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前上军校时,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板报组,那是层层考核选拔产生的人员,主要看毛笔字和绘画技能。其实,我谈不上专业,只是从小爱写写画画,属于胡写乱画那种,写字勉强能看,画画一般。</p><p class="ql-block">进入板报组,我们的日子紧张而忙碌,周一到周五,正常跟随学员队参加学习和训练,一到周末,学员们休息或外出时,我们板报组才开始忙活,两个人一组,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出两块板报。</p><p class="ql-block">那时,大家都没有上过美术和书法课,仅凭着一点基础和一片热情,从擦洗黑板、打格描线,到文字编写、版面设计,再到墙上书写、题图插画,大家一起忙碌着、交流着、总结着,经常打着手电在墙上写到深夜。后来我们还到山西大学美术系听过讲座,也邀请老师给我们现场传授过技巧,每个人的板报技能在一天天地长进,内容更新及时,图片简洁明了,军营文化凸显,板报长廊很快成了军校一道别致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付出总有回报,因为长期出板报,板报组的学员也算有了一技之长,后来不少人因此而受益,自己也借此步入了政工干部序列。</p><p class="ql-block">如今,手写板报已逐步被电脑喷绘代替,人工设计也比不上AI制作快捷精美,但曾经一笔一划地制作板报经历,已深深地烙刻进我们的骨髓,进而转化成学思践悟的动力干劲,让自己更加充实,愈发自信。</p><p class="ql-block">幸好当时留下了两张照片,记录了我在板报长廊前的幸福过往,这应该是我军校毕业前的1998年。</p>