康长寿”的真理。养生从不是复杂的理论,而是融入一日三餐的坚持;健康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对每一顿饭的用心对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我们都能在三餐四季的烟火气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之道,远离不良习惯,拥抱健康生活。毕竟,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从来都藏在认真对待的每一餐里。</p> 欢迎各位行家里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